一种可保证稳定性的电力工程用配电柜施工安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552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保证稳定性的电力工程用配电柜施工安放装置,包括减震底座,其底部设有移动和固定机构、顶部设有配电柜本体,配电柜本体底部四角设有支腿,支腿对应的减震底座顶面上开设有插槽,支腿插接在对应插槽中且其上部开设有通孔,支腿外侧对应的减震底座顶面上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自由端可贯穿对应通孔,减震底座顶面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油缸,两第一油缸活塞杆相对,减震底座顶面左侧设有倒L形板,倒L形板水平部分位上设有第二油缸,第一、二油缸活塞杆均固连有磁流变夹板,配电柜本体下方可升降设有机架,机架上沿左右方向分布有若干转动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配电柜的固定更加稳定可靠,且装卸更加省力便捷,更加实用。更加实用。更加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保证稳定性的电力工程用配电柜施工安放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配电柜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可保证稳定性的电力工程用配电柜施工安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配电柜是电力工程中常用的电气设备。目前,在配电柜的实际安装使用中,往往需要依靠一定的安放装置来配合实现对配电柜的承载、转运和放置到位等操作。但现有常规的安放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对配电柜的固定不够稳定可靠,在转运过程中配电柜的晃动较为严重,致使其内部元器件受损,不利于配电柜的后续使用,且装卸配电柜时的操作也极为不便,费时费力,使用不够便捷,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保证稳定性的电力工程用配电柜施工安放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保证稳定性的电力工程用配电柜施工安放装置,包括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的底部设有移动机构和固定机构、顶部设有配电柜本体,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底部四角处均设有支腿,所述支腿对应的减震底座顶面上开设有插槽,所述支腿底端插接在对应插槽中,所述支腿的上部沿前后方向开设有通孔,所述支腿外侧对应的减震底座顶面上均水平架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自由端朝向对应支腿上的通孔并可贯穿对应通孔;所述减震底座顶面的前后两侧上均水平架设有第一油缸,两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相对设置,所述减震底座顶面的左侧上设有倒L形板,所述倒L形板的水平部分位于配电柜本体的上方且其上竖向设有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杆朝下设置,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尾端均固定连接有磁流变夹板,所述磁流变夹板均可抵压在配电柜本体上;所述配电柜本体的下方设有一方框形机架,所述机架四角对应的减震底座上均设有第三油缸,所述第三油缸的活塞杆朝上并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机架上沿左右方向并排间隔分布有若干转动辊,所述转动辊沿前后方向设置并与机架转动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磁流变夹板包括与对应的第一油缸或第二油缸固定连接的基板,所述基板的周侧嵌设有电磁线圈,所述基板远离对应第一油缸或第二油缸的一侧上嵌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基板的周侧以及其远离对应第一油缸或第二油缸的一侧包裹有磁流变弹性体,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尾端伸入对应磁流变弹性体中,所述倒L形板的竖直部分的外侧设有控制器,所述电磁线圈和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减震底座由泡沫铝材料制成。
[0007]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竖向设于减震底座底部的前后两侧中部的第四油缸以及左右两侧中部的第五油缸,所述第四油缸的活塞杆朝下并连接有定向轮,所述第五油缸的活塞杆朝下并连接有万向轮。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竖向设于减震底座底部四角处的第六油缸,所述第六油缸的活塞杆朝下并连接有支撑板。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有橡胶防滑垫。
[0010]优选的,所述倒L形支板的水平部分上架设有倒V形防护盖。
[0011]优选的,所述减震底座的左侧上竖向架设有第七油缸,所述第七油缸的活塞杆朝上并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时,可先通过固定机构将减震底座固定住,以便于对配电柜本体的装载。装载时,先运行第三油缸,使其活塞杆伸长,推动机架上移至合适高度,以使配电柜本体放置在其上时配电柜本体的支腿可悬空。接着,从右侧将配电柜本体抬放到机架的转动辊上,而配电柜本体的支腿则位于机架的前后两侧并悬空。此时,通过机架上的多个可转动的转动辊的设置配合,可灵活快捷地调整配电柜本体的水平位置,更加省时省力,能快速将配电柜本体调整装载到位,使其支腿与对应的插槽对准。然后,再次运行第三油缸,使其活塞杆收缩复位,即可带动机架和机架上的配电柜本体整体下移,直至配电柜本体上的支腿插接到位在对应的插槽中,实现对配电柜本体的初步固定。之后,第三油缸的活塞杆继续收缩,带动机架继续下移,直至转动辊与配电柜本体分离,避免转运时转动辊对配电柜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此时,电动推杆的自由端可与对应支腿上的通孔相对应,运行各电动推杆,使其自由端伸长直至贯穿对应通孔,即可利用电动推杆实现对配电柜本体的支腿的进一步有效卡接固定。然后,运行两第一油缸和一第二油缸,使其活塞杆伸长,即可推动相应磁流变夹板朝向配电柜本体移动,直至磁流变夹板抵压到配电柜本体上,从前后两侧以及顶部实现对配电柜本体的进一步有效压紧限位,即可完成对整个配电柜本体的装载和有效限位固定;
[0013]之后,通过移动机构推动整个减震底座移动行走,即可配合实现对配电柜本体的转运。过程中,通过支腿与插槽的插接、电动推杆的自由端与对应支腿上的通孔的插接以及三组磁流变夹板从前后和顶部对配电柜本体的压紧限位的设置配合,即可实现对配电柜本体的多重限位固定,能大大增强对配电柜本体固定的稳定可靠性,有效避免配电柜本体的晃动、倾斜和移位等问题,减轻对配电柜本体内部元器件的损伤,更能提高对配电柜本体的转运质量和转运安全性,更有利于配电柜本体的后续使用;
[0014]转运到位后,可再次通过固定机构将减震底座固定住,不影响对配电柜的卸载操作。卸载配电柜时,先运行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使其活塞杆收缩,带动相应磁流变夹板远离配电柜本体,从而解除对配电柜本体的压紧限位。然后,运行电动推杆,使其自由端收缩直至从对应通孔中退出,即可解除对相应支腿的卡接限位。接着,再次运行第三油缸,使其活塞杆伸长,推动机架上移,直至转动辊抵触到配电柜本体的底部。之后,第三油缸的活塞杆继续伸长,即可通过机架将整个配电柜本体顶起,直至支腿上移出插槽并悬空在减震底座顶面的上方。此时,即可再次通过多组转动辊的设置配合,轻松快速地从机架上将配电柜本体滑移卸载到安装位置上,完成对配电柜本体的卸载操作,即对配电柜本体的装卸操作更加简单便捷、省时省力,使装置整体更加实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减震底座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磁流变夹板的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1为减震底座,2为配电柜本体,3为支腿,4为插槽,5为通孔,6为电动推杆,7为第一油缸,8为倒L形板,9为第二油缸,10为磁流变夹板,11为机架,12为第三油缸,13为转动辊,14为控制器,15为第四油缸,16为第五油缸,17为定向轮,18为万向轮,19为第六油缸,20为支撑板,21为橡胶防滑垫,22为倒V形防护盖,23为第七油缸,24为推动把手;其中,1001为基板,1002为电磁线圈,1003为压力传感器,1004为磁流变弹性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如图1至4所示,一种可保证稳定性的电力工程用配电柜施工安放装置,包括减震底座1,减震底座1的底部设有移动机构和固定机构、顶部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保证稳定性的电力工程用配电柜施工安放装置,包括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的底部设有移动机构和固定机构、顶部设有配电柜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底部四角处均设有支腿,所述支腿对应的减震底座顶面上开设有插槽,所述支腿底端插接在对应插槽中,所述支腿的上部沿前后方向开设有通孔,所述支腿外侧对应的减震底座顶面上均水平架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自由端朝向对应支腿上的通孔并可贯穿对应通孔;所述减震底座顶面的前后两侧上均水平架设有第一油缸,两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相对设置,所述减震底座顶面的左侧上设有倒L形板,所述倒L形板的水平部分位于配电柜本体的上方且其上竖向设有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杆朝下设置,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尾端均固定连接有磁流变夹板,所述磁流变夹板均可抵压在配电柜本体上;所述配电柜本体的下方设有一方框形机架,所述机架四角对应的减震底座上均设有第三油缸,所述第三油缸的活塞杆朝上并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机架上沿左右方向并排间隔分布有若干转动辊,所述转动辊沿前后方向设置并与机架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保证稳定性的电力工程用配电柜施工安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变夹板包括与对应的第一油缸或第二油缸固定连接的基板,所述基板的周侧嵌设有电磁线圈,所述基板远离对应第一油缸或第二油缸的一侧上嵌设有压力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睿李肇琪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巨高嘉业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