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制品生产加工用铣削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5291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制品生产加工用铣削设备,涉及铣削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通过花板结构与铣削杆配合,实现高稳定性铣削金属板使其形成特定的目标形状,然后通过实时感应铣削金属板过程中的轨迹及其对应压力,通过对其轨迹和对应压力整合量化处理,生成评判金属板形成特定目标形状铣削过程中的铣削的稳定评价系数,通过铣削的稳定评价系数判断分化铣削后金属板并将其发送到对应区域进行对应化的精磨和超精磨,实现加工设备的深度化结合,提高对金属板的高精度、高智能加工,增强金属制品的质量。制品的质量。制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制品生产加工用铣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铣削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制品生产加工用铣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铣削是指使用旋转的多刃刀具切削工件,是高效率的加工方法,工作时刀具旋转作主运动,工件移动作进给运动,工件也可以固定,但此时旋转的刀具还必须移动并同时完成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即控制刀具多方位移动,旋转的铣刀作为刀具的切削加工,铣削一般在铣床或镗床上进行,适于加工平面、沟槽、各种成形面和模具的特殊形面等;但是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传统铣削切割金属板形成形面和模具的特殊形面加工的过程中,无法对其铣削切割金属板稳定性进行实时感应、评估分析和分类,无法深度化结合其他生产线设备,智能性程度较低,导致金属板加工生成的金属制品质量稳定性无法保证的问题;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花板结构与铣削杆配合,实现高稳定性铣削金属板使其形成特定的目标形状,然后通过实时感应铣削金属板过程中的轨迹及其对应压力,通过对其轨迹和对应压力整合量化处理生成评判金属板形成特定目标形状铣削过程中的铣削的稳定评价系数,通过铣削的稳定评价系数判断分化铣削后金属板并将其发送到对应区域进行对应化的精磨和超精磨,实现加工设备的深度化结合,提高对金属板的高精度、高智能加工,增强金属制品的质量。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制品生产加工用铣削设备,包括电动工作台和控制面板,所述电动工作台的顶面两侧安装有u形电动架,所述u形电动架的输出端安装有铣削电机,所述铣削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安装具,所述安装具内卡接有铣削杆,所述电动工作台的顶面中部安装有花板结构,所述花板结构包括花板底箱,所述花板底箱通过螺栓安装于电动工作台的顶面中部,所述花板底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花板顶壳,所述花板顶壳开设有首尾相接的铣削花道,所述花板底箱内设有薄膜压力传感器和锁止隧动组件,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固定设于花板底箱的底壁上,所述锁止隧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薄膜压力传感器与花板顶壳滑动抵接,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锁止隧动组件适配有驱动其卡锁铣削杆的锁止驱感组件,所述锁止隧动组件包括感应箱,所述感应箱分别与薄膜压力传感器与花板顶壳滑动抵接;控制面板包括:存储单元,用于接收储存薄膜压力传感器感应的锁止隧动组件的移动轨迹图形和移动轨迹图形每个点对应的压力值;分析单元,通过存储单元获取生成感应箱的移动轨迹图形和移动轨迹图形每个点
对应的压力值并生成铣削的稳定评价系数,且将铣削的稳定评价系数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并生成分类信号,还将分类信号发送到分类单元;分类单元,用于接收分类信号并将与之对应的金属板发送到对应的分类区域对其进行精磨或者超精磨。
[0005]进一步的,分类信号生成的具体过程如下:将感应箱的移动轨迹图形与预设目标轨迹进行叠合比较生成重合度和非重合度,同时将移动轨迹图形每个点对应的压力值平均化后获取其标准差;且将非重合度和标准差标定为CF和BZ,依据分析处理得到铣削的稳定评价系数WA,且将铣削的稳定评价系数WA与预设阈值wa进行比较,当铣削的稳定评价系数WA小于预设阈值wa的最小值时,则生成第一分类信号,当铣削的稳定评价系数WA不小于预设阈值wa的最小值,且铣削的稳定评价系数WA小于预设阈值wa的最大值时,则生成第二分类信号;当铣削的稳定评价系数WA不小于预设阈值wa的最大值时,则生成第三分类信号。
[0006]进一步的,所述感应箱内转动设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两端外部对称开设有两个旋向相反的螺纹段,所述蜗杆的两个旋向相反的螺纹段分别螺纹套设有螺纹套杆,所述螺纹套杆远离蜗杆的一端贯穿感应箱的顶壁延伸到其外部并固定连接有限位连接杆,所述限位连接杆的底端与感应箱的顶面滑动抵接,且限位连接杆的相对面固定设有卡套,所述卡套相对设置,且卡套间隙配合设置,所述感应箱的顶部中心处设有转环,所述蜗杆的中部外端啮合连接有蜗齿轮,所述蜗齿轮固定连接有传动转杆,所述传动转杆转动设于感应箱内,且传动转杆与蜗杆垂直设置,所述传动转杆的一端转动贯穿感应箱的侧壁延伸到其外部并固定套设有传动锥齿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锁止驱感组件包括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固定设于花板底箱处,所述伸缩气缸固定连接有固定矩套,所述固定矩套内固定套设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的外端固定套设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传动锥齿轮啮合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矩套的外端顶部固定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内固定设有限位滑杆,所述限位滑杆的外端滑动套设有限位滑块、感应弹簧和环形压力传感器,且环形压力传感器固定设于限位块内,所述限位滑块滑动设于限位块内,且限位滑块的顶端固定设有U型卡夹,所述U型卡夹活动卡接有限位夹凸,所述限位夹凸活动嵌设于U型卡的凹陷区域内,且限位夹凸固定设于感应箱的侧面,所述感应弹簧抵接于限位滑块与环形压力传感器之间。
[0009]进一步的,储存单元通过环形压力传感器实时获取并储存限位夹凸的挤压压力值。
[0010]进一步的,处理单元通过储存单元实时获取限位夹凸的挤压压力值,当限位夹凸的挤压压力值在预设压力阈值内时,则控制铣削杆旋转,使花板底箱有旋转的趋势,当限位夹凸的挤压压力值降低,此时逆时针移动铣削杆,使花板底箱带动限位夹凸插入U型卡夹内,此时限位夹凸的挤压压力值小于预设压力阈值的最小值,且限位夹凸与U型卡夹重新卡锁。
[0011]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是通过花板结构与铣削杆配合,实现高稳定性铣削金属板使其形成特定的目标形状,然后通过实时感应铣削金属板过程中的轨迹及其对应压力,通过对其轨迹和对
应压力整合量化处理生成评判金属板形成特定目标形状铣削过程中的铣削的稳定评价系数,通过铣削的稳定评价系数判断分化铣削后金属板并将其发送到对应区域进行对应化的精磨和超精磨,实现加工设备的深度化结合,提高对金属板的高精度、高智能加工,增强金属制品的质量;解决了传统铣削切割金属板的过程中,无法对其铣削切割金属板稳定性进行评估分析和分类,无法深度化结合其他生产线设备,智能性程度较低,导致金属板加工生成的金属制品质量稳定性无法保证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示出了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3示出了感应箱处的剖面放大图;图4示出了限位块处的侧剖面放大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流程框图;图例说明:1、电动工作台;2、u形电动架;3、铣削电机;4、安装具;5、铣削杆;6、花板结构;7、金属板;601、花板底箱;602、花板顶壳;603、铣削花道;604、支撑柱;605、薄膜压力传感器;606、锁止隧动组件;607、锁止驱感组件;608、感应箱;609、蜗杆;610、蜗齿轮;611、螺纹套杆;612、限位连接杆;613、卡套;614、转环;615、传动转杆;616、传动锥齿轮;617、伸缩气缸;618、固定矩套;619、微型电机;620、主动锥齿轮;621、限位块;6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制品生产加工用铣削设备,包括电动工作台(1)和控制面板,所述电动工作台(1)的顶面两侧安装有u形电动架(2),所述u形电动架(2)的输出端安装有铣削电机(3),所述铣削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安装具(4),所述安装具(4)内卡接有铣削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工作台(1)的顶面中部安装有花板结构(6),所述花板结构(6)包括花板底箱(601),所述花板底箱(601)通过螺栓安装于电动工作台(1)的顶面中部,所述花板底箱(60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花板顶壳(602),所述花板顶壳(602)开设有首尾相接的铣削花道(603),所述花板底箱(601)内设有薄膜压力传感器(605)和锁止隧动组件(606),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605)固定设于花板底箱(601)的底壁上,所述锁止隧动组件(606)的两端分别与薄膜压力传感器(605)与花板顶壳(602)滑动抵接,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605)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锁止隧动组件(606)适配有驱动其卡锁铣削杆(5)的锁止驱感组件(607),所述锁止隧动组件(606)包括感应箱(608),所述感应箱(608)分别与薄膜压力传感器(605)与花板顶壳(602)滑动抵接;控制面板包括:存储单元,用于接收储存薄膜压力传感器(605)感应的锁止隧动组件(606)的移动轨迹图形和移动轨迹图形每个点对应的压力值;分析单元,通过存储单元获取生成感应箱(608)的移动轨迹图形和移动轨迹图形每个点对应的压力值并生成铣削的稳定评价系数,且将铣削的稳定评价系数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并生成分类信号,且将分类信号发送到分类单元,还将生成的铣削的稳定评价系数发送到储存单元储存;分类单元,用于接收分类信号并将与之对应的金属板(7)发送到对应的分类区域并获取存储单元的对应的铣削的稳定评价系数对金属板的环周进行精磨或者超精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制品生产加工用铣削设备,其特征在于,分类信号生成的具体过程如下:将感应箱(608)的移动轨迹图形与预设目标轨迹进行叠合比较生成重合度和非重合度,同时将移动轨迹图形每个点对应的压力值平均化后获取其标准差;且将非重合度和标准差标定为CF和BZ,依据分析处理得到铣削的稳定评价系数WA,且将铣削的稳定评价系数WA与预设阈值wa进行比较,当铣削的稳定评价系数WA小于预设阈值wa的最小值时,则生成第一分类信号,当铣削的稳定评价系数WA不小于预设阈值wa的最小值,且铣削的稳定评价系数WA小于预设阈值wa的最大值时,则生成第二分类信号;当铣削的稳定评价系数WA不小于预设阈值wa的最大值时,则生成第三分类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制品生产加工用铣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箱(608)内转动设有蜗杆(609),所述蜗杆(609)的两端外部对称开设有两个旋向相反的螺纹段,所述蜗杆(609)的两个旋向相反的螺纹段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力俞言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延展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