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栽无根黑木耳专用培养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5270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栽无根黑木耳专用培养袋,包括袋体,袋体的顶部设有束口部,束口部与袋体一体成型,袋体的内部嵌入安装有培养机构,束口部还包括束口带和绳子,束口带呈水平环绕设置在束口部的顶部边缘,并与束口部通过胶水粘合,绳子嵌入设置在束口带的内部,并与束口带活动连接,培养机构包括外框架和封闭机构,封闭机构呈垂直嵌入设置在外框架的内部中间位置,并与外框架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的外框架搭配袋体对黑木耳进行栽培,而外框架底部安装有圆状底盘,能够提高整体的结构稳定性,避免栽培黑木耳过程中出现菌种袋倒伏现象,方便工作人员栽培。方便工作人员栽培。方便工作人员栽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栽无根黑木耳专用培养袋


[0001]本技术涉及培养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栽无根黑木耳专用培养袋。

技术介绍

[0002]木耳既可野生又可以人工培植,种子实体呈耳状、叶状或杯状、薄、边缘波浪状,宽3

10厘米,厚2毫米左右,以侧生的短柄或狭细的附着部固着于基质上,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在现如今的黑木耳批量生产过程中,通常是采用培养袋进行大批量种植。
[0003]然而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现有的黑木耳培养袋不具备支撑机构,装入培养基后培养袋容易倒伏,且种植后不方便添加水分和营养液。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地栽无根黑木耳专用培养袋,内部采用框架支撑、避免栽培后出现倒伏现象,内部中空、方便后期添加水分和营养液。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栽无根黑木耳专用培养袋,包括袋体,袋体的顶部设有束口部,束口部与袋体一体成型,袋体的内部嵌入安装有培养机构,束口部还包括束口带和绳子,束口带呈水平环绕设置在束口部的顶部边缘,并与束口部通过胶水粘合,绳子嵌入设置在束口带的内部,并与束口带活动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培养机构包括外框架和封闭机构,封闭机构呈垂直嵌入设置在外框架的内部中间位置,并与外框架活动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外框架包括底盘、隔板、内筒和塑形盘,内筒呈垂直焊接在底盘的顶部中间位置,隔板呈垂直焊接在内筒的侧壁,塑形盘呈水平设置在隔板的顶端,并与隔板焊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内筒的侧壁设有通孔,通孔呈等距间隔分布。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封闭机构包括主封闭筒和副封闭筒,三个副封闭筒呈垂直安装在主封闭筒的底端。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主封闭筒还包括内套管A、定位轴A和顶管,内套管A呈垂直焊接在主封闭筒的底端,定位轴A 呈水平焊接在内套管A的侧壁中间位置,顶管呈垂直焊接在主封闭筒的顶端。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副封闭筒还包括外套管、内套管B和定位轴B,外套管呈垂直焊接在副封闭筒的顶端,外套管的侧壁中间位置设有内外导通的滑槽,内套管B呈垂直焊接在副封闭筒的底端,定位轴B呈水平焊接在内套管B的侧壁中间位置。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主封闭筒和副封闭筒的侧壁设有与内筒结构一致的通孔。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4]1、通过设置的外框架搭配袋体对黑木耳进行栽培,而外框架底部安装有圆状底
盘,能够提高整体的结构稳定性,避免栽培黑木耳过程中出现菌种袋倒伏现象,方便工作人员栽培。
[0015]2、通过设置的内筒配合主封闭筒、副封闭筒,能够在后期对菌种内部添加水分和营养液,且能够保持水分和营养液均匀流入到菌种内的各个部位。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培养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封闭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主封闭筒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袋体;2、束口部;21、束口带;22、绳子;3、培养机构;31、外框架;311、底盘;312、隔板;313、内筒;3131、通孔;314、塑形盘;32、封闭机构;321、主封闭筒;3211、内套管A; 3212、定位轴A;3213、顶管;322、副封闭筒;3221、外套管;3222、滑槽;3223、内套管B;3224、定位轴B。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地栽无根黑木耳专用培养袋,包括袋体1,袋体1的顶部设有束口部2,束口部2与袋体1一体成型,袋体1的内部嵌入安装有培养机构3,束口部2还包括束口带21和绳子22,束口带21呈水平环绕设置在束口部2的顶部边缘,并与束口部2通过胶水粘合,绳子22嵌入设置在束口带21的内部,并与束口带21活动连接。
[0024]培养机构3包括外框架31和封闭机构32,封闭机构32呈垂直嵌入设置在外框架31的内部中间位置,并与外框架31活动连接。
[0025]工作人员在进行黑木耳栽培时,首先将培养机构2嵌入到袋体1 内部,然后将培养基和菌种导入到袋体1内,紧接着将拉动绳子22 配合束口带21对束口部2进行收紧即可,袋体1表面设有孔洞,黑木耳生长后会通过袋体1表面的孔洞长出,成熟后摘取即可。
[0026]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外框架31包括底盘311、隔板312、内筒313和塑形盘314,内筒313呈垂直焊接在底盘311的顶部中间位置,隔板312呈垂直焊接在内筒313的侧壁,塑形盘314呈水平设置在隔板312的顶端,并与隔板312焊接。
[0027]培养基位于内筒313与袋体1之间,通过设置的隔板312能够将培养基分隔成四个独立区域,通过设置的底盘311能够提高整体放置时的稳定性,避免倒伏,而顶部的塑形盘314这能够避免束口部2拉紧时导致培养基靠上位置的菌种受损。
[0028]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内筒313的侧壁设有通孔3131,通孔3131呈等距间隔
分布。
[0029]内筒313侧壁的通孔3131用于后期将封闭机构32内部的水、营养液渗透到培养基内,这种设计能够让水、营养液均匀渗透到培养基内部各个部位。
[0030]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2

4所示,封闭机构32包括主封闭筒321 和副封闭筒322,三个副封闭筒322呈垂直安装在主封闭筒321的底端。
[0031]采用主封闭筒321和副封闭筒322用于临时保存水、营养液,并通过侧壁的孔进行后续渗透。
[0032]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

4所示,主封闭筒321还包括内套管 A3211、定位轴A3212和顶管3213,内套管A3211呈垂直焊接在主封闭筒321的底端,定位轴A3212呈水平焊接在内套管A3211的侧壁中间位置,顶管3213呈垂直焊接在主封闭筒321的顶端。
[0033]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

4所示,副封闭筒322还包括外套管 3221、内套管B3223和定位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栽无根黑木耳专用培养袋,包括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的顶部设有束口部(2),所述束口部(2)与袋体(1)一体成型,所述袋体(1)的内部嵌入安装有培养机构(3),所述束口部(2)还包括束口带(21)和绳子(22),所述束口带(21)呈水平环绕设置在束口部(2)的顶部边缘,并与所述束口部(2)通过胶水粘合,所述绳子(22)嵌入设置在束口带(21)的内部,并与所述束口带(21)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栽无根黑木耳专用培养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机构(3)包括外框架(31)和封闭机构(32),所述封闭机构(32)呈垂直嵌入设置在外框架(31)的内部中间位置,并与所述外框架(31)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栽无根黑木耳专用培养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31)包括底盘(311)、隔板(312)、内筒(313)和塑形盘(314),所述内筒(313)呈垂直焊接在底盘(311)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隔板(312)呈垂直焊接在内筒(313)的侧壁,所述塑形盘(314)呈水平设置在隔板(312)的顶端,并与所述隔板(312)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栽无根黑木耳专用培养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313)的侧壁设有通孔(3131),所述通孔(3131)呈等距间隔分布。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永新彭传尧杨彬严少妹
申请(专利权)人:尤溪县天草菌物种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