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支座及屋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507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支座及屋面结构,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两侧的两个卡接部;底座包括:底板和分别设置在底板的两个相对侧边的两个侧板,底板上设置有一个圆形钉孔以及一个弧形长连接孔,圆形钉孔与弧形长连接孔间隔设置,通过两个连接件分别穿过圆形钉孔、弧形长连接孔和屋面,使得底座和屋面固定连接;侧板背离底板的一侧连接有卡接部,卡接部用于与屋面件的背板的中间肋卡接连接。支撑支座安装完成后,可以以圆形钉孔所在的连接件为轴,沿着弧形长连接孔的长度方向移动,保证在安装屋面件的背板时,支撑支座可以根据中间肋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屋面件的背板与支撑支座之间的安装更加方便、高效,两个连接件进行连接提升了屋面件的抗风性能。升了屋面件的抗风性能。升了屋面件的抗风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支座及屋面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支座及屋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修建一些公共建筑或大型厂房的屋顶时,考虑到这类建筑通常用电量较大,在铺设屋顶时会在屋顶再加装太阳能光伏组件以向厂房进行供电,降低厂房的用电成本,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时要求铺设电池板的屋面与檩条连接稳固。
[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一个钉孔的支座或两个钉孔的支座将屋面与檩条固定。
[0004]然而使用一个钉子穿过钉孔的方式支座可绕钉子转动,抗风性较差,两个钉子分别穿过两个钉孔固定的方式虽然抗风性提高,但对支座的位置准确性要求较高,若支座安装位置偏移,则导致屋面板无法与支座连接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支座及屋面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支撑支座稳固性与安装灵活性不能兼顾的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支座,包括:
[0007]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两侧的两个卡接部;
[0008]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个相对侧边的两个侧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一个圆形钉孔以及一个弧形长连接孔,所述圆形钉孔与所述弧形长连接孔间隔设置,通过两个连接件分别穿过所述圆形钉孔、所述弧形长连接孔和屋面,使得所述底座和所述屋面固定连接;
[0009]所述侧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连接有所述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用于与屋面件的背板的中间肋卡接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圆形钉孔与所述弧形长连接孔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0011]可选的,所述弧形长连接孔的弧心与所述圆形钉孔的圆心重叠。
[0012]可选的,所述卡接部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
[0013]所述侧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相对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挡板的相对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三挡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三挡板的相对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四挡板连接。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挡板沿背离所述底座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挡板沿背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挡板沿与所述第一挡板相反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底板平行,所述第四挡板朝向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
[0015]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侧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三挡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四挡板与所述第三挡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直角;
[0016]相邻两个卡接部的第四挡板之间间隔预设距离。
[0017]可选的,所述卡接部还包括:与所述侧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连接的第五挡板;
[0018]所述第五挡板与所述侧板垂直,两个所述第五挡板相对延伸;
[0019]所述第五挡板背离所述侧板的一侧设置有凸起的限位结构。
[0020]可选的,所述卡接部还包括:与所述侧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连接的第六挡板;
[0021]所述第六挡板与所述侧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且所述第六挡板朝向背离所述底座的方向延伸。
[0022]可选的,所述两个卡接部处分别设置有安装孔,两个所述安装孔对称设置;
[0023]所述安装孔的位置与所述圆形钉孔以及所述弧形长连接孔的位置在垂直方向对应。
[0024]可选的,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连接位置处为圆角结构。
[0025]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屋面结构,包括:多个支撑支座、多个屋面件和多个滑动支座,所述滑动支座和所述支撑支座固定在屋面上,所述屋面件包括:背板和所述背板承载的光伏组件,所述背板设置在所述屋面上,所述滑动支座设置在相邻背板的搭接位置处,所述滑动支座用于对相邻背板的搭接位置固定,所述支撑支座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中间肋位置处,所述支撑支座用于对中间肋进行卡接固定。
[002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支座,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两侧的两个卡接部;底座包括:底板和分别设置在底板的两个相对侧边的两个侧板,底板上设置有一个圆形钉孔以及一个弧形长连接孔,圆形钉孔与弧形长连接孔间隔设置,通过两个连接件分别穿过圆形钉孔、弧形长连接孔和屋面,使得底座和屋面固定连接;侧板背离底板的一侧连接有卡接部,卡接部用于与屋面件的背板的中间肋卡接连接。支撑支座安装完成后,可以以圆形钉孔所在的连接件为轴,沿着弧形长连接孔的长度方向移动,保证在安装屋面件的背板时,支撑支座可以根据中间肋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屋面件的背板与支撑支座之间的安装更加方便、高效,两个连接件的连接方式使得屋面件与屋面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提升了屋面件的抗风性能。
[0027]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支座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支座仰视图;
[003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屋面结构剖面图;
[003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支撑支座示意图;
[003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屋面背板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支撑支座示意图;
[003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屋面背板结构示意图;
[003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支座的安装孔示意图;
[0037]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支座的俯视图;
[0038]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屋面结构示意图。
[0039]附图标记:
[0040]10

底座;20

卡接部;30

屋面结构;11

底板;12

侧板;13

圆形钉孔; 14

弧形长连接孔;21

第一挡板;22

第二挡板;23

第三挡板;24

第四挡板; 25

第五挡板;26

第六挡板;27

安装孔;31

中间肋;32

背板;33

光伏组件; 34

滑动支座;35

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座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两侧的两个卡接部;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个相对侧边的两个侧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一个圆形钉孔以及一个弧形长连接孔,所述圆形钉孔与所述弧形长连接孔间隔设置,通过两个连接件分别穿过所述圆形钉孔、所述弧形长连接孔和屋面,使得所述底座和所述屋面固定连接;所述侧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连接有所述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用于与屋面件的背板的中间肋卡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钉孔与所述弧形长连接孔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长连接孔的弧心与所述圆形钉孔的圆心重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所述侧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相对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挡板的相对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三挡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三挡板的相对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四挡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沿背离所述底座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挡板沿背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挡板沿与所述第一挡板相反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底板平行,所述第四挡板朝向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侧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兴李俭平高媛
申请(专利权)人: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