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定麟专利>正文

一种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452 阅读:3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由合页倒刺式融合器和撑开螺钉组成。所述的合页式融合器后方呈闭合状的铰链式或连续连接、前方敞开;双侧或单侧表面有倒刺;融合器中央有一个供放置植骨块的缺损区,融合器前方中央线之两侧为锥形或梯形螺钉入口或持孔。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且通过锥形螺钉增加椎节融合器表面倒刺刺入椎节之深度,稳定性与制动效果佳,并立即恢复椎节原有高度及生理曲度,从而在保证疗效之同时,亦使椎间融合器不会向前滑出,更不会向后滑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用于脊柱外科临床病例,包括颈椎、胸椎和腰椎。(*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是一种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技术背景随着人均寿命延长、交通意外及运动性损伤增多,以致脊柱退变性及外伤性病例逐年递增,其中需手术者,每年约有数十万人之多。脊柱手术种类繁多,包括减压术,复位固定术及畸形矫正术等,但每例手术术后均需将手术椎节融合,以获得稳定之效果。以往之融合术以自体植骨为主,不仅时间长(骨融合时间约3~6月),因需从病人身体其他处取骨而增加患者痛苦与并发症。为此,近年来有各种内固定器问世;在诸多内固定器中,椎间融合器有其独特之优点,因其置于两个椎骨之间,不仅接触面大,易骨性融合,而且可以立即恢复椎节之高度与张力,因此术后次日病人即可起床活动,2~3周则走向社会。但当前所使用的椎间融合器稳定性能较差,易向外滑出、或向内滑入而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引起瘫痪,以致不得不再次手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其在植入椎间隙的同时,由于其独特的合页倒刺式设计,可将融合器稳妥地固定于椎节之间,再旋入锥形螺钉,使融合器在撑开之同时,其表面之倒刺更加深入椎节骨质,不仅加强了融合器的稳定性和对椎节的制动效果,而且可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由合页倒刺式融合器(1)和撑开螺钉(2)组成;所述的合页式融合器(1)后方呈闭合状的铰链式或连续一体状连接,前方敞开;其双侧或单侧表面有倒刺(11);融合器中央有一个供放置植骨块的缺损区(12),融合器前方中央线之两侧为锥形或梯形螺钉入口或持孔(14),应于闭合端的另外一端中央线之两侧有一对撑开螺钉孔(14);所述的撑开螺钉(2)长度小于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1)之前后径2~3mm,前端直径3~6mm,后端直径均为1.5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定麟赵杰卢旭华
申请(专利权)人:赵定麟赵杰卢旭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