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敏专利>正文

一种河道治理便于使用的水质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445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河道治理便于使用的水质监测装置,包括平台板,L型托盘板固定连接于平台板的下底面四侧角,平台板的底面中间位置处通过L型托盘板的底部安装螺栓固定安装有检测仪器,检测仪器为现有的水质监测设备,检测仪器的底面通过抽泵安装有导管,导管的底部连接有负重吸管口,负重吸管口带动导管在水中向下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河道治理便于使用的水质监测装置,检测过程中通过套筒的活动连接作用向上两侧展开U型套框,通过伺服电机控制第一辅助轮贴合河道的内壁,通过第二辅助轮在河道上推动即可进行水质监测,省时省力,降低了河道治理过程中水质监测的条件,整体适应性强度,方便调节控制。方便调节控制。方便调节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治理便于使用的水质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河道水质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治理便于使用的水质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河道整治亦称河床整理,控制和改造河道的工程措施,在天然河流中经常发生冲刷和淤积现象,容易发生水害,妨碍水利发展,为适应除患兴利要求,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对河道进行整治,包括治导、疏浚和护岸等工程。
[0003]在河道整治前需要对河道内部的水质进行监测,为后续改造河道与改善水质提供帮助,现有的河道大多数都是反向梯形结构,在检测过程中都是检测人员坐船并且携带水质监测设备沿着进行河道进行检测,水质监测设备通过对池水的pH、余氯、O3、ORP等探头对相应指标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值发送给水质监测设备,由水质监测仪实现自动显示水质状态。
[0004]但是现有的人工坐船携带水质监测设备沿着进行河道进行检测工作效率不高,并且检测需要一定的条件,实际操作并不方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河道治理便于使用的水质监测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河道治理便于使用的水质监测装置,解决了现有的人工坐船检测操作不方便,工作效率不高,需要一定的条件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河道治理便于使用的水质监测装置,包括:平台板;
[0007]L型托盘板,所述L型托盘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平台板的下底面四侧角位置处,所述平台板的底面中间位置处通过所述L型托盘板的底部安装螺栓固定安装有检测仪器,所述检测仪器为现有的水质监测设备,所述检测仪器的底面通过抽泵安装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底部连接有负重吸管口,所述负重吸管口带动所述导管在水中向下沉;
[0008]U型套框,所述U型套框活动设置于所述平台板的左右两侧,所述U型套框的内部外侧均滑动安装有对应的L隔板,所述L隔板的内壁均安装有第一辅助轮;
[0009]其中,所述导管为现有的软管结构。
[0010]所述检测仪器为现有的水质监测设备,能够通过底部的所述抽泵抽取水进行实时检测。
[0011]优选的,所述平台板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外侧均通过套筒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平台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用于向下顶住所述伺服电机,所述限位板的表面均设置有槽口。
[0012]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的上表面均连接有与所述槽口对应的套块,所述套块的上表面均活动安装有转板盘,所述转板盘用于转动夹持固定所述伺服电机。
[0013]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的外表面两侧均连接有U型套框,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均连接有螺纹驱动转杆,所述U型套框的内部均通过所述螺纹驱动转杆安装有螺母套块,所述U型套框的表面从左往右均依次设置有多处定位口,所述螺母套块的表面均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口对应的固定开口用于辅助加固。
[0014]优选的,所述螺纹驱动转杆的外侧表面均连接有限位圆盘,所述限位圆盘用于防止所述螺母套块向外滑动脱离。
[0015]优选的,所述螺母套块的外表面两侧均连接有外伸杆,所述外伸杆的外表面均连接有L隔板,所述L隔板的内壁侧面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一辅助轮,所述第一辅助轮用于贴合河道的内壁进行辅助移动,所述L隔板的内壁底面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第二辅助轮,所述第二辅助轮用于放置于河道的两侧上表面用于辅助移动。
[0016]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能够通过所述套筒与所述支杆的活动作用向内壁折叠。
[0017]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河道治理便于使用的水质监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一种河道治理便于使用的水质监测装置,检测过程中通过套筒的活动连接作用向上两侧展开U型套框,通过伺服电机控制第一辅助轮贴合河道的内壁,通过第二辅助轮在河道上推动即可进行水质监测,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降低了河道治理过程中水质监测的条件,整体适应性强度,方便调节控制。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河道治理便于使用的水质监测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河道治理便于使用的水质监测装置的L隔板外伸效果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河道治理便于使用的水质监测装置的平台板的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河道治理便于使用的水质监测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号:1、平台板,2、限位板,3、槽口,4、支杆,5、L型托盘板,6、螺栓,7、检测仪器,8、抽泵,9、导管,10、负重吸管口,11、套筒,12、伺服电机,13、套块,14、转板盘,15、螺纹驱动转杆,16、U型套框,17、定位口,18、限位圆盘,19、螺母套块,20、外伸杆,21、L隔板,22、第一辅助轮,23、第二辅助轮,24、圆罩套筒,25、螺母套筒,26、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5]第一实施例
[0026]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河道治理便于使用的水质监测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河道治理便于使用的水质监测装置的L隔板外伸效果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河道治理便于使用的水质监测装置的平台板的底部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河道治理便于使用的水质
监测装置包括:平台板1;
[0027]L型托盘板5,L型托盘板5固定连接于平台板1的下底面四侧角位置处,平台板1的底面中间位置处通过L型托盘板5的底部安装螺栓6固定安装有检测仪器7,检测仪器7为现有的水质监测设备,检测仪器7的底面通过抽泵8安装有导管9,导管9的底部连接有负重吸管口10,负重吸管口10带动导管9在水中向下沉;
[0028]U型套框16,U型套框16活动设置于平台板1的左右两侧,U型套框16的内部外侧均滑动安装有对应的L隔板21,L隔板21的内壁均安装有第一辅助轮22;
[0029]其中,导管9为现有的软管结构。
[0030]检测仪器7为现有的水质监测设备,能够通过底部的抽泵8抽取水进行实时检测。
[0031]平台板1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杆4,支杆4的外侧均通过套筒11安装有伺服电机12,平台板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连接有限位板2,限位板2用于向下顶住伺服电机12,限位板2的表面均设置有槽口3。
[0032]伺服电机12的上表面均连接有与槽口3对应的套块13,套块13的上表面均活动安装有转板盘14,转板盘14用于转动夹持固定伺服电机12。
[0033]伺服电机12的外表面两侧均连接有U型套框16,伺服电机12的输出端均连接有螺纹驱动转杆15,U型套框16的内部均通过螺纹驱动转杆15安装有螺母套块19,U型套框16的表面从左往右均依次设置有多处定位口17,螺母套块19的表面均设置有与定位口17对应的固定开口用于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治理便于使用的水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板;L型托盘板,所述L型托盘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平台板的下底面四侧角位置处,所述平台板的底面中间位置处通过所述L型托盘板的底部安装螺栓固定安装有检测仪器,所述检测仪器的底面通过抽泵安装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底部连接有负重吸管口,所述负重吸管口带动所述导管在水中向下沉;U型套框,所述U型套框活动设置于所述平台板的左右两侧,所述U型套框的内部外侧均滑动安装有对应的L隔板,所述L隔板的内壁均安装有第一辅助轮;其中,所述导管为软管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便于使用的水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板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外侧均通过套筒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平台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用于向下顶住所述伺服电机,所述限位板的表面均设置有槽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便于使用的水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的上表面均连接有与所述槽口对应的套块,所述套块的上表面均活动安装有转板盘,所述转板盘用于转动夹持固定所述伺服电机。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敏韦玮王健朱琳严叔春
申请(专利权)人:沈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