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生红球藻加工用旋转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4293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藻类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雨生红球藻加工用旋转干燥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右上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出料口,所述第一壳体左中部外壁固定连接在进料管右端,所述进料管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在螺旋杆左端,所述螺旋杆外壁固定连接在螺旋叶片内侧,所述进料管左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管中下部设置有第二进风口,所述进料管内壁固定连接在过滤层外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使第二电机带动螺旋叶片旋转,进而使物料往第一壳体中运输,热风通过第二进风口进入进料管,对物料进行加热干燥,湿热气体通过透气孔排除,达到预先烘干一部分物料的效果,提高了物料烘干的效率。提高了物料烘干的效率。提高了物料烘干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生红球藻加工用旋转干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藻类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生红球藻加工用旋转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红球藻是一种淡水单胞绿藻,隶属绿藻门、团藻目、红球藻科、红球藻属,该藻能大量累积虾青素而呈现红色,故名红球藻,又称雨生红球藻,红球藻是科学界发现的继螺旋藻、小球藻之后,富含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藻类食品。
[0003]为了红球藻产品的储存,目前一般采用对其干燥的方法,但是大部分旋转干燥机干燥效率低,且干燥过程中,产品会粘黏在装置内壁上,导致了材料的浪费,因装置其结构复杂,也不易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雨生红球藻加工用旋转干燥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雨生红球藻加工用旋转干燥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右上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出料口,所述第一壳体左中部外壁固定连接在进料管右端,所述进料管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在螺旋杆左端,所述螺旋杆外壁固定连接在螺旋叶片内侧,所述进料管左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管中下部设置有第二进风口,所述进料管内壁固定连接在过滤层外壁,所述过滤层内壁贴合在螺旋叶片外侧,所述进料管内部上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所述第一壳体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上端,所述第二壳体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三壳体上端。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第一壳体内部顶端转动连接在旋转杆上端,所述旋转杆中上部右侧固定连接在支撑杆左端,所述支撑杆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刮板左端,所述第一刮板右端贴合第一壳体内壁中上部,所述旋转杆中部外侧固定连接在刀片一端,所述刀片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二刮板一端,所述第二刮板另一端贴合第一壳体内壁中部。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第二壳体左端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壳体内底部中心固定连接在导风台底部。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第三壳体内底部中心转动连接在旋转杆下端,所述旋转杆下部外侧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第三壳体内底部右侧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底端,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外侧啮合连接在从动齿轮外侧。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旋转杆中下部贯穿并转动连接在导风台中心。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刀片材质设置为不锈钢。
[001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中,通过所述第一壳体左中部外壁固定连接在进料管右端,所述进料管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在螺旋杆左端,所述螺旋杆外壁固定连接在螺旋叶片内侧,所述进料管左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管中下部设置有第二进风口,所述进料管内壁固定连接在过滤层外壁,所述过滤层内壁贴合在螺旋叶片外侧,所述进料管内部上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使第二电机带动螺旋叶片旋转,进而使物料往第一壳体中运输,热风通过第二进风口进入进料管,对物料进行加热干燥,湿热气体通过透气孔排除,达到预先烘干一部分物料的效果,提高了物料烘干的效率。
[0020]2、本技术中,通过所述第一壳体内部顶端转动连接在旋转杆上端,所述旋转杆中上部右侧固定连接在支撑杆左端,所述支撑杆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刮板左端,所述第一刮板右端贴合第一壳体内壁中上部,所述旋转杆中部外侧固定连接在刀片一端,所述刀片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二刮板一端,所述第二刮板另一端贴合第一壳体内壁中部,使翻转搅拌物料的同时,将第一壳体内壁上凝固的物料刮下,达到清理装置内壁的效果,也避免了浪费。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雨生红球藻加工用旋转干燥装置的前剖图;
[0022]图2为图1A处放大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雨生红球藻加工用旋转干燥装置的立体图。
[0024]图例说明:
[0025]1、第一壳体;2、出料口;3、支撑杆;4、第一刮板;5、第二刮板;6、刀片;7、第二壳体;8、主动齿轮;9、第三壳体;10、第一电机;11、旋转杆;12、从动齿轮;13、导风台;14、第一进风口;15、第二电机;16、第二进风口;17、进料口;18、透气孔;19、过滤层;20、螺旋杆;21、螺旋叶片;22、进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
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参照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雨生红球藻加工用旋转干燥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右上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出料口2,第一壳体1左中部外壁固定连接在进料管22右端,进料管22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输出端固定连接在螺旋杆20左端,螺旋杆20外壁固定连接在螺旋叶片21内侧,进料管22左上部设置有进料口17,进料管22 中下部设置有第二进风口16,进料管22内壁固定连接在过滤层19外壁,过滤层19内壁贴合在螺旋叶片21外侧,进料管22内部上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18,第一壳体1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7上端,第二壳体7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三壳体9上端,物料从进料口17进入,第二电机15带动螺旋叶片21旋转,进一步带动物料进入第一壳体1内部,热空气从第二进风口16 进入进料管22,对物料进行预烘干。
[0029]第一壳体1内部顶端转动连接在旋转杆11上端,旋转杆11中上部右侧固定连接在支撑杆3左端,支撑杆3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刮板4左端,第一刮板4右端贴合第一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生红球藻加工用旋转干燥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右上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出料口(2),所述第一壳体(1)左中部外壁固定连接在进料管(22)右端,所述进料管(22)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输出端固定连接在螺旋杆(20)左端,所述螺旋杆(20)外壁固定连接在螺旋叶片(21)内侧,所述进料管(22)左上部设置有进料口(17),所述进料管(22)中下部设置有第二进风口(16),所述进料管(22)内壁固定连接在过滤层(19)外壁,所述过滤层(19)内壁贴合在螺旋叶片(21)外侧,所述进料管(22)内部上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18),所述第一壳体(1)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7)上端,所述第二壳体(7)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三壳体(9)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生红球藻加工用旋转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内部顶端转动连接在旋转杆(11)上端,所述旋转杆(11)中上部右侧固定连接在支撑杆(3)左端,所述支撑杆(3)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刮板(4)左端,所述第一刮板(4)右端贴合第一壳体(1)内壁中上部,所述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房杜其进李胜国
申请(专利权)人:无棣绿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