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板轻便调节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425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叠合板安装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叠合板轻便调节安装装置,包括第四伸缩支撑杆,第四伸缩支撑杆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三伸缩支撑杆,第三伸缩支撑杆底端的侧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的底端设置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升装置,顶升装置的输出端延伸至第四伸缩支撑杆的内腔且与第三伸缩支撑杆的底端相连接。该叠合板轻便调节安装装置,一方面减少了施工人员,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吊装装置放置完叠合板后即可撤出,进行其他叠合板的吊装,大幅提升了吊装效率,另外由于方形盖板上方的橡胶垫,增大了叠合板与方形盖板的摩擦力,同时缓冲了叠合板对方形盖板的撞击摩擦,保护了叠合板的完整性。保护了叠合板的完整性。保护了叠合板的完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叠合板轻便调节安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叠合板安装
,具体为叠合板轻便调节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
[0003]现阶段建筑施工领域,整体装配式叠合板进行安装时,一般都是需要借助塔吊等吊装装置将叠合板吊起,然后吊至安装位置上方再进行缓慢下放,由于叠合板需要与安装位置的尺寸准确对接,但吊装机械操作人员无法完成如此精度的工序,这就需要在接近安装位置时由分布在叠合板四周的四个施工人员分别手扶楼板的四个边,根据安装位置的尺寸移动叠合板进行对接,同时还要有施工人员对负责操作吊装机械的进行人工指令,从而才能最终将叠合板准确放置到安装位置,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工,另一方面不断的调整楼板的位置,再由吊装人员操作机器移动放置,直到安装到位吊装装置才能撤出,在一定程度上大幅增加了施工的时间,不利于效率的提升,达不到现今使用的要求,因此我们提出了叠合板轻便调节安装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叠合板轻便调节安装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叠合板轻便调节安装装置,包括第四伸缩支撑杆,所述第四伸缩支撑杆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三伸缩支撑杆,所述第三伸缩支撑杆底端的侧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底端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升装置,所述顶升装置的输出端延伸至第四伸缩支撑杆的内腔且与第三伸缩支撑杆的底端相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法兰,所述第一连接法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第二连接法兰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支撑杆,所述第二伸缩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顶部设置有方形盖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与方形盖板的底面相贴合,所述第二伸缩支撑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一伸缩支撑杆,所述第一伸缩支撑杆的顶端与底板的底面相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支撑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端与底板的底面相连接。
[0006]可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架底端的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延伸至上支撑板的底部且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避让槽,所述上支撑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的底端延伸至避让槽的内腔,所述上支撑板的顶面设置有水平仪。
[0007]可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顶面的滚珠托柱,所述滚珠托柱的顶
面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腔卡接有滑动滚珠,所述滑动滚珠的顶面与方形盖板的底面相接触。
[0008]可选的,所述第四伸缩支撑杆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第四伸缩支撑杆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推手。
[0009]可选的,所述方形盖板的顶面设置有橡胶垫。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支撑杆的内壁与第二伸缩支撑杆的外侧面相贴合。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三伸缩支撑杆的外侧面与第四伸缩支撑杆的内壁相贴合。
[0012]本技术提供了叠合板轻便调节安装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叠合板轻便调节安装装置,一方面减少了施工人员,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吊装装置放置完叠合板后即可撤出,进行其他叠合板的吊装,大幅提升了吊装效率,另外由于方形盖板上方的橡胶垫,增大了叠合板与方形盖板的摩擦力,同时缓冲了叠合板对方形盖板的撞击摩擦,保护了叠合板的完整性。
[0014]2、该叠合板轻便调节安装装置,通过上支撑板、电动伸缩杆、下支撑板、移动轮以及避让槽的配合使用,当对该装置进行移动时,利用电动伸缩杆带动下支撑板向上移动使得移动轮与地面相接触,从而利用移动轮带动该装置进行移动,当移动到叠合板安装位置时,启动电动伸缩杆带动下支撑板向下移动,使得下支撑板的底面与地面相接触,增大与地面相接触的受力面积,提高了该叠合板轻便调节安装装置的便捷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第一支撑架的剖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支撑机构的剖视示意图。
[0019]图中:1、方形盖板;2、滑动滚珠;3、底板;4、滚珠托柱;5、复位弹簧;6、第一支撑架;7、第一伸缩支撑杆;8、第二伸缩支撑杆;9、第三伸缩支撑杆;10、第四伸缩支撑杆;11、第二支撑架;12、顶升装置;13、移动机构;14、第一连接法兰;15、水平仪;16、第二连接法兰;17、控制面板;18、推手;19、橡胶垫;20、支撑机构;21、上支撑板;22、电动伸缩杆;23、下支撑板;24、移动轮;25、避让槽;26、转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叠合板轻便调节安装装置,包括第四伸缩支撑杆10,第四伸缩支撑杆1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三伸缩支撑杆9,第三伸缩支撑杆9底端的侧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11,第二支撑架11的底端设置有移动机构13,移动机构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升装置12,顶升装置12为千斤顶,用于带动第三伸缩支撑杆9上升或下降,顶升装置12的输出端延伸至第四伸缩支撑杆10的内腔且与第三伸缩支撑杆9的底端相连接,第三伸缩支撑杆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法兰14,第一连接法兰14的顶部固
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法兰16,第二连接法兰16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支撑杆8,第二伸缩支撑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底板3,底板3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机构20,支撑机构20的顶部设置有方形盖板1,方形盖板1的尺寸大于底板3的尺寸,底板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5,复位弹簧5的顶端与方形盖板1的底面相贴合,第二伸缩支撑杆8的外侧套设有第一伸缩支撑杆7,第一伸缩支撑杆7的顶端与底板3的底面相连接,第一伸缩支撑杆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6,第一支撑架6的顶端与底板3的底面相连接,第一伸缩支撑杆7和第四伸缩支撑杆10的内径和外径相同,第二伸缩支撑杆8和第三伸缩支撑杆9的内径和外径相同。
[0022]移动机构13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架11底端的上支撑板21,上支撑板2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22,电动伸缩杆22的输出端延伸至上支撑板21的底部且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板23,下支撑板23的表面开设有避让槽25,上支撑板2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移动轮24,移动轮24的底端延伸至避让槽25的内腔,上支撑板21的顶面设置有水平仪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叠合板轻便调节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四伸缩支撑杆(10),所述第四伸缩支撑杆(1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三伸缩支撑杆(9),所述第三伸缩支撑杆(9)底端的侧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11),所述第二支撑架(11)的底端设置有移动机构(13),所述移动机构(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升装置(12),所述顶升装置(12)的输出端延伸至第四伸缩支撑杆(10)的内腔且与第三伸缩支撑杆(9)的底端相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支撑杆(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法兰(14),所述第一连接法兰(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法兰(16),所述第二连接法兰(16)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支撑杆(8),所述第二伸缩支撑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机构(20),所述支撑机构(20)的顶部设置有方形盖板(1),所述底板(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5),所述复位弹簧(5)的顶端与方形盖板(1)的底面相贴合,所述第二伸缩支撑杆(8)的外侧套设有第一伸缩支撑杆(7),所述第一伸缩支撑杆(7)的顶端与底板(3)的底面相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支撑杆(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6),所述第一支撑架(6)的顶端与底板(3)的底面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板轻便调节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13)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架(11)底端的上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嘉卿张凯邢尧尧李有训王有军谢振龙周顺才李秀安王小海付天慧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高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