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岂槐专利>正文

超小型干湿两用耕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4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超小型干湿两用耕田机,由动力机(1)、主机(2)、牵引杆(3)、犁耙拖架(4)和扶手(5)等组成,动力机(1)、牵引杆(3)、扶手(5)分别安装在主机(2)上部不同部位上,主机(2)下设主机滚轮(9)和附轮(6),附轮(6)安装在主机滚轮同位轴(7)上并与主机外壳连接。附轮与主机滚轮不同步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适于平原、丘陵、山区干湿耕地上犁耙耕作。(*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小型干湿两用耕田机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整地机械,特别是一种超小型干湿两用耕田机。公知的小型整地农机具,如小型耕田机采用160或165型柴油机拖动,为稳定主机滚轮不倒而作功,只能以拖船作支撑,而拖船必须以水润滑方可走动,这种拖船式装置只能用于水田耕作,不能在干田、旱地翻耕作业,不适于干田冬种;其另一个缺点是一般都在100公斤以上,若不能开行到田边地头,则需拆卸搬运到耕作处,需两个劳力对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小型干湿两用耕田机,其总重量设定在70-80公斤,拆装方便,既能犁耙水田,又能犁耙干田、旱地。本技术是以如下方法实现的,取消拖船作支撑,采用附轮作支撑,附轮与主机滚轮同轴位,而不同步转,实现灵活转弯,减少主机拖动负荷,行走平稳,操作方便,省力,既可耕水田,又能耕干田。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详细描述如下:附图1是本技术工作方向的左侧视图。附图2是本技术工作方向的正视图。图中标号:1-动力机;2-主机;3-牵引杆;4-犁耙拖架;5-扶手;6-附轮;7-同位轴;8-主机输出轴;9-主机滚轮。参见附图1和2,本技术由动力机[1]、主机[2]、牵引杆[3]、犁耙架[4]和扶手[5]等组成,动力机[1]、牵引杆[3]、扶手[5]分别装于主机[2]上部的不同位置上,主机[2]下设实施行走机能的主机滚轮[9]和起支撑平衡作用的附轮[6],附轮[6]安装在主机滚轮[9]的同位轴[7]上,且与主机外壳连接,主机[2]主要部件是变速控制箱,附轮[6]是被动轮,它的转动与主机滚轮[9]转动不同步。由于采用了附轮[6]支撑平衡,转向非常轻便灵活,转向角度可为最大可达180度。本技术可以被拆卸搬运至田边组装,工作时可换犁耙构件进行犁耙作业,人可跟在机后操作,也可坐于机上操作。后者只需在主机上设个坐位。本技术整机重量约70-80公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超小型干湿两用耕田机,由动力机[1]、主机[2]、牵引杆[3]、犁耙拖架[4]和扶手[5]等组成,动力机[1]、牵引杆[3]、扶手[5]分别安装在主机[2]上,主机[2]下设的主动滚轮[9]和附轮[6],其特征在于主要起支撑平衡和灵活转向作用的附轮[6]安装在主机滚轮[9]的同位轴[7]上,且与主机外壳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超小型干湿两用耕田机,由动力机[1]、主机[2]、牵引杆[3]、犁耙拖架[4]和扶手[5]等组成,动力机[1]、牵引杆[3]、扶手[5]分别安装在主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岂槐
申请(专利权)人:王岂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