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运行振动抑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3958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厢运行振动抑制装置,在轿厢系统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振动抑制结构,第一振动抑制结构包括底座部件和导体部件,导体部件固定在轿厢或者厢架的底部,底座部件包括垂直提升机和磁力底座,垂直提升机靠电梯井道的侧壁设置,磁力底座与垂直提升机连接,垂直提升机运转,带动磁力底座随轿厢系统一同升降,使导体部件始终处于磁力底座的磁场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梯轿厢运行振动抑制装置,在轿厢系统的底部设置第一振动抑制结构,轿厢系统出现振动时,导体部件被带动在磁力底座形成的磁场范围内运动,继而导体部件切割磁力底座的磁感线产生安培力,形成阻尼效果对轿厢系统的晃动进行抑制,提高了乘坐人员的舒适度。坐人员的舒适度。坐人员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厢运行振动抑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厢运行振动抑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室内交通工具,电梯在主机的作用下沿井道中的轨道进行上下移动。
[0003]电梯在移动过程中,由于安装制造精度、使用磨损、杂物障碍物等原因,导致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存在震动,而这将直接对乘坐电梯的轿内乘客造成影响,尤其是高速运行的电梯,其震动影响更加明显。
[0004]因此,如何减弱电梯在运行中产生的振动,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度,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梯在移动过程中,由于安装制造精度、使用磨损、杂物障碍物等原因,导致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存在震动,而这将直接对乘坐电梯的轿内乘客造成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梯轿厢运行振动抑制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电梯轿厢运行振动抑制装置。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梯轿厢运行振动抑制装置,包括曳引系统、导向系统和轿厢系统,所述曳引系统用于提供动力驱使所述轿厢系统运行,所述轿厢系统包括厢架和轿厢,所述轿厢设置于所述厢架内;所述导向系统包括导轨和导靴,所述导轨设置在电梯井道的侧壁上,所述导靴设置在所述厢架上,所述导靴与所述导轨配合限制所述轿厢系统仅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在所述轿厢系统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振动抑制结构,所述第一振动抑制结构包括底座部件和导体部件,所述导体部件固定在所述轿厢或者所述厢架的底部,所述底座部件包括垂直提升机和磁力底座,所述垂直提升机靠电梯井道的侧壁设置,所述磁力底座与所述垂直提升机连接,所述垂直提升机运转,带动所述磁力底座随所述轿厢系统一同升降,使所述导体部件始终处于所述磁力底座的磁场中。
[0008]优选地,所述导体部件设置的部位,与所述轿厢系统的中轴线重合。
[0009]优选地,所述导体部件与所述轿厢系统之间还设置有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内放置有阻尼颗粒或者蓄电池。
[0010]优选地,所述磁力底座设置为电磁体,在所述轿厢或者厢架上设置有水平加速传感器,所述水平加速度传感器与电磁体信号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导体部件包括闭合导体和导磁体,所述闭合导体设置在所述导磁体的下方。
[0012]优选地,所述闭合导体为铜板,所述导磁体为铁板。
[0013]优选地,在所述厢架和/或所述轿厢的底部贴附有吸音材料。
[0014]优选地,所述吸音材料为尖劈海绵。
[0015]优选地,所述曳引系统包括曳引机、钢丝绳、导向轮和对重,所述钢丝绳一端与所述轿厢系统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对重连接,所述钢丝绳与所述曳引机的和所述导向轮的轮槽摩擦配合,传递动力带动所述轿厢系统向上或者向下运动;在所述轿厢系统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振动抑制结构,所述第二振动抑制结构包括支撑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钢丝绳连接,所述支撑部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0016]优选地,所述第二振动抑制结构距离所述轿厢系统顶部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3m。
[0017]优选地,所述支撑部的长度可调节。
[0018]优选地,在所述支撑部上还设置有加固撑杆,所述加固撑杆用于提高所述支撑部的结构强度。
[0019]优选地,在所述导轨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三振动抑制结构,所述第三振动抑制结构间隔的距离与所述轿厢系统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三振动抑制结构包括限位板和电机,所示限位板通过限位转轴固定在所述导轨的侧面,所述限位板的长度设置为大于所述转轴至所述轿厢系统边缘的长度,所述电机与所述限位转轴连接;所述轿厢系统平层时,所述电机驱使所述限位板向所述轿厢系统方向转动,将所述轿厢系统卡合在所述限位形成的间隔中。
[0020]优选地,所述限位板与所述轿厢系统接触的一面设置有橡胶垫层。
[0021]优选地,所述轿厢系统平层时,与所述轿厢系统底部对应的所述第三振动抑制结构先转动到位。
[002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运行振动抑制装置,在所述轿厢系统的底部设置了所述第一振动抑制结构,所述轿厢系统在出现振动时,所述导体部件被带动在所述磁力底座形成的磁场范围内运动,继而所述导体部件切割所述磁力底座的磁感线产生安培力,形成阻尼效果对所述轿厢系统的晃动进行抑制,提高了乘坐人员的舒适度;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运行振动抑制装置,在所述轿厢系统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振动抑制结构,所述第二振动抑制结构包括支撑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钢丝绳连接,所述支撑部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电梯在运行时,所述第二振动抑制结构沿所述导轨随电梯一同上升、下降。所述第二振动抑制结构抵接在所述钢丝绳上,所述钢丝绳产生的的振动可通过所述第二振动抑制结构传递给所述导轨,由于所述导轨相对稳定的固定在电梯井道的侧壁中,振动可以更好的被所述导轨抵消,继而减弱了所述曳引系统传递给所述轿厢系统的振动。并且,所述第二振动抑制结构的设置,还相对减少了所述钢丝绳释放的长度,钢丝绳出现摆动的概率降低,从而进一步减弱了向所述轿厢系统传递的振动;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运行振动抑制装置,设置了所述第三振动抑制结构,所述第三振动抑制结构包括限位板和电机,所示限位板通过限位转轴固定在所述导轨的侧面,所述限位板的长度设置为大于所述转轴至所述轿厢系统边缘的长度,所述电机与所述限位转轴连接;所述轿厢系统平层上下乘客时,所述电机驱使所述限位板向所述轿厢系统方向转动,将所述轿厢系统卡合在所述限位形成的间隔中,所述钢丝绳由于重量变化所产生的弹性形变被所述第三振动抑制结构限制,进而抑制了所述轿厢系统的振动。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一种电梯轿厢运行振动抑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电梯轿厢运行振动抑制装置中轿厢系统极第一振动抑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电梯轿厢运行振动抑制装置中轿厢系统极第一振动抑制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B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

曳引系统,2

导向系统,3

轿厢系统,4

第一振动抑制结构,5

厢架,6

轿厢,7

导轨,8

导靴,9

底座部件,10

导体部件,11

垂直提升机,12

磁力底座,13

密闭空腔,15

曳引机,16

导向轮,17

钢丝绳,18

对重,19

第二振动抑制结构,20

支撑部,21

固定部,2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运行振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曳引系统、导向系统和轿厢系统,所述曳引系统用于提供动力驱使所述轿厢系统运行,所述轿厢系统包括厢架和轿厢,所述轿厢设置于所述厢架内;所述导向系统包括导轨和导靴,所述导轨设置在电梯井道的侧壁上,所述导靴设置在所述厢架上,所述导靴与所述导轨配合限制所述轿厢系统仅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在所述轿厢系统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振动抑制结构,所述第一振动抑制结构包括底座部件和导体部件,所述导体部件固定在所述轿厢或者所述厢架的底部,所述底座部件包括垂直提升机和磁力底座,所述垂直提升机靠电梯井道的侧壁设置,所述磁力底座与所述垂直提升机连接,所述垂直提升机运转,带动所述磁力底座随所述轿厢系统一同升降,使所述导体部件始终处于所述磁力底座的磁场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运行振动抑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部件设置的部位,与所述轿厢系统的中轴线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运行振动抑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部件与所述轿厢系统之间还设置有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内放置有阻尼颗粒或者蓄电池。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运行振动抑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底座设置为电磁体,在所述轿厢或者厢架上设置有水平加速传感器,所述水平加速度传感器与电磁体信号连接。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运行振动抑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部件包括闭合导体和导磁体,所述闭合导体设置在所述导磁体的下方;所述闭合导体为铜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锟唐代全杨勇王成勇张培黄嘉肖裕吉
申请(专利权)人:唐代全杨勇王成勇张培黄嘉肖裕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