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准送风系统及其移动门式送风通道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384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移动门式送风通道,包括:通道本体,所述通道本体为设置有两侧开口的壳状结构,所述通道本体的侧面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用于连接风管,所述通道本体的第一开口连接移动门组件,所述移动门组件包括上轨道、下轨道以及移动门本体,所述上轨道通过活动连接件连接于通道本体第一开口的上方,所述下轨道固定于通道本体的第一开口下方,所述下轨道包括并列设置的内轨道与外轨道,所述移动门本体上端适配于上轨道,所述移动门本体的下端适配于内轨道或外轨道。该移动门式送风通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直接在现有的通信设备上改进,具有较大的市场应用前景。具有较大的市场应用前景。具有较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准送风系统及其移动门式送风通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机房用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精准送风系统及其移动门式送风通道。

技术介绍

[0002]在节能减排及降本增效的背景下,社会全行业都在积极研究各种降碳技术并应用于实践。机房建设和运维的实践中经常遇到如何更有效利用空调以降低能耗的问题。一方面,建设方希望缩小设备机架列间距以提高机房可安装的机架数;另一方面,设备列间距的减小恶化了机房气流组织环境,给空调特别是房间级的上送风空调提出更艰难的挑战。
[0003]特别是在现有的老旧机房中常存在机房设备未设置冷热通道或未采用精确送风,使得气流组织混乱造成大多机房内局部热岛问题严重,为了改善热岛问题,常使用整体降低机房制冷温度以及增肌局部风管的方式解决,其中整体降低机房制冷温度的方式无法完全解决热岛问题的同时好大幅度的增加了空调的耗能,而现有的送风装置占用的空间较大,不能移动,安装难与现有机架无缝衔接,不仅难以在设备维护时迅速腾出,还存在送风截面过大或不足、送风量不能随设备耗能大小进行调整,甚至在维护通道较小的老旧机房内无法安装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精准送风系统及其移动门式送风通道,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移动门式送风通道,包括:通道本体,所述通道本体为设置有两侧开口的壳状结构,所述通道本体的侧面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用于连接风管,所述通道本体的第一开口连接移动门组件,
[0006]所述移动门组件包括上轨道、下轨道以及移动门本体,所述上轨道通过活动连接件连接于通道本体第一开口的上方,所述下轨道固定于通道本体的第一开口下方,所述下轨道包括并列设置的内轨道与外轨道,所述移动门本体上端适配于上轨道,所述移动门本体的下端适配于内轨道或外轨道。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上轨道与通道本体的第一开口上方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外轨道的两端均设有可滑动模块,所述可滑动模块包括支撑部以及连接条,所述外轨道的下方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条的一端穿设于滑槽内,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与支撑部相连,所述支撑部的上端面与移动门本体下端相适配,移动门本体自外轨道向侧面移动时可带动可滑动模块随之移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轨道设置有防脱槽,所述防脱槽为“山”字型结构,所述移动门本体的上端也设置有防脱部,所述防脱部设置在防脱槽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防脱部可在防脱槽内上下移动使得移动门本体在从内轨道移动至外轨道时可向下移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移动门本体上设置有提拉孔,所述提拉孔内可移动设置有遮挡片。
[0012]进一步地,所述内轨道与外轨道之间设置有斜坡结构,所述内轨道的高度高于外轨道的高度,且斜坡结构自内轨道朝向外轨道方向自上而下倾斜。
[0013]进一步地,所述通道本体为多个侧板顺次拼接的方形结构,各侧板之间密封连接,且通道本体的两侧开口处均设置有密封结构。
[0014]专利技术人还提供了一种精准送风系统,包括送风总管、连接管、移动门式送风通道以及通信设备,所述移动门式送风通道为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移动门式送风通道,所述通道本体的第二开口连接于通信设备的柜门处,所述连接管连接送风总管与通道本体的进风口。
[0015]进一步地,所述送风总管内壁设置有V形导流片,所述V形导流片与连接管的位置相对应,且V形导流片的V形开口方向朝向送风总管的侧壁。
[0016]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该移动门式送风通道尤其适用于当多个通信设备并列设置时,需要对其中某个设备进行检修或维护时,将该设备的活动门本体分离一定间距后,可以自由地将活动门本体移动,而不会与两侧的活动门本体干涉。该移动门式送风通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直接在现有的通信设备上改进,具有较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移动门式送风通道安装在通信设备上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施例一种移动门式送风通道的移动门本体打开时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0]图4为本实施例一种移动门式送风通道的正视图;
[0021]图5为本实施例一种移动门式送风通道的上轨道截面图;
[0022]图6为本实施例一种移动门式送风通道的下轨道截面图;
[0023]图7为本实施例一种精准送风系统的送风总管与连接管的连接示意图;
[0024]图8为本实施例一种移动门式送风通道并列安装的状态图;
[0025]图9为本实施例一种移动门式送风通道并列安装并打开的状态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01、移动门式送风通道;
[0028]1、通道本体;
[0029]11、进风口;
[0030]2、移动门组件;
[0031]21、上轨道;
[0032]211、防脱槽;
[0033]22、下轨道;
[0034]221、内轨道;
[0035]222、外轨道;
[0036]223、斜坡结构;
[0037]23、移动门本体;
[0038]231、防脱部;
[0039]232、提拉孔;
[0040]233、遮挡片;
[0041]24、活动连接件;
[0042]25、支撑部;
[0043]26、连接条;
[0044]27、可拆卸连接件;
[0045]3、通信设备;
[0046]41、送风总管;
[0047]42、连接管;
[0048]43、V形导流片;
[0049]44、电动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为详细说明本申请可能的应用场景,技术原理,可实施的具体方案,能实现目的与效果等,以下结合所列举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文所记载的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51]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各个位置出现的“实施例”一词并不一定指代相同的实施例,亦不特别限定其与其它实施例之间的独立性或关联性。原则上,在本申请中,只要不存在技术矛盾或冲突,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组合,以形成相应的可实施的技术方案。
[005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术语的含义与本申请所属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对相关术语的使用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0053]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用语“和/或”是一种用于描述对象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述,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存在A,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门式送风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道本体,所述通道本体为设置有两侧开口的壳状结构,所述通道本体的侧面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用于连接风管,所述通道本体的第一开口连接移动门组件,所述移动门组件包括上轨道、下轨道以及移动门本体,所述上轨道通过活动连接件连接于通道本体第一开口的上方,所述下轨道固定于通道本体的第一开口下方,所述下轨道包括并列设置的内轨道与外轨道,所述移动门本体上端适配于上轨道,所述移动门本体的下端适配于内轨道或外轨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门式送风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轨道与通道本体的第一开口上方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门式送风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轨道的两端均设有可滑动模块,所述可滑动模块包括支撑部以及连接条,所述外轨道的下方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条的一端穿设于滑槽内,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与支撑部相连,所述支撑部的上端面与移动门本体下端相适配,移动门本体自外轨道向侧面移动时可带动可滑动模块随之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门式送风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轨道设置有防脱槽,所述防脱槽为“山”字型结构,所述移动门本体的上端也设置有防脱部,所述防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勇江家青陈文付道繁唐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