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材料转变成均质新热塑材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362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塑材料转变成均质新热塑材料的方法,将热塑材料、增韧剂、增容剂、抗氧化剂经加热加压预先混合处理后,通过挤出成型得到一种均质新热塑材料;其中采用了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增韧剂,显著改善了热塑材料中各组成相的分布均匀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均质新热塑材料具有各组成相分布均匀的特性,在宏观上表现出良好的机械强度。良好的机械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塑材料转变成均质新热塑材料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塑料
,具体涉及热塑材料转变成均质新热塑材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塑料是被广泛应用在众多领域中的一种中药化工产品。塑料在给人类生活生产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快捷的同时,塑料自身难降解的隐患也给地球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威胁。废旧塑料如果得不到科学合理的安置处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破坏,同时也会给经济造成巨大的浪费。目前,中国的塑料消费总量占世界塑料消费总量的1/4,但是对于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率却非常的低,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非常有必要针对废旧二手塑料的循环再生利用及其产业化长久持效发展给与充分的支持。
[0003]传统的热塑性塑料往往存在着韧性较差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它们的拉伸强度、抗弯强度以及抗剪切强度等力学指标均较低。而在再生塑料领域,常常将各种二手热塑性塑料简单地重熔再铸,所得到的简单聚合体往往也是表现出很差的力学强度,其抗拉、抗压、抗弯曲能力均较差,甚至常常是无法达到正常使用的标准。而随着能源消耗与环保意识的觉醒,市场上越来越需要一种能够提升热塑性材料的韧性强度,并且还对二手回收再生塑料具有显著强度提升效果的热塑材料生产工艺。
[0004]专利CN111808394A提供了一种塑料相容剂组合物、热塑性再生塑料及其加工方法,采用了马来酸酐改性聚合物、丁二烯类热塑性弹性体和滑石粉,通过滑石粉和丁二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相互作用使塑料母粒和回收塑料颗粒在熔融混合时更加均匀,但它所制得的热塑性再生塑料的力学强度并未能满足现今市场的需求,同时也没有解决耐紫外线照射老化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塑材料转变成均质新热塑材料的方法。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热塑材料转变成均质新热塑材料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0008]将热塑材料、增韧剂、增容剂、抗氧化剂经加热加压预先混合处理后,通过挤出成型得到均质新热塑材料。
[0009]传统的热塑性塑料往往存在着韧性较差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它们的拉伸强度、抗弯强度以及抗剪切强度等力学指标均较低。而在再生塑料领域,常常将各种二手热塑性塑料简单地重熔再铸,所得到的简单聚合体往往也是表现出很差的力学强度,其抗拉、抗压、抗弯曲能力均较差,甚至常常是无法达到正常使用的标准。而随着能源消耗与环保意识的觉醒,市场上越来越需要一种能够提升热塑性材料的韧性强度且还对二手回收再生塑料具有显著强度提升效果的热塑材料生产工艺。
[0010]因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将热塑材料转变成均质新热塑材料从而提升热塑性材
料的韧性强度的方法。该方法工序简单,安全环保,效率高成本低,所得到的均质新热塑材料具有各向同性的微观结构,在宏观上表现为包括拉伸冲击强度等韧性强度指标显著提高,并且还表现出良好的紫外线老化耐性。
[0011]一种优选的方案为,热塑材料转变成均质新热塑材料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0012]将热塑材料、增韧剂、增容剂、抗氧化剂以质量比(96

110):(12.5

15.6):(4.8

7.2):(2.5

4.7)混合,以加热温度为187

192℃、加载压力为12.1

14.8MPa、搅拌速度为85

110rpm的工艺条件进行时长为30

40min的预先混合处理,然后在185

193℃以大小为2.3

2.8MPa的压力挤出成型,得到均质新热塑材料。
[0013]所述热塑材料为聚乙烯塑料、聚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聚碳酸酯塑料、聚苯乙烯塑料、聚酰胺塑料中的至少一种。
[0014]一种优选的方案为,所述热塑材料为聚乙烯塑料、聚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以质量比(1

5):(1

5):(1

5)组成的混合物。
[0015]其中,聚乙烯塑料,分子量:4.2

4.6万;聚丙烯塑料,分子量:1.2

1.4万;聚氯乙烯塑料,分子量:7

7.5万;上述塑料均为回收的二手废旧塑料。
[0016]所述增容剂为聚四氢呋喃、椰油脂肪酸二乙酰胺、1,4

环己烷二羧酸二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0017]一种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增容剂为聚四氢呋喃、椰油脂肪酸二乙酰胺、1,4

环己烷二羧酸二甲酯以质量比(1

5):(1

4):(1

2.5)组成的混合物。
[0018]所述抗氧化剂为2,4

二叔丁基苯酚、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4,4'

硫联二(6

叔丁基
‑2‑
甲基苯酚)中的至少一种。
[0019]一种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抗氧化剂为2,4

二叔丁基苯酚、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4,4'

硫联二(6

叔丁基
‑2‑
甲基苯酚)以质量比(0.5

3):(0.1

1.5):(1

4.2)组成的混合物。
[0020]所述增韧剂的制备方法为:
[0021]A1将玉米淀粉和水混合,再以超高压处理,得到淀粉糊;
[0022]A2往所述淀粉糊中加入盐酸,然后以微波处理,得到酸化淀粉糊;
[0023]A3在水浴加热状态下,将玉米朊溶于二甲基亚砜,得到玉米朊溶液;
[0024]A4往所述玉米朊溶液中加入卵磷脂和油酸酰胺,以超声波处理,得到改性玉米朊;
[0025]A5将所述酸化淀粉糊、改性玉米朊、聚乙烯亚胺、异氰酸酯、苯甲醚投入到反应釜中,反应后得到中间产物C;
[0026]A6往所述中间产物C中加入3

甲基苯甲酸钡盐,再以超声波处理,然后降温静置,随后离心,取沉淀B;
[0027]A7减压烘干所述沉淀B,得到所述增韧剂。
[0028]玉米淀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经过各种改性处理后往往具有各种良好的特殊性能。超高压处理能够使得玉米淀粉的结晶构型发生破坏重组,从而改变玉米淀粉的流变学特性及其糊化动力学,玉米淀粉中的一部分氢键被破坏后,在酸性环境下形成自由能较高的活跃支链,使得酸化淀粉糊在后续的苯甲醚环境中能够与改性玉米朊、聚乙烯亚胺、异氰酸酯之间充分接枝交联,获得一种具有高韧性和强粘附力的增韧剂。并且,所得酸化淀粉糊的分子结构经过超高压与酸化处理后变得更趋于各向同性,因此,在酸化淀粉分子各活跃支链的引导下可以将各热塑性原料通过优化它们的动力学趋势来使它们重新排布,结果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热塑材料转变成均质新热塑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将热塑材料、增韧剂、增容剂、抗氧化剂经加热加压预先混合处理后,通过挤出成型得到均质新热塑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热塑材料转变成均质新热塑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将热塑材料、增韧剂、增容剂、抗氧化剂以质量比(96

110):(12.5

15.6):(4.8

7.2):(2.5

4.7)混合,以加热温度为187

192℃、加载压力为12.1

14.8MPa、搅拌速度为85

110rpm的工艺条件进行时长为30

40min的预先混合处理,然后在185

193℃以大小为2.3

2.8MPa的压力挤出成型,得到均质新热塑材料。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热塑材料转变成均质新热塑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材料为聚乙烯塑料、聚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聚碳酸酯塑料、聚苯乙烯塑料、聚酰胺塑料中的至少一种。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热塑材料转变成均质新热塑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容剂为聚四氢呋喃、椰油脂肪酸二乙酰胺、1,4

环己烷二羧酸二甲酯中的至少一种。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长昕
申请(专利权)人:宇豪马鞍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