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控圆度的电缆绕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357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控圆度的电缆绕线机,属于电力线缆技术领域。该绕线机包括行走机构、升降机构、绕线驱动机构,以及绕线盘圆度检测机构;行走机构的水平导轨与滑动底座构成行走移动副;升降机构的垂向导轨与支撑绕线盘转轴的提升架构成垂向移动副;绕线驱动机构包括与提升架固连的轮胎驱动电机导轨,轮胎驱动电机导轨与支撑驱转轮胎的轮胎驱动电机滑块构成轮胎驱动电机驱动的水平移动副,驱转轮胎的轮胎连接轴与绕线盘转轴平行、且与轮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绕线盘圆度检测机构含有位于绕线盘一侧可水平移位的测距模块。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相应的调试实现左右绕线速度的恰当控制,从而减小绕线盘滚筒圆度不规则对绕线效果的影响。的影响。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控圆度的电缆绕线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绕线机,尤其是一种可调控圆度的电缆绕线机,属于电力线缆


技术介绍

[0002]电缆绕线机是将电缆缠绕到绕线盘上的专用装置。现有电缆绕线机的典型结构为申请号201420749450.6的中国专利所公开,其绕线盘通过转轴安装在整体支架上,转轴一端通过齿轮和皮带与步进电机传动连接,实现绕线盘的转动收放线,转轴另一端通过齿轮和皮带与双向丝杠传动连接,双向丝杠和导向滑轨上设有可左右滑动并能适应不同规格线缆的导向排线滑车。该装置存在缺点是未考虑绕线盘圆度对绕线效果的影响,结果容易因绕线盘圆度不规则使得线缆缠绕时间隙过大、产生电缆叠加和扭曲等现象,影响绕线质量。此外,其绕线盘的安装和拆卸都较为繁琐。
[0003]检索可知,申请号为201720101273.4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线缆码盘圆度的检测装置,该装置可用于检测线缆码盘圆度,但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可调控圆度的电缆绕线机,从而及时有效地抑制绕线盘不圆对绕线质量的不利影响。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可调控圆度的电缆绕线机基本技术方案为:包括安置在行走机构上的一对升降机构、分别支撑于相应升降机构上的绕线驱动机构,以及分别安置于相应升降机构上的绕线盘圆度检测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水平导轨,所述水平导轨与一对滑动底座分别构成行走电机驱动的移动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对应滑动底座上、且具有垂向导轨的设备支撑架,所述垂向导轨与借助对顶轴支撑绕线盘转轴的提升架构成升降电机驱动的垂向移动副;所述绕线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提升架固连的轮胎驱动电机导轨,所述轮胎驱动电机导轨与支撑驱转轮胎的轮胎驱动电机滑块构成轮胎驱动电机驱动的水平移动副,所述驱转轮胎的轮胎连接轴与所述绕线盘转轴平行、且与轮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绕线盘圆度检测机构含有位于绕线盘一侧可水平移位的测距模块。
[0006]绕线前,操控行走机构的两滑动底座向两侧移开,使两升降机构的提升架之间留出安置绕线盘所需空间,同时操控提升架使其对顶轴和绕线盘的转轴处于同一水平面;接着将绕线盘移至与提升架的对顶轴同轴位置,并操控行走机构的两滑动底座对合移位,借助对顶轴夹紧绕线盘;再按需操控升降机构,使绕线盘升至外缘与驱转轮胎相切位置,启动轮胎驱动电机即可带动绕线盘转动绕线。
[0007]当需要进行圆度检测和调整时:绕线盘圆度检测机构通过调节电动推杆,使得测距模块对准绕线盘的边沿,的绕线盘驱动机构驱动绕线盘转动一周,测距模块进行轮廓扫
描,获取绕线盘边沿的测距数据,根据测距结果进行建模,得到绕线盘边沿的圆度特征;然后再调节电动推杆,使得测距模块对准绕线盘滚筒,驱动绕线盘转动,进行轮廓扫描,得到绕线盘滚筒的测距数据,同样的,根据测距结果进行建模,得到绕线盘滚筒部分的圆度特征。之后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控:首先控制调节驱转轮胎中心与绕线盘中心的距离来减小绕线盘边沿圆度不规则的影响,根据上述对绕线盘边沿的建模结果,可知大部分绕线盘边沿不规则时呈椭圆,同时可以得到椭圆的参数,即椭圆的长轴a、短轴b,已知驱转轮胎半径为r,这时通过调节驱转轮胎位置控制机构,改变驱转轮胎的水平位置,使得驱转轮胎中心到绕线盘中心的距离尽量接近r+(a+b)/2,从而达到减小绕线盘边沿圆度不规则的影响。其次控制左右绕线驱动机构的绕线速度,根据上述对绕线盘滚筒的建模结果,可知滚筒不规则时大多表现呈圆锥台的形状,即滚筒左右部分的半径不同,根据建模结果可以得到左右部分的半径,再根据该数据调节左右绕线速度,半径较小的一侧绕线速度适当增加,半径较大的一侧绕线速度适当减小,通过相应的调试实现左右绕线速度的恰当控制,从而减小绕线盘滚筒圆度不规则对绕线效果的影响。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驱转轮胎驱动机构含有驱转轮胎转动机构和驱转轮胎位置控制机构;所述驱转轮胎转动机构包括通过减速机与驱转轮胎连接轴传动连接的轮胎驱动电机;所述驱转轮胎位置控制机构包括用于驱动驱转轮胎位移的驱转轮胎驱动推杆以及用于安置所述驱转轮胎驱动推杆的驱动推杆连接件,所述驱动推杆连接件通过导轨连接件与轮胎驱动电机导轨固连;所述驱转轮胎驱动推杆的伸缩端与轮胎驱动电机滑块固连。
[0009]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绕线盘圆度检测机构包括安装在支撑框架上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装有测距模块。
[0010]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组、设备支撑架、提升架;设备支撑架的支撑框架固定一对垂向导轨,并装有限位开关;所述支撑框架固定安装在行走机构的滑动底座上;所述提升架包括主要由齿轮箱支架和顶壳构成的顶部固定支架,所述顶部固定支架与含有绕线盘提升滑座的绕线盘提升机构通过丝杆传动连接,所述丝杆的下端通过丝杆底托和丝杆底托支架支撑。
[0011]本专利技术又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绕线盘提升滑座包括截面呈凹字形的滑座支架,所述滑座支架通过与之固连的滑座连接板与对应的垂向导轨构成垂向移动副。
[0012]本专利技术仍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对顶轴支撑于带座滚动轴承之间,内端顶住绕线盘的转轴端。
[0013]进一步还有:所述行走机构的矩形框架上通过相应的导轨底板固定三条平行的水平导轨,并且通过齿条底板固定与水平导轨平行的地轨齿条;各水平导轨与左滑动底座和右滑动底座分别构成左行走电机组和右行走电机组驱动的移动副;所述左行走电机组和右行走电机组分别包括固定于滑动底座的带啮合齿轮的下轨电机,所述啮合齿轮与所述地轨齿条啮合;所述左滑动底座的行车支架下分别固定与相应水平轨道滑动配合的三个底部滑块。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总体结构框图。
[0016]图2是图1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1实施例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图1实施例的行走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图1实施例的行走机构地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图1实施例的行走底座和行走电机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图1实施例的升降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图1实施例的升降支撑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9是图1实施例的绕线盘提升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是图1实施例的绕线驱动机构立体示意图。
[0025]图11是图1实施例的驱转轮胎位置控制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12是图1实施例的绕线盘圆度检测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行走机构1、地轨1

1、左行走电机组1

2、右行走电机组1

4、左滑动底座1

3、右滑动底座1

5、底槽钢支架1
‑1‑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控圆度的电缆绕线机,包括安置在行走机构(1)上的一对升降机构(2、6)、分别支撑于相应升降机构上的绕线驱动机构(3、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安置于相应升降机构上的绕线盘圆度检测机构(4、5);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水平导轨(1
‑1‑
6、1
‑1‑
7、1
‑1‑
8),所述水平导轨与一对滑动底座(1

3、1

5)分别构成行走电机(1

2、1

4)驱动的移动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对应滑动底座上、且具有垂向导轨(2
‑3‑
2、2
‑3‑
3)的设备支撑架(2

3、2

4),所述垂向导轨与借助对顶轴(2
‑5‑
9)支撑绕线盘转轴的提升架(2

5、2

6)构成升降电机(2

1、2

2)驱动的垂向移动副;所述绕线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提升架固连的轮胎驱动电机导轨(3
‑2‑
4),所述轮胎驱动电机导轨与支撑驱转轮胎的轮胎驱动电机滑块(3
‑2‑
3)构成轮胎驱动电机(3
‑1‑
1)驱动的水平移动副,所述驱转轮胎的轮胎连接轴(3
‑1‑
4)与所述绕线盘转轴平行、且与轮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绕线盘圆度检测机构含有位于绕线盘一侧可水平移位的测距模块(4

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控圆度的电缆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转轮胎驱动机构含有驱转轮胎转动机构和驱转轮胎位置控制机构;所述驱转轮胎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波张军沈博张亚宁胡毅宋爱国刘进江刘三军黄静徐锦新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