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端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内窥镜技术

技术编号:3553289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头端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内窥镜,该头端结构包括安装座、柔性电路板、以及第一电子元件和第二电子元件,安装座具有安装腔,柔性电路板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安装腔,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具有第一连接点、第二连接点以及输出点,所述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点分别与所述输出点电性连接,第一电子元件和第二电子元件,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安装腔且安装在所述安装面,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第二电子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点和所述第二连接点电性连接。点和所述第二连接点电性连接。点和所述第二连接点电性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端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内窥镜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内窥镜
,具体涉及一种头端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内窥镜。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的前端通常具有插入结构,插入结构包括头端结构,头端结构通常安装有电子元件(例如照明装置、摄像装置等等)。在安装头端结构时通常需要先把电子元件分别焊接好信号传输线后,再组装进入到头端结构的安装座的安装腔内,然后固定即可。
[0003]然而这种安装方式存在如下缺陷:首先在焊接时,需要先将信号传输线的绝缘外皮剥开,露出里面的导体线,然而内窥镜上使用的信号传输线外径极其细小(一般小于0.5mm),剥皮时非常麻烦且费工时;其次,电子元件的焊点小,将剥开的信号传输线手工焊接到焊点上时,极为麻烦,浪费工时;再次,电子元件为多个时,单独分别装入安装腔,费工时;最后,多个电子元件至少需要2跟信号传输线进行焊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头端结构的安装方式存在的上述缺陷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头端结构,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具有安装腔;柔性电路板,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安装腔,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第一连接点、第二连接点以及输出点,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相对的两个表面,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设置于同一侧的表面上,所述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点分别与所述输出点电性连接;以及,第一电子元件和第二电子元件,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安装腔且安装在所述柔性电路板同一侧的表面上,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第二电子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点和所述第二连接点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安装部,容置于所述安装腔且设有所述第一连接点,所述安装部上安装有所述第一电子元件;折弯部,容置于所述安装腔且自所述安装部延伸并朝靠近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的方向折弯,所述折弯部的自由端设有所述第二连接点,所述折弯部的自由端安装有所述第二电子元件;以及,连接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且伸出所述安装腔,所述连接部设有所述输出点;其中,所述安装部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部折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包括自所述安装部延伸并朝靠近所述第一电子元件折弯的第一段、以及自所述第一段朝向远离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贴靠所述第一电子元件设置,所述第二段设有所述第二连接点且安装有所述第二电子元件,所述第二段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段折弯;其中,所述安装部具有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安装有所述第一电子元件,所述第二段具有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安装有所述第二电子元件,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的面向方向相同。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折弯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折弯部分别设于所述安装部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王苏伟李华东曹锐
申请(专利权)人:新光维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