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内窥镜下双股圆丝金属软管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2689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用内窥镜下双股圆丝金属软管及其加工方法,属于医用金属软管技术领域,包括金属软管二,金属软管二由两个并列的圆丝组成,两个所述圆丝等距螺旋密绕制成金属软管二。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回收弹性较大,在操控金属软管期间不够精准,操控性较低,会增加手术难度,致使手术时间过长,承受弯曲应力也较低易出现金属疲劳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双股圆丝制成的金属软管二,具有纵向推送力量增加、回收弹性减小、增加手术速度、减少对内窥镜的磨损、可微调、更精准、承受弯曲应力更强、疲劳寿命更长的效果。长的效果。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内窥镜下双股圆丝金属软管及其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金属软管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内窥镜下双股圆丝金属软管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一个具有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光源照明、机械装置等,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对医生非常有用内窥镜钳包括钳口,该钳口通过牵引钢丝与钢丝绳连接,钢丝绳的末端与操作手柄连接,牵引钢丝和钢丝绳的外部套有护套金属软管管。
[0003]金属软管是由单股的圆丝绕制而成,但是单股圆丝制成的金属软管有诸多不变,回收弹性较大,在操控金属软管期间不够精准,操控性较低,会增加手术难度,致使手术时间过长,承受弯曲应力也较低易出现金属疲劳,由此提出一种医用内窥镜下双股圆丝金属软管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内窥镜下双股圆丝金属软管及其加工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了回收弹性较大,在操控金属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内窥镜下双股圆丝金属软管,包括金属软管二(1),其特征在于,金属软管二(1)由两个并列的圆丝(101)组成,两个所述圆丝(101)等距螺旋密绕制成金属软管二(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内窥镜下双股圆丝金属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丝(101)包括弯曲环绕部(1011)、圆丝头部(1012)、圆丝尾部(1013),所述弯曲环绕部(1011)的螺旋角度为5

30度,两个所述圆丝(101)的弯曲环绕部(1011)、圆丝头部(1012)、圆丝尾部(1013)均紧密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内窥镜下双股圆丝金属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丝(101)的直径为0.5mm,所述金属软管二(1)的外径为1.0

5.0mm,金属软管二(1)的内径0.5

4.5mm,两个所述圆丝(101)的圆丝头部(1012)齐平,两个所述圆丝(101)的圆丝尾部(1013)齐平。4.一种医用内窥镜下双股圆丝金属软管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绕制:选择两根长度匹配的圆丝,将两根圆丝并在一起并将其进行夹紧固定,启动特制绕簧设备,特制绕簧设备将两根并在一起的圆丝密绕成螺旋状结构的金属软管一;步骤二:定尺:确定加工形成的金属软管一的长度,将金属软管一裁切成多段需要长度的金属软管二(1),并在裁切时,确保金属软管二(1)两头的端部齐平;步骤三:清洗:裁切完成后的金属软管二(1)表面存在的废屑、油污,对金属软管二(1)进行清洗取出表面的废屑、油污;步骤四:回火:清洗后的金属软管二(1)进行回火,去除应力获得更好性能;步骤五:烘干:回火经过冷却后的金属软管二(1)表面残留液体,利用烘干设备对金属软管二(1)表面的液体进行烘干;步骤六:检验:对烘干后的金属软管二(1)进行检验,去除不合格的金属软管二(1),保留合格的金属软管二(1);步骤七:包装:将合格的金属软管二(1)进行包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内窥镜下双股圆丝金属软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在对合格的金属软管二(1)进行包装时进行防腐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内窥镜下双股圆丝金属软管及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回火冷却后的金属软管二(1)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包括(1)、烘干壳(2)、传送带机构(3)、排风组件(4)、漏斗壳(5)、锅炉用钢格板(6)、升温器(7),烘干壳(2)的里面安设着传送带机构(3),传送带机构(3)的上表面安放着金属软管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娟刘仁忠刘义鹏肖一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