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的融合内固定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的融合内固定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对于严重的颈椎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症、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黄韧带钙化症、颈椎骨折脱位、椎管内肿瘤、前路减压术后仍存在脊髓压迫等疾病,可以通过颈椎后路减压手术进行治疗。颈椎后路减压手术主要包括椎板切除术和椎管成形术(单开门、双开门或Z形成形)。颈椎后路减压手术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术式需破坏颈椎后方的韧带复合体结构,由此会引发一系列病理改变和并发症,比如,术后患者易出现颈椎轴性疼痛、脊髓神经受压等;2)术中需进行自体骨移植,易出现自体骨供区数量有限、手术时间长、自体骨供区疼痛等问题;
[0003]3)传统的颈椎后路减压手术的固定方式稳定性不足,不能匹配个性化解剖结构,且存在应力遮挡效应,比如Arch钛板法、缝合锚钉法,术后患者易出现颈椎失稳、进行性颈椎后凸畸形及脊髓减压不充分等并发症;4)在进行颈椎后路减压手术时,固定板和融合体相互独立,需要对两者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的融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颈椎后路椎管固定的固定板(1)和设于所述固定板(1)上的融合体(2),所述融合体(2)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为十四面体;某一通孔的侧壁与该通孔相邻的所有通孔的侧壁连通;所述十四面体的棱边为圆柱,所述圆柱的长度为300~800μm,横截面的直径为200~400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融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四面体的14个面包括8个正六边形和6个正四边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融合内固定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华,罗林聪,林智伟,寇万福,蒋晓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集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