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叶种茶幼年茶树树冠的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3221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叶种茶幼年茶树树冠的培养方法,包括:苗圃期对茶苗打摘或修剪、茶地开垦与施底肥和移栽、对移栽茶苗进行2次定型修剪和分批多次打顶采摘以培养树冠、配套施肥、茶苗移栽后1.5年初投产、第2.5年正式投产等。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特定的幼苗期树冠管理和施肥技术,改善了幼年茶树侧枝(骨干枝层)和茶蓬面(采摘面)形成较缓慢以及投产时间长的技术问题,同时苗圃期及移栽后第二年起就对茶苗打顶采摘新梢,可作为名茶原料销售,以此增加了苗圃和幼龄茶园效益,使幼年茶园早投产、早收益1年左右。该技术具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该技术具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叶种茶幼年茶树树冠的培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植物栽培
,公开了一种大叶种茶幼年茶树树冠的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立新茶园或换种改植老茶园时,运用定型修剪技术培养好幼年茶树骨干枝和树冠,是决定茶园投产期早迟和茶树是否丰产的最重要的栽培技术。一般在我国南方茶区,由于气候温暖温润,年活动积温高(一般超过5000℃),水热条件良好,用乔木型或半乔木型的大叶种建立新茶园,因幼年茶树生长势旺盛、生长量大,且生长期长,在幼年期多采用分段修剪的方法培养树冠,可促进茶树树冠培养和提早投产。而在我国西南茶区,种植乔木型或半乔木型的大叶种品种,幼年期茶树的生长势和生长量虽比中小叶品种旺盛,但不及南方茶区,且大叶种的茶苗分枝的能力一般弱于中小叶种茶树,分枝部位也较高,分枝较稀疏。因此,如采用分段修剪培养树冠的效果弱于南方茶区,且茶农较难掌握分段修剪技术。基于以上因素,在西南茶区种植大叶种品种茶树,幼年茶树多采用与中小叶种相同的常规定型修剪的方法培育茶树树冠。
[0003]采用常规定型修剪的方法培育的大叶种幼龄茶树,一般在当年秋季移栽茶苗,移栽后第四年(移栽2.5年左右)初投产,第五年(移栽3.5年)正式投产,且定型修剪完成前,幼龄茶树严禁采摘鲜叶,以培养骨干枝和树冠,这样茶苗移栽后第二、第三年,茶农只有农资和劳动投入,无任何收益。种植第四年初投产后则以养树为主,有较少的鲜叶采收量和收入,在建园后第五年正式投产后才有一定的收益。如此导致新建茶园投入年限长,经济效益产生慢,影响了茶农种植新茶园或换种改植老茶园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多年观测我们发现,大叶种品种繁育的茶苗,顶端优势强,多数茶苗(80%以上)无分枝,只有一个主枝,移栽到新茶园后,采用常规三次定型修剪技术,修剪的刺激作用有限,剪后产生的侧枝比中小叶种少、但枝条年生长量大于中小叶种,多数定剪后长出新枝长度可达30~60cm,但第二次、第三次定型修剪都是在剪口上提高约10~15cm剪去以上枝叶,也就是剪下弃地的枝条长度超过20cm,从而导致分生侧枝少,茶蓬(采摘面)形成和投产慢。因此,需采用新技术解决大叶种侧枝形成少、采摘面形成慢的问题,同时需要发挥大叶种生长势旺盛和生长量大在树冠培养中的优势,以促进茶园早投产早收益。
[0004]为了改善大叶种幼龄茶树因顶端优势强,应用常规三次定型修剪技术后,侧枝形成少和茶蓬形成慢的技术缺陷,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研发了苗圃打顶或修剪+移栽后2次定剪+分批多次打顶采摘+配套肥培管理的树冠培育综合技术,可促进幼年茶树骨干枝和树冠培养以及茶蓬面的形成。具体关键技术是:在大叶种茶苗繁育期间,就对苗圃的茶苗打顶采摘或修剪,以此改变茶苗80%以上无分枝的状况,使茶苗出圃时就产生一级侧枝;茶苗出圃移栽到新茶园后,通过分批打顶采摘+2次定型修剪技术,加快2~4级侧枝(骨干枝)和茶蓬(采摘面)的形成,同时改变施肥的种类与方法,充分满足茶苗分枝长根对N、P、K元素的需要,通过以上综合技术在移栽后第三年春季(移栽后1.5年时)可初投产,夏、秋季再以养为主,以采为辅,秋末再进行1次轻修剪,在移栽后第四年春季(移栽后2.5年时)即可
正式投产。运用该技术,比采用常规定型修剪技术培养的茶园提早投产1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西南茶区大叶种茶树品种繁育的茶苗,顶端优势强,多数茶苗(80%以上)无分枝,只有一个主枝,移栽到新茶园后,运用常规定型修剪技术,但侧枝产生较少、影响骨干枝、树冠和采摘面培育速度以及投产时间长的问题。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来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大叶种茶幼年茶树树冠的培养方法,包括:
[0007](1)在茶苗繁育期,一般在扦插后第二年5~6月,当部分生长势旺盛的茶苗长到15~20cm高度时,对茶苗打顶采摘,摘去顶部1芽1叶,采高留低,分3~4批次打顶采,每次打顶时间间隔约7~10天左右;打摘后,施氮磷钾配比15:15:15的复合肥,同时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肥,使单株茶苗在出圃时产生2~3个分枝,即产生第1级分枝;
[0008](2)茶地开垦、施底肥和移栽:
[0009]①
茶地开垦、施底肥和茶苗移栽方法同常规技术。茶苗种植采用双行单株栽,移栽时间在秋季9月中下旬或10月上旬,使当年移栽茶苗开始长出新根;
[0010]②
在移栽茶苗前,在移栽两行茶苗的种植行中央开5~8cm深的施肥沟,并施氮磷钾配比15:15:15的复合肥,施后盖土;移栽茶苗小行距在33.3cm以上;
[0011](3)对刚移栽茶苗的分枝进行第1次定型修剪:
[0012]茶苗在秋季移栽后马上进行第1次定型修剪,在离地24~26cm处剪去茶苗侧枝上枝叶,保留侧枝2~3片叶片;
[0013](4)移栽后第二年,重点培养树冠:
[0014]在茶苗移栽后的第二年,运用分批多次打顶采摘+第二次定型修剪+配套施肥技术培养树冠,培养第2~3层侧枝(骨干枝),使茶树初步形成蓬面,并基本封行;
[0015](5)在移栽后第三年春季,茶园开始初投产,采摘名优茶鲜叶原料;进入夏季后直至秋季,少采多养树;在秋末离地60~65cm处对茶树进行轻修剪;
[0016](6)移栽后第四年春季,茶树正式投产采摘,管理技术同常规茶园,采留相结合,秋季再进行轻修剪。
[0017]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施肥包括:
[0018]在完成茶园开垦、施底肥后,进行茶苗移栽前,在移栽两行茶苗的行中央沟施N:P:K配比为1:1:1(15:15:15)的复合肥,施肥量10kg/亩,目的是使当年栽后长出新根的茶苗可吸收此肥料。
[0019]进一步的,步骤(4)所述施肥包括:
[0020]①
移栽后的第二年施肥包括:沟施2次+撒施3次以上,施肥次数:追肥增加到5次以上,基肥1次;施N:P:K配比为1:1:1(15:15:15)的复合肥,追肥施用量少量多次,第1次3kg/亩,依次增加到12kg/亩,基肥施用同一般茶园。
[0021]②
移栽后的第三年施肥包括:追肥4次,前两次主要沟施N:P:K配比为24:6:12或3:1:2的复合肥,后两次施N:P:K配比为30:5:5的茶树专用复合肥,施肥量每次8~15kg/亩,其它相同,基肥1次,基肥施用同常规管理茶园。
[0022]进一步的,步骤

所述5次追肥包括:
[0023]第一次在4月上中旬茶苗新根长出时,在离茶苗主干边缘3

5cm处撒施复合肥,N:P:K为1:1:1的复合肥,施肥量(3
±
0.5)kg/亩;
[0024]第二次在5中旬在茶苗两小行中央开沟施,施肥量(5
±
0.5)kg/亩,施后盖土;
[0025]第三次在6月中旬左右离茶苗主干边缘3

5cm处撒施,施肥量(8
±
0.5)kg/亩;
[0026]第四次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叶种茶幼年茶树树冠的培养方法,包括:(1)茶苗打顶:在茶苗繁育期,茶苗长到15~20cm时对茶苗打顶采摘,摘去顶部1芽1叶,采高留低,分3~4批次打顶,每次打顶时间间隔7~10天;打顶采摘后,对苗圃施2次N:P:K比例为15:15:15的复合肥,施肥量每次10~15kg/亩,两次施肥间隔30天;此外打顶后间隔10天喷施2~3次磷酸二氢钾溶液的叶面肥,喷施浓度为0.3%,使茶苗产生2~3个1级分枝;或在插后第二年6月份茶苗高度达到20cm时,离地15cm处剪平;待剪后茶苗长到25cm高时,离地20cm处再次剪平,使茶苗产生2~3个1级分枝;(2)茶地开垦、施底肥、移栽和第一次定型修剪:

茶地开垦、施底肥,茶苗种植采用双行单株栽,移栽时间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

在施好底肥并盖土后,在种植沟栽两行茶苗的行中央开5~8cm深的施肥沟,并施N:P:K比例为15:15:15的复合肥,施肥量每亩10kg,施后盖土后,再移栽茶苗;移栽茶苗小行距在33.3cm以上,大行距1.8~2.0m;

对刚移栽茶苗的分枝进行第1次定型修剪:茶苗移栽后,进行第1次定型修剪,修剪部位是茶苗上的侧枝,修剪高度以保留茶苗侧枝上2~3片叶片为原则;(3)培养第二层及以上的骨干枝和茶蓬:在茶苗移栽后的第二年春季至秋季,运用分批多次打顶采摘+第二次定型修剪+配套施肥技术培养第2~3层侧枝和树冠,第二次定型修剪时间为秋末,修剪高度为离地45~50cm,使茶树初步形成蓬面;(4)在茶苗移栽后第三年春季,茶树初投产,春季采摘名优茶原料;进入夏、秋季后,少采多留继续养树,培养第4层分枝及生产枝;在秋末离地60~65cm处进行修剪;(5)茶树在移栽后第四年春季正式投产采摘,之后茶园采用常规管理技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中:步骤(2)所述施肥包括:新茶园完成开垦、施好底肥并盖土后,在移栽两行茶苗的小行中央沟施N:P:K配比为1:1:1的复合肥,施肥量10kg/亩,施后盖土;苗圃期打顶采摘,第1次打顶后和间隔30天左右分别施N:P:K比例为1:1:1的复合肥,每次每亩苗圃撒施10

15kg,同时打顶后喷施2~3次0.3%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肥,间隔10天喷施1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中:步骤(4)所述施肥包括:

移栽后的第二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玮唐茜谭礼强汤丹丹杨雪梅文维奇杨洋杨纯婧谭晓琴张钟月杨艳娟晋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一枝春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