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用空气倍增式压出式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3033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用空气倍增式压出式通风装置,包括多节柔性管,其中,相邻的两个柔性管之间采用连接组件相连,所述连接组件至少包括增压器,且通过多个增压器能够实现压出式通风。压出式通风。压出式通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施工用空气倍增式压出式通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通风
,具体是一种隧道施工用空气倍增式压出式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施工通风多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由洞外轴流风机(射流风机)将新鲜风通过通风软管送入隧道施工作业面,将整个隧道巷道作为回风巷,如此则会导致整个隧洞作为污风管道,而作业人员均处于污风中。若采用抽出式通风方式,则需要刚性管道,造价较高,并且无论何种方式,均无法有效的对空气温度进行控制。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隧道施工用空气倍增式压出式通风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施工用空气倍增式压出式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节柔性管,其中,相邻的两个柔性管之间采用连接组件相连,所述连接组件至少包括增压器,且通过多个增压器能够实现压出式通风。
[0005]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两节连接管,两节连接管用于分别连接与之相对的柔性管,两节连接管之间采用锁紧组件相连,锁紧组件中嵌入所述增压器。
[0006]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上弧板、下弧板、合页以及卡扣,其中,上弧板和下弧板之间采用合页相铰接,上弧板和下弧板上均开设有孔体,其中,下弧板上的孔体用于为增压器提供让位,上弧板和下弧板之间还采用卡扣相连。
[0007]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柔性管的进风端还间隔设置有自然风管和降温风管组件。
[0008]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降温风管组件包括进风管和出风管,其中,进风管和出风管之间设置有风机,所述出风管的外部套设有降温管,降温管采用循环组件进行循环供给冷液。
[0009]进一步,作为优选,位于降温管内部的出风管为导热材质。
[0010]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循环组件包括管体、换热管以及供冷仓,其中,管体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采用换热管相连,所述换热管位于供冷仓中,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均分别连通至降温管上,且第一管体上设置有第一泵体,第二管体上设置有第二泵体。
[0011]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出风管上开设有多个贯通孔,贯通孔采用柔性换热板进行封堵;
[0012]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一泵体、第二泵体,进而能够调节降温管中的液体压力,所述控制器还能够控制风机,进而能够调节出风管中的气体压力。
[0013]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供冷仓中装入有冰块,供冷仓的底部为通孔结构且连通有存液仓,存液仓连通有供水组件,供水组件能够为进风管供水。
[0014]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供水组件包括仓体、均水板以及布体,其中,仓体嵌入进风管中,仓体的两侧贯通,上侧安装有均水板,均水板的下方设置有布体,布体的底部连接至仓体的底部,仓体上与存液仓相连通。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施工用空气倍增式压出式通风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利用多级空气增倍技术,将污风吸入管道,多级加速后将污风排出隧道,无叶风扇至隧道口段可继续使用软风管,规避了抽出式通风全段需要硬风管的缺陷,并且,通过降温管和循环组件相配合能够为出风管进行有效的降温,从而能够实现对于舒爽空气的提供。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种隧道施工用空气倍增式压出式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一种隧道施工用空气倍增式压出式通风装置中柔性管和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一种隧道施工用空气倍增式压出式通风装置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一种隧道施工用空气倍增式压出式通风装置中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一种隧道施工用空气倍增式压出式通风装置中降温风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
[0023]100、柔性管;
[0024]200、连接组件;210、连接管;220、锁紧组件;230、增压器;221、上弧板;222、下弧板;223、孔体;224、合页;225、卡扣;
[0025]300、自然风管;
[0026]400、降温风管组件;410、进风管;420、出风管;430、风机;440、降温管;450、循环组件;451、管体;452、换热管;453、第一泵体;454、供冷仓;455、第二泵体;460、存液仓;470、供水组件;471、仓体;472、均水板;473、布体;480、柔性换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隧道施工用空气倍增式压出式通风装置,包括多节柔性管100,其中,相邻的两个柔性管100之间采用连接组件200相连,所述连接组件200至少包括增压器230,且通过多个增压器230能够实现压出式通风。
[0028]需要注意的是,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压入式通风的方式,其风机和启动装置安装在距离隧道口30m以外的新鲜空气处,风机把新鲜风流经风管压送至开挖工作面,污风沿隧道排出,此通风方式采用的是柔性风管,成本较低,但是,污风会经过整条隧道后,排出洞外;另外采用抽出式通风时,风机和气动装置一般安装在距隧道口30m以外的下风向,新鲜风流沿隧道流入污风经风管由风机抽出,此通风方式将工作面的污风直接经风管抽出洞外,保证了整条隧道的空气清洁,但是需要采用刚性风管,而本实施例中,采用柔性风管以压出式进行通风,能够有效的保证了整条隧道的空气清洁,并且减少设备的投入,其中,采用柔性
管作为通风管道时,在柔性管上设置多个增压器230;
[0029]增压器230优选为无叶增压风扇;
[0030]本实施例中,如图2

4,所述连接组件200还包括两节连接管210,两节连接管210用于分别连接与之相对的柔性管100,两节连接管210之间采用锁紧组件220相连,锁紧组件220中嵌入所述增压器230。
[0031]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组件220包括上弧板221、下弧板222、合页224以及卡扣225,其中,上弧板和下弧板之间采用合页224相铰接,上弧板221和下弧板222上均开设有孔体223,其中,下弧板上的孔体用于为增压器230提供让位,上弧板和下弧板之间还采用卡扣相连。
[0032]需要注意的是,下弧板上的孔体用于为增压器230提供让位,上弧板上的孔体可连接安装管,从而便于将柔性管进行定位安装,另外,无叶增压风扇可以包括环形出风部、柱形连通部以及进风部,其中,柱形连通部作为连通桥梁,连通环形出风部和进风部,并且环形出风部位于两节连接管210之间,柱形连通部穿过下弧板上的孔体;
[0033]还需解释的是,无叶增压风扇是让空气从一个1.0毫米宽、绕着圆环放大器转动的切口里吹出来。由于空气是被强制从这一圆圈里吹出来的,通过的空气量可增原先的15倍,它的时速可达到35公里。空气增倍器的空气流动比普通风扇产生的风更平稳。
[0034]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施工用空气倍增式压出式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节柔性管(100),其中,相邻的两个柔性管(100)之间采用连接组件(200)相连,所述连接组件(200)至少包括增压器(230),且通过多个增压器(230)能够实现压出式通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空气倍增式压出式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00)还包括两节连接管(210),两节连接管(210)用于分别连接与之相对的柔性管(100),两节连接管(210)之间采用锁紧组件(220)相连,锁紧组件(220)中嵌入所述增压器(2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空气倍增式压出式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220)包括上弧板(221)、下弧板(222)、合页(224)以及卡扣(225),其中,上弧板和下弧板之间采用合页(224)相铰接,上弧板(221)和下弧板(222)上均开设有孔体(223),其中,下弧板上的孔体用于为增压器(230)提供让位,上弧板和下弧板之间还采用卡扣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空气倍增式压出式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管(100)的进风端还间隔设置有自然风管(300)和降温风管组件(40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空气倍增式压出式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风管组件(400)包括进风管(410)和出风管(420),其中,进风管(410)和出风管(420)之间设置有风机(430),所述出风管(420)的外部套设有降温管(440),降温管(440)采用循环组件(450)进行循环供给冷液。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空气倍增式压出式通风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源马世伟邱永祥步青松周鑫梅敏烽贾同颖董大为王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