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车厢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3021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5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车厢及轨道车辆,其中,座椅包括:座椅支腿,用于固定至车辆上;座椅坐垫,设置于座椅支腿的顶部;座椅靠背,其底端与座椅坐垫转动连接,可转动至直立状态,或转动至前倾状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车厢及轨道车辆能够提高车厢内的空间利用率。用率。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椅、车厢及轨道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座椅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座椅、车厢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轨道车辆是连结各城市的重要交通纽带,也逐渐成为城市内的主要交通工具,轨道车辆还是实现货物运输的主要载体。轨道车辆内通常设置有座椅,以动车组座椅为例,其靠背可以从直立状态调节至后仰状态,以提高乘坐舒适度。
[0003]一节车厢中沿车长方向布设多排座椅,最后一排座椅与端墙之间具有一定空隙,该空隙内不能放置任何物品,因为端墙位置处设有检查门,门内设有某些设备。但是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检查门通常是不会打开的,因此该空隙也一直为闲置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座椅、车厢及轨道车辆。
[000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座椅,包括:
[0006]座椅支腿,用于固定至车辆上;
[0007]座椅坐垫,设置于座椅支腿的顶部;
[0008]座椅靠背,其底端与座椅坐垫转动连接,可转动至直立状态,或转动至前倾状态。
[000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厢,包括:如上所述的座椅。
[00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厢。
[0011]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座椅中,座椅靠背可相对于座椅坐垫转动,可转动至直立状态供乘客依靠,也可以转动至前倾状态,适用于背靠着车辆端墙的位置。在车辆运行过程中,靠背调整至直立状态,供乘客乘坐;当需要打开端墙上的检查门时,先将座椅靠背调整至前倾状态,让开空间,便于打开检查门,该方案提高了客室的空间利用率,增大客座人数。
附图说明
[001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座椅的背面视图;
[0014]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座椅的侧面视图一;
[0015]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座椅的侧面视图二;
[0016]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座椅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座椅骨架的爆炸视图;
[0018]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靠背骨架前倾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座椅骨架的局部视图;
[0020]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座椅在车辆上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25

侧墙;71

座椅靠背;711

靠背骨架;72

座椅坐垫;721

坐垫骨架;722

坐垫转轴;723

坐垫转轴支座;73

座椅支腿;74

座椅扶手;75

前倾操作手柄;76

前倾转动轴;761

螺纹齿;77

前倾动作件;771

啮合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可应用于车辆上,该车辆可以为轨道车辆也可以为无轨车辆,其中,轨道车辆可以为动车组、轻轨、地铁、有轨电车等。
[0025]本申请中,将车长方向称为纵向,将车宽方向称为横向,将车高方向称为竖向或垂向。
[002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座椅的背面视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座椅的侧面视图一,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座椅的侧面视图二。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包括:座椅靠背71、座椅坐垫72和座椅支腿73。
[0027]其中,座椅支腿73固定至车辆上,具体是座椅支腿73的底端固定至车辆底架或车辆地板上。座椅坐垫72固定于座椅支腿73的顶部,座椅坐垫72沿水平方向延伸,用于承载乘客的重量。座椅靠背71与座椅坐垫72转动连接,座椅靠背71可转动至直立状态或略向后仰的状态(如图2所示),也可以转动至前倾状态(如图3所示)。
[0028]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座椅中,座椅靠背可相对于座椅坐垫转动,可转动至直立状态供乘客依靠,也可以转动至前倾状态,适用于背靠着车辆端墙的位置。在车辆运行过程中,靠背调整至直立状态,供乘客乘坐;当需要打开端墙上的检查门时,先将座椅靠背调整至前倾状态,让开空间,便于打开检查门,该方案提高了客室的空间利用率,增大客座人数。
[002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采用转动操控结构,设置于座椅坐垫72的后端与座椅靠背71底端之间,用于带动座椅靠背71相对于座椅坐垫72转动。转动操控结构可供人工手动进行操作,也可以通过电控操作。
[0030]座椅的至少一侧设有座椅扶手74。座椅扶手74可固定设置,也可以转动设置,例如:座椅扶手74可向上转动至与座椅靠背71大致平齐的位置,也可以向下转动至朝水平方向延伸,用于支撑手臂。
[0031]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座椅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座椅骨架的爆炸视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靠背骨架前倾的结构示意图。
[003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如图4至图6所示,座椅坐垫72包括:坐垫骨架721及设置于其上的坐垫,图4至图6中未示出坐垫。坐垫骨架721后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沿竖向延伸的坐垫转轴支座723,坐垫转轴722连接在两个坐垫转轴支座723之间。
[0033]座椅靠背71包括:靠背骨架711和靠垫,图4至图6中未示出靠垫。靠背骨架711底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前倾动作件77,前倾动作件77上设有连接孔,坐垫转轴722转动设置于两个前倾动作件77上的连接孔内。则前倾动作件77可相对于坐垫转轴722转动,带动座椅靠背71相对于座椅坐垫72转动。
[003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动操控结构的具体实现方式: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座椅骨架的局部视图。如图7所示,转动操控结构包括:前倾转动轴76和前倾操作手柄75。
[0035]前倾转动轴76沿座椅的前后方向设置于坐垫骨架721上,前倾转动轴76上设有螺纹齿761。前倾操作手柄75位于座椅的后端或侧部,前倾操作手柄75与前倾转动轴76相连,用于带动前倾转动轴76转动。
[0036]一种实现方式:前倾操作手柄75设置在座椅的后端,沿竖向设置。前倾操作手柄75可左右转动,手动扳前倾操作手柄75向下转动,带动前倾转动轴76转动。
[0037]前倾动作件77的底端设有啮合齿771,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支腿,用于固定至车辆上;座椅坐垫,设置于座椅支腿的顶部;座椅靠背,其底端与座椅坐垫转动连接,可转动至直立状态,或转动至前倾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操控结构,设置于座椅坐垫的后端与座椅靠背底端之间,用于带动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坐垫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坐垫包括:坐垫骨架;所述坐垫骨架的后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沿竖向延伸的坐垫转轴支座,坐垫转轴连接在两个坐垫转轴支座之间;所述座椅靠背包括:靠背骨架;所述靠背骨架的底端两侧分别设有前倾动作件,所述前倾动作件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坐垫转轴转动设置于两个前倾动作件上的连接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操控结构包括:前倾转动轴,沿座椅的前后方向设置于坐垫骨架上;所述前倾转动轴上设有螺纹齿;前倾操作手柄,位于座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孟王茂权解鹏程李洪波魏圆良孙洪楠万志华周强于文学刘天天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