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脉冲电流的生物智能理疗仪及其理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298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脉冲电流的生物智能理疗仪,包括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本体通过连接线电气连接有脉冲理疗接触器;脉冲理疗接触器包括壳体、皮肤提拉机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间距调整机构、第三电极、第一电磁阀和柔性密封圈;皮肤提拉机构弹性设于容置腔内,皮肤提拉机构包括提拉辊轮;壳体与提拉辊轮通过传动件配合;第二电极位于第一电极的一侧,第二电极小于第一电极的厚度;间距调整机构用于同时带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做同步反向运动;第三电极弹性设于容置腔内;第一电磁阀与容置腔连通;柔性密封圈围设于容置腔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在理疗前检测出患者的皮脂层厚度,根据皮脂层的厚度信息,以采用不同的理疗参数进行理疗,理疗效果更好。理疗效果更好。理疗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脉冲电流的生物智能理疗仪及其理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脉冲理疗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脉冲电流的生物智能理疗仪。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脉冲理疗仪功能单一,仅仅是通过贴片式电极与皮肤接触,利用脉冲理疗仪产生的中低频脉冲对患者需要理疗的部位进行电脉冲理疗。
[0003]然而人体的皮肤下方具有皮下脂肪,同一患者不同部位,其皮下脂肪的堆积厚度也存在显著差异,而皮下脂肪的导电性低于肌肉的导电性。
[0004]现有的脉冲理疗仪,工作人员无法根据患者实际的皮下脂肪厚度进行调整理疗参数,导致脉冲理疗效果不佳;因此理疗之前对于皮下脂肪厚度的检测,对于理疗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脉冲电流的生物智能理疗仪。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基于脉冲电流的生物智能理疗仪,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两手臂端部均通过一连接线电气连接有脉冲理疗接触器;所述脉冲理疗接触器包括有壳体、皮肤提拉机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间距调整机构、第三电极、第一电磁阀和柔性密封圈;所述壳体的底部向内凹设有一容置腔;所述皮肤提拉机构弹性连接在容置腔内,所述皮肤提拉机构包括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提拉辊轮,所述提拉辊轮在弹性作用下伸出容置腔外;所述皮肤提拉机构与壳体之间对应两个提拉辊轮分别设置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用于带动提拉辊轮转动;两个所述第一电极间隔相对设置在容置腔内,且位于两个提拉辊轮之间的上方;两个所述第二电极间隔相对设置在容置腔内,且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一电极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的厚度小于第一电极的厚度;所述间距调整机构设于壳体上,并用于同时带动两个第一电极之间以及两个第二电极之间做同步反向运动;两个所述第三电极间隔相对设置在容置腔内且分别位于提拉辊轮的外侧,所述第三电极弹性连接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电磁阀安装在壳体的顶部并与容置腔连通;所述柔性密封圈围设在容置腔的开口位置。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皮肤提拉机构包括提拉支座,所述提拉支座呈凹字型结构,所述提拉辊轮转动连接在提拉支座上,所述提拉辊轮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提拉支座对应每个第一齿轮均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提拉支座对应每个第二齿轮均转动连接有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提拉支座的顶部与容置腔的内顶壁之间连接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弹簧;
所述传动件为齿条,所述齿条对应固定在容置腔的腔壁上并与对应的第三齿轮啮合。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第二电磁阀和供液管,所述第二电磁阀固定在壳体的顶部,所述供液管固定在容置腔内,所述供液管的一端与第二电磁阀连通,所述提拉辊轮沿轴向开设有中心孔,所述提拉辊轮的辊轮面上均布有多个沿径向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与中心孔连通,每个所述通孔内均设有海绵垫,所述供液管的另一端与两个提拉辊轮的中心孔均连通。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提拉辊轮的辊轮面上沿周向均布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沿提拉辊轮的轴向方向延伸。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间距调整机构包括推杆、铰接升降架和两个滑动架,所述推杆安装在壳体的顶部,所述铰接升降架升降连接在容置腔内,且所述铰接升降架的顶部能够向上突伸出容置腔后与推杆的输出端连接,两个滑动架间隔设置且滑动连接在容置腔内,所述滑动架的两端均与铰接升降架活动铰接,两个所述第一电极对应固定在两个滑动架上,两个所述第二电极对应固定在两个滑动架上。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铰接升降架对应每个滑动架均开设有倾斜设置的条形孔,所述滑动架的两端均对应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滑动铰接于条形孔内。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电极固定在一电极支架上,所述电极支架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弹簧与壳体弹性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按压盖,所述按压盖对应固定在壳体的顶部。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安装在间距调整机构,从而利用第一电极对皮肤进行夹持,利用第二电极得到皮脂层的厚度信息,实现在理疗前检测出患者的皮脂层厚度,从而根据皮脂层的厚度信息,适应性采用不同的理疗参数进行理疗,通过第三电极直接对皮质层和肌肉层进行脉冲理疗,从而能够获得更好的理疗效果,同时通过第一电极对皮脂层进行脉冲理疗,促进皮下脂肪细胞的代谢,对于减肥塑形还具有一定正面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脉冲理疗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脉冲理疗接触器的一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脉冲理疗接触器的另一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脉冲理疗接触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皮肤提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间距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机器人本体;200、连接线;300、脉冲理疗接触器;1、壳体;2、皮肤提拉机构;21、提拉支座;22、提拉辊轮;23、第一齿轮;24、第二齿轮;25、第三齿轮;26、第一弹簧;27、海绵垫;3、第一电极;4、第二电极;5、间距调整机构;51、推杆;52、铰接升降架;53、滑动架;6、第三电极;7、第一电磁阀;8、柔性密封圈;9、传动件;10、第二电磁阀;20、供液管;30、电极支架;40、第二弹簧;50、按压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
[0017]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脉冲电流的生物智能理疗仪,包括机器人本体100,所述机器人本体100的两手臂端部均通过一连接线200电气连接有脉冲理疗接触器300;具体地,连接线200的一端插接在机器人本体100的手臂端部上,连接线200的另一端插接在脉冲理疗接触器300上,从而便于脉冲理疗接触器300的拆装;所述脉冲理疗接触器300包括有壳体1、皮肤提拉机构2、第一电极3、第二电极4、间距调整机构5、第三电极6、第一电磁阀7和柔性密封圈8;所述壳体1的底部向内凹设有一容置腔;所述皮肤提拉机构2弹性连接在容置腔内,所述皮肤提拉机构2包括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提拉辊轮22,所述提拉辊轮22在弹性作用下伸出容置腔外;所述皮肤提拉机构2与壳体1之间对应两个提拉辊轮22分别设置有传动件9,所述传动件9用于带动提拉辊轮22转动;两个所述第一电极3间隔相对设置在容置腔内,且位于两个提拉辊轮22之间的上方;两个所述第二电极4间隔相对设置在容置腔内,且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一电极3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4的厚度小于第一电极3的厚度;所述间距调整机构5设于壳体1上,并用于同时带动两个第一电极3之间以及两个第二电极4之间做同步反向运动;两个所述第三电极6间隔相对设置在容置腔内且分别位于提拉辊轮22的外侧,所述第三电极6弹性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电磁阀7安装在壳体1的顶部并与容置腔连通;所述柔性密封圈8围设在容置腔的开口位置。
[0018]本实施例的工作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脉冲电流的生物智能理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100),所述机器人本体(100)的两手臂端部均通过一连接线(200)电气连接有脉冲理疗接触器(300);所述脉冲理疗接触器(300)包括有壳体(1)、皮肤提拉机构(2)、第一电极(3)、第二电极(4)、间距调整机构(5)、第三电极(6)、第一电磁阀(7)和柔性密封圈(8);所述壳体(1)的底部向内凹设有一容置腔;所述皮肤提拉机构(2)弹性连接在容置腔内,所述皮肤提拉机构(2)包括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提拉辊轮(22),所述提拉辊轮(22)在弹性作用下伸出容置腔外;所述皮肤提拉机构(2)与壳体(1)之间对应两个提拉辊轮(22)分别设置有传动件(9),所述传动件(9)用于带动提拉辊轮(22)转动;两个所述第一电极(3)间隔相对设置在容置腔内,且位于两个提拉辊轮(22)之间的上方;两个所述第二电极(4)间隔相对设置在容置腔内,且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一电极(3)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4)的厚度小于第一电极(3)的厚度;所述间距调整机构(5)设于壳体(1)上,并用于同时带动两个第一电极(3)之间以及两个第二电极(4)之间做同步反向运动;两个所述第三电极(6)间隔相对设置在容置腔内且分别位于提拉辊轮(22)的外侧,所述第三电极(6)弹性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电磁阀(7)安装在壳体(1)的顶部并与容置腔连通;所述柔性密封圈(8)围设在容置腔的开口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脉冲电流的生物智能理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提拉机构(2)包括提拉支座(21),所述提拉支座(21)呈凹字型结构,所述提拉辊轮(22)转动连接在提拉支座(21)上,所述提拉辊轮(22)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23),所述提拉支座(21)对应每个第一齿轮(23)均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23)啮合的第二齿轮(24),所述提拉支座(21)对应每个第二齿轮(24)均转动连接有与第二齿轮(24)啮合的第三齿轮(25);所述提拉支座(21)的顶部与容置腔的内顶壁之间连接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弹簧(26);所述传动件(9)为齿条,所述齿条对应固定在容置腔的腔壁上并与对应的第三齿轮(25)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脉冲电流的生物智能理疗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二电磁阀(10)和供液管(20),所述第二电磁阀(10)固定在壳体(1)的顶部,所述供液管(20)固定在容置腔内,所述供液管(20)的一端与第二电磁阀(10)连通,所述提拉辊轮(22)沿轴向开设有中心孔,所述提拉辊轮(22)的辊轮面上均布有多个沿径向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与中心孔连通,每个所述通孔内均设有海绵垫(27),所述供液管(20)的另一端与两个提拉辊轮(22)的中心孔均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脉冲电流的生物智能理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辊轮(22)的辊轮面上沿周向均布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沿提拉辊轮(22)的轴向方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脉冲电流的生物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一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青花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