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更须专利>正文

医用手持式带负压吸引心内射频探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298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医用手持式带负压吸引心内射频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探头(4),探头(4)上设有负压吸引凹槽(6),负压吸引凹槽(6)与负压吸引管(1)相连。(*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的医用手持式带负压吸引心内射频探头。二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在进行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下行射频消融术时,心内的积血对射频消融治疗有影响,为此,操作时需要额外用负压吸引器吸除积血。但这样只能吸除低凹处积血,对手术操作部位的作用不理想。目前国内外尚没有一种能方便有效地吸除射频部位积血的器械。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医用手持式带负压吸引心内射频探头,其在进行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下行射频消融术时,能最有效地吸除射频部位的积血,从而保证射频效果,并且使用方便,可靠性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用手持式带负压吸引心内射频探头,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探头,探头上设有负压吸引凹槽,负压吸引凹槽与负压吸引管相连。上述探头中间可以是金属射频电极,电极两侧可以是负压吸引凹槽。上述负压吸引管及电极的导线穿过中空的杆体。上述杆体上带有手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1、本技术在电极四周有负压吸引,能最有效地吸除射频部位的积血,从而保证射频效果;2、本技术不需要额外用负压吸引器吸除积血,减少了手术操作步骤,节省了手术时间;3、本技术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探头部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探头底部的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主要由探头4、杆体3、手柄2、导线及负压吸引管1组成。探头4上设有金属射频电极5和负压吸引凹槽6,杆体3上带有手柄2,杆体3及手柄2为中空结构,内有导线与探头部电极5相连,有负压吸引管1与负压吸引凹槽6相连。参见图2、图3,探头中间为金属射频电极5,电极5两侧为负压吸引凹槽6。实际工作时,行射频消融时将探头4与心内膜接触,开通负压,将血液从负压吸引凹槽6吸出,并经负压吸引管1流出,从而保证电极5处干洁,即可开通射频开关,行射频消融。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手持式带负压吸引心内射频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探头(4),探头(4)上设有负压吸引凹槽(6),负压吸引凹槽(6)与负压吸引管(1)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手持式带负压吸引心内射频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4)中间为金属射频电极(5),电极(5)两侧为负压吸引凹槽(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手持式带负压吸引心内射频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管(1)及电极(5)的导线穿过中空的杆体(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手持式带负压吸引心内射频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3)上带有手柄(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手持式带负压吸引心内射频探头,其在进行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下行射频消融术时,能最有效地吸除射频部位的积血,从而保证射频效果,并且使用方便,可靠性高。本技术包括探头,探头中间为金属射频电极,电极两侧为负压吸引凹槽,负压吸引凹槽与负压吸引管相连,负压吸引管及电极的导线穿过中空的杆体。文档编号A61B18/14GK2624846SQ0324198公开日2004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27日专利技术者周更须, 胡晓旻 申请人:周更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更须胡晓旻
申请(专利权)人:周更须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