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拉内涨薄壁齿圈压淬模具
: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热处理压淬设备
,特指一种下拉内涨薄壁齿圈压淬模具。
技术介绍
:
[0002]随着工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对工件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工件在热处理过程中,防止工件发生变形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对大型薄壁齿圈而言,在掺碳淬火加工时极容易出现椭圆扁形、校圆裂纹等热变形问题,故如何在热处理过程中防止大型薄壁齿圈发生变形,直接影响到了大型薄壁齿圈的尺寸精度以及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拉内涨薄壁齿圈压淬模具,其通过调节上调节垫与下调节垫的厚度,先借助内锥套沿径向向外移动对齿圈进行定位,再由外锥套沿径向向内移动对齿圈进行抱紧,进而可有效控制齿圈的尺寸,最大限度提升齿圈在压淬后的圆度与定形精度。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下拉内涨薄壁齿圈压淬模具,包括有能相对上下移动的上模板与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形成放置有齿圈的压淬模腔,位于齿圈内环侧的压淬模腔上设有能升降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拉内涨薄壁齿圈压淬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能相对上下移动的上模板(1)与下模板(2),所述上模板(1)与下模板(2)之间形成放置有齿圈(3)的压淬模腔,位于齿圈(3)内环侧的压淬模腔上设有能升降滑动的下拉锥体(4)、以及对下拉锥体(4)的升降位移进行限位的下调节垫(5),下拉锥体(4)与齿圈(3)之间设有若干个周向分布的内锥套(6),位于齿圈(3)外环侧的压淬模腔上设有若干个周向分布且能相对上模板(1)或下模板(2)升降移动的外锥套(7)、以及对外锥套(7)的升降位移进行限位的上调节垫(8),外锥套(7)与对应模板的壁面之间、以及内锥套(6)与下拉锥体(4)之间均为锥面结构配合,下拉锥体(4)向下移动能推动内锥套(6)沿齿圈(3)径向向外移动并直至抵靠在齿圈(3)上,上模板(1)与下模板(2)上下相向移动能推动外锥套(7)相对齿圈(3)径向向内移动并直至抵靠在齿圈(3)上,压淬模腔上设有能推动内锥套(6)相对齿圈(3)向内移动的下复位弹簧(9)、以及能推动外锥套(7)相对齿圈(3)向外移动的上复位弹簧(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拉内涨薄壁齿圈压淬模具,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齿圈(3)正上方的压淬模腔上升降滑动连接有压环(11),压环(11)与压淬模腔之间设置有能推动压环(11)抵靠在齿圈(3)上端面上的压紧弹簧(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拉内涨薄壁齿圈压淬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下拉油缸(13),下拉油缸(13)的伸缩端贯穿并滑动连接在下模板(2)上,所述下拉锥体(4)设置在下拉油缸(13)的伸缩端上,所述下调节垫(5)位于下拉锥体(4)的底面与下模板(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拉内涨薄壁齿圈压淬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2)上开设有下滑动槽,每一所述内锥套(6)的底部均滑动连接在下滑动槽内,且内锥套(6)的底部与沿齿圈(3)径向设置的导向杆(14)一端固定连接,导向杆(14)的另一端插设并滑动配合在下滑动槽的侧壁上,所述下复位弹簧(9)套装在导向杆(14)上,且下复位弹簧(9)的一端抵靠在对应的内锥套(6)、另一端抵靠在下滑动槽的侧壁上。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本益,毛玲俊,杨变,颜海蔡,梁洪福,徐峰,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明华齿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