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RI成像过程的肢体定位和角度调节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用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MRI成像过程的肢体定位和角度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MRI又叫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的最新医学影像新技术,对脑、甲状腺、肝、胆、脾、肾等实质器官以及心脏和大血管有绝佳的诊断功能,相比于其他检查手段,核磁共振具有许多优点,例如成像参数多、扫描速度快、组织分辨率高和图像更清晰等优点,能够发现不易察觉的早期病变,已经成为肿瘤、心脏病及脑血管疾病早期筛查中一种最佳的手段。
[0003]目前,核磁共振成像在四肢关节的影像学检查中也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由于MRI多序列组合可获得多种对比图像,为四肢关节疾病的诊断与评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影像学信息,但是MRI图像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扫描人体关节时,关节之间会存在一定的液体,在核磁共振成像过程中如果四肢的定位与角度的调节不准确时,便会导致核磁共振成像时产生伪影,从而造成误判。
[0004]公开号为CN213371971U的中国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RI成像过程的肢体定位和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底座(1),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步进电机(5),所述步进电机(5)与支撑机构(2)连接,所述支撑机构(2)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上设置有对心曲柄滑块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第一U形轴(31)与第二U形轴(32),所述第一U形轴(31)设置在所述第二U形轴(32)的顶部,所述对心曲柄滑块机构(4)包括气缸(41)、第一连接杆(42)、第二连接杆(43)、第三连接杆(44)以及固定杆(45),所述第一连接杆(4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U形轴(31)的最低点,所述第一连接杆(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3)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4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44)的一端均连接在所述第二U形轴(32)上,所述第三连接杆(44)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缸(41)连接,所述固定杆(45)与所述气缸(4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RI成像过程的肢体定位和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壁上设置有通孔(11),所述底座(1)的底壁上设置有安装孔(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RI成像过程的肢体定位和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支撑杆(21)与限位轴(22),所述支撑杆(21)穿过所述通孔(11)与所述步进电机(5)连接,所述限位轴(22)设置在所述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黎黎,房斌,苗垚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市海慈医院,青岛市康复医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