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针头刺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防针头刺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医用注射器在使用时过程中,通常在针头的外端套一个防护套,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当注射器需要使用时,需要拔掉位于针头外端的防护套,待注射器使用完后,再继续在针头上装上防护套,防止针头误刺感染。
[0003]但由于传统的分离式防护套容易丢失,会导致针头裸露在外,对医护人员以及后续的卫生清洁人员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且防护套的使用皆须为一次性使用而不可回复;然而实务上医护人员的注射作业,首先于护理站将护盖取下、进行抽取药剂,再送至病房为病人注射,致使针头呈现裸露状态,如此,也相对提高了针头刺伤人或针头受外界污染的机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针头刺伤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分离式针头防护套容易丢失而造成针头伤人或受到污染的问题。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提供一种防针头刺伤结构,包括: >[0007]针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针头刺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座(1),其端部设有针头(3),所述针座(1)的外壁设有凸起的针柄(11);防护套管(2),其套设在所述针头(3)外,沿所述防护套管(2)的长度方向开设供所述针柄(11)通过的避让槽,且所述防护套管(2)的一端夹持在所述针座(1)的端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针头刺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4),其设在所述防护套管(2)的外侧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针头刺伤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护套管(2)包括套设在一起的内管(21)和外管(22),所述的内管(21)和外管(22)可相对转动,且轴向方向相对固定,所述内管(21)的长度方向设内槽(211),所述外管(22)的长度方向设外槽(221),所述内槽(211)与所述外槽(221)位置对应后形成所述避让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针头刺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1)的外壁设有环形凸起,所述外管(22)的内壁对应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环形槽配合以使所述内管(21)与所述外管(22)在轴向上相对固定并可相对转动。5.如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雪情,王靖,尹白璐,李梦霞,欧阳方慧,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