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含油污泥热解的尾渣制陶粒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249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含油污泥热解的尾渣制陶粒的方法和装置,装置包括预处理机构、固体收集机构、热解机构、冷却回收机构和球磨机构,热解机构包括壳体,以及沿传输方向至少部分顺次设置于壳体中的第一热解部和第二热解部,且第一热解部包括与固体收集机构连通且外表面形成有出料口的传料通道,自传料通道的外周面向外延伸的多层环形垫板,相对于环形垫板能够靠近或远离地移动的挤压件,以及用于加热的加热件;其中,挤压件包括围合至少部分传料通道和环形垫板的筛料筒,连接于筛料筒上的与环形垫板配合设置的挤压板,以及用于驱动筛料筒沿传料通道的轴线方向移动的驱动件。实现了有效提高热解后的尾渣的利用领域,降低处理成本的效果。处理成本的效果。处理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含油污泥热解的尾渣制陶粒的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含油污泥的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含油污泥热解的尾渣制陶粒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开采、储运、炼化及含油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危废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油气田开采和炼化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含油污泥的产生量也与日俱增。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含油污泥接近500万吨。含油污泥具有资源特性(含有一定量可回收的资源)和危险特性(易燃性和毒性),若不及时规范处理而直接排入环境,不但会造成石油资源的浪费,而且也会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当前石油化工和环境领域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
[0003]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法主要有离心分离、溶剂萃取、热洗涤、填埋、固化、微生物处理、微波辐射、热脱附、焚烧和氧化等,这些方法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足和局限性。另外,由于含油污泥来源、组分、性状的多样性,任何单一的工艺技术都不能同时兼顾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需求,导致资源回收率低,尾渣危害性大且大量堆存,严重制约着石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0004]目前,还有采用热解法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的相关技术,热解法虽然能够较好地处理含油污泥,然而,处理后的尾渣往往表层处理程度较好,而对于位于内部的渣料,尤其是结团状态下的内部的渣料,其往往还是含有较高的含液率,这就使得处理后的尾渣适用领域大大降低,在制备陶粒等领域还是达不到使用要求,而目前的解决办法一般是降低进料量和进料速率,或者是采用二次加工的方式,这样的方式不仅耗时耗力,且大大延长了加工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含油污泥热解的尾渣制陶粒的方法和装置,通过在加工过程中进行递进式热解的同时,进一步在热解过程中采用相对分散式的挤压方式,将整个热解物料进行分散式热解,并对初步热解后的物料在热解同时进行同步处理,从而有效提高热解后的尾渣的利用领域,降低处理成本。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含油污泥热解的尾渣制陶粒的方法,包括:
[0008]S100、对含油污泥经过热洗和沉淀后,分别收集得到液态油泥和固态油泥;
[0009]S200、将得到的液态油泥经破乳处理后,再对其进行三相分离,对得到的液态产物和固态产物分别进行收集;
[0010]S300、将收集到的步骤S100中的固态油泥和S200中的固态产物混合挤出后,在搅拌破碎的条件下进行一次热解,对得到的气体进行收集处理;
[0011]S400、将步骤S300中一次热解后得到的固体进行筛分后,进行二次热解,并对二次热解得到的气体进行收集处理后,将二次热解得到的固体进行收集,并向其中加入黏土冷却球磨,得到球磨粉末;
[0012]S500、向得到的球磨粉末中加入水混合后,顺次经过成球和焙烧,制得陶粒;其中,
[0013]步骤S300中的挤出过程为通过多个出口分散挤出。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S300中,一次热解过程中的热解温度自靠近出口的一端至远离出口的一端逐渐减小;
[0015]且一次热解和二次热解得到的气体合并进行回收处理。
[0016]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根据上述所述的方法的基于含油污泥热解的尾渣制陶粒的装置,包括顺次连通设置的预处理机构、固体收集机构、热解机构、冷却回收机构和球磨机构,所述热解机构包括壳体,以及沿传输方向至少部分顺次设置于所述壳体中的第一热解部和第二热解部,且所述第一热解部包括与所述固体收集机构连通且外表面形成有出料口的传料通道,自所述传料通道的外周面向外延伸的多层环形垫板,相对于所述环形垫板能够靠近或远离地移动的挤压件,以及用于加热的加热件;其中,
[0017]所述挤压件包括围合至少部分所述传料通道和所述环形垫板的筛料筒,连接于所述筛料筒上的与所述环形垫板配合设置的挤压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筛料筒沿所述传料通道的轴线方向移动的驱动件。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料通道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引料段和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下料段,且所述引料段的侧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固体收集机构连通的进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下料段上,且多个沿所述下料段的周向方向排布的所述出料口形成为一组,每层所述环形垫板上方各自对应有一组所述出料口;
[0019]所述引料段的截面积自远离所述下料段的一端至靠近所述下料段的一端逐渐减小;
[0020]所述传料通道的内部沿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有推料件。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热件包括沿周向方向环绕所述筛料筒设置的多个加热圈,且多个所述加热圈的加热温度自靠近所述引料段至远离所述引料段逐渐增大。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内顶壁上向内凹陷形成有与所述壳体同轴的环形嵌合槽,所述筛料筒向上延伸形成有上壳,所述上壳嵌合设置于所述环形嵌合槽中,且所述环形嵌合槽沿所述壳体的轴线上的高度大于所述上壳的厚度;
[0023]所述环形嵌合槽的顶面和底面沿周向方向形成有相对设置的一组弧形通孔,所述上壳延伸连接有贯穿所述弧形通孔的连杆。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杆上连接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通过往复转动机构带动进行往复旋转,所述筛料筒相对于所述弧形通孔的延伸方向上可往复地旋转;
[0025]所述齿轮组连接于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所述连杆上。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形垫板与所述挤压板中相对的面上各自形成有多条摩擦凸纹;
[0027]所述摩擦凸纹各自沿周向方向形成为环形,且位于所述环形垫板与所述挤压板上的所述摩擦凸纹各自沿径向方向上间隔设置。
[002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形垫板的外侧面与所述筛料筒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导料间隙;
[0029]所述挤压板中靠近所述筛料筒的侧壁的一侧形成有导料孔;
[0030]所述筛料筒的底部形成有贯通的筛料孔;
[0031]所述壳体上形成有出气口;
[0032]所述第二热解部位于所述第一热解部的下方,且围合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热解部。
[003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储液槽,所述储液槽与所述预处理机构、所述固体收集机构和所述冷却回收机构各自连通,并将得到的液态产物分离后向所述热解机构中供能。
[003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003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含油污泥在热解的过程中进行进一步的破碎处理,同时,在一次热解过程中将待热解物料进行初步的分散挤出,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热解能量的利用率。进一步地,在一次热解过程中进行破碎筛分的基础上,进行二次热解,可以对热能进行进一步的有效利用,并且,能够有效地降低待热解物料热解后的含油率和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含油污泥热解的尾渣制陶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00、对含油污泥经过热洗和沉淀后,分别收集得到液态油泥和固态油泥;S200、将得到的液态油泥经破乳处理后,再对其进行三相分离,对得到的液态产物和固态产物分别进行收集;S300、将收集到的步骤S100中的固态油泥和S200中的固态产物混合挤出后,在搅拌破碎的条件下进行一次热解,对得到的气体进行收集处理;S400、将步骤S300中一次热解后得到的固体进行筛分后,进行二次热解,并对二次热解得到的气体进行收集处理后,将二次热解得到的固体进行收集,并向其中加入黏土冷却球磨,得到球磨粉末;S500、向得到的球磨粉末中加入水混合后,顺次经过成球和焙烧,制得陶粒;其中,步骤S300中的挤出过程为通过多个出口分散挤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0中,一次热解过程中的热解温度自靠近出口的一端至远离出口的一端逐渐减小;且一次热解和二次热解得到的气体合并进行回收处理。3.一种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的基于含油污泥热解的尾渣制陶粒的装置,包括顺次连通设置的预处理机构、固体收集机构(4)、热解机构、冷却回收机构和球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机构包括壳体(1),以及沿传输方向至少部分顺次设置于所述壳体(1)中的第一热解部(2)和第二热解部(3),且所述第一热解部(2)包括与所述固体收集机构(4)连通且外表面形成有出料口(211)的传料通道(21),自所述传料通道(21)的外周面向外延伸的多层环形垫板(22),相对于所述环形垫板(22)能够靠近或远离地移动的挤压件(23),以及用于加热的加热件(24);其中,所述挤压件(23)包括围合至少部分所述传料通道(21)和所述环形垫板(22)的筛料筒(231),连接于所述筛料筒(231)上的与所述环形垫板(22)配合设置的挤压板(232),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筛料筒(231)沿所述传料通道(21)的轴线方向移动的驱动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料通道(21)包括位于所述壳体(1)外部的引料段(212)和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下料段(213),且所述引料段(212)的侧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固体收集机构(4)连通的进料口,所述出料口(211)位于所述下料段(213)上,且多个沿所述下料段(213)的周向方向排布的所述出料口(211)形成为一组,每层所述环形垫板(22)上方各自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霞李瑞娜徐嘉辰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新鑫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