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粒混积岩划分方法、系统、介质及终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2463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粒混积岩划分方法、系统、介质及终端,通过岩心描述、薄片采集和观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准确识别细粒混积岩样品的沉积构造类型及其垂向分布特征。运用微钻取样技术,避开成岩矿物,对具有不同类型沉积构造的样品进行取样,采用X射线衍射矿物含量分析和高精度碳硫分析仪,获取样品中不同类型矿物的含量值和样品的总有机碳含量;明确指出不同类型纹层组合或层耦的混合沉积现象;在细粒混积岩类型名称的最前面加上总有机碳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不仅有效避开了成岩矿物的影响,而且能更完整、更准确地准确地表征不同类型的细粒混积岩,使细粒混积岩类型序列变得更加细致,这对明确页岩油气开发甜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导意义。导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粒混积岩划分方法、系统、介质及终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细粒混积岩划分
,尤其涉及一种细粒混积岩划分方法、系统、介质及终端。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的不断突破,页岩油气资源已成为当今和未来油气勘探的主要领域。
[0003]细粒混积岩作为页岩油气资源的烃源岩和储层,是陆相盆地页岩油气勘探和开发的核心研究载体。页岩油气地质理论和勘探实践表明,如何正确划分细粒混积岩是有效识别页岩油气开发甜点的核心问题,也是页岩油气成功勘探的关键。可见,建立一套可应用于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的细粒混积岩划分方法,并明确优质细粒混积岩类型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0004]针对陆相细粒混积岩划分,前人也做了一些探索。他们主要根据矿物成分的三角图投点开展细粒混积岩划分,即将获取的细粒混积岩矿物含量投入三个端元分别为石英+长石含量、碳酸盐含量、粘土矿物(或火山碎屑)含量的划分三角图中,三角图常以不同端元矿物含量的10%、25%、50%、75%为界划分出不同的区域,根据样品点在三角图中的不同区域命名为不同类型的细粒混积岩,最后结合样品的沉积构造(纹层状、层状、块状等)综合命名。
[0005]上述方法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0006](1)在细粒混积岩矿物含量的获取方法方面,现有利用薄片观察统计不同类型矿物含量的方法中,薄片只能观察整块样品的局部,不能准确地表征整块样品的矿物含量特征,并且在矿物含量估计过程中主观性较强。
[0007](2)由于陆相细粒混积岩通常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而现有陆相细粒混积岩划分方法中,用地质锤采集样品不能准确区分不同类型的细粒混积岩,造成对不同类型细粒混积岩发育的精确位置和发育的准确厚度的判断出现较大误差;以及不能有效剔除成岩矿物,而成岩矿物的混入会导致细粒混积岩类型识别出现错误。
[0008](3)在沉积构造表述方面,一块样品通常发育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纹层,例如,灰质纹层、粘土质纹层、粉砂质纹层等。不同类型的纹层具有不同的沉积成因和不同的储层及岩石力学特征,现有技术笼统用“纹层状”表述样品的沉积构造,难以表征不同类型纹层组合或层耦的混合沉积现象。
[0009](4)总有机碳含量(TOC)是优质细粒混积岩类型识别和页岩油气资源评价的关键参数,不同类型细粒混积岩的TOC含量具有明显差异。通常,细粒混积岩的TOC值小于0.5%,代表了差烃源岩;细粒混积岩的TOC值分布于0.5~1.0%,代表了有效烃源岩;细粒混积岩的TOC值分布于1.0~2.0%,代表了好烃源岩;细粒混积岩的TOC值分布于2.0~4.0%,代表了优质烃源岩;细粒混积岩的TOC值大于4.0%,代表了极优质烃源岩。在以往的技术方案中,这一参数极少被用于细粒混积岩类型划分。
[0010]上述对于现有技术的分析为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出于研发目的所作出,并不一定属于现有技术的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细粒混积岩划分方法、系统、介质及终端。不仅有效避开了成岩矿物的影响,而且能更完整、更准确地准确地表征不同类型的细粒混积岩,使细粒混积岩类型序列变得更加细致,这对明确页岩油气开发甜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001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细粒混积岩划分方法,包括:
[0013]对岩心详细描述,将肉眼可以识别的具有不同沉积构造的层段进行标记并系统取样,每块样品的一半用于薄片观察,另一半根据薄片微观观察结果,进一步区分出肉眼不能识别、但薄片能观察到的具有不同沉积构造的部分并标记。运用微钻取样技术,在避开成岩矿物的情况下,对具有不同沉积构造的部分系统取粉末样,均匀混合后进行矿物含量分析和总有机碳含量(TOC)分析,获取样品中不同类型矿物的含量值和总有机碳含量(TOC);所述不同类型包括纹层状类型和细粒混积岩类型;将纹层状划分多种层耦类型,确定不同层耦类型纹层组合或层耦的混合沉积;在细粒混积岩类型名称的前面标注总有机碳含量(TOC)。
[0014]其中,粉末样品均匀混合后采用X射线衍射矿物含量分析,获取样品中不同类型矿物的含量值;在沉积构造表述上,将“纹层状”细分为灰质-粘土质层耦、灰质-粉砂质层耦、粘土质-粉砂质层耦、灰质-粘土质-粉砂质层耦类型,明确指出不同类型纹层组合或层耦的混合沉积现象;在细粒混积岩类型名称的最前面加上总有机碳含量(TOC)。
[0015]进一步,所述细粒混积岩划分方法还包括:
[0016]细粒混积岩的TOC值小于0.5%,命名为极贫有机质;细粒混积岩的TOC值分布于0.5~1.0%,命名为贫有机质;细粒混积岩的TOC值分布于1.0~2.0%,命名为含有机质;细粒混积岩的TOC值分布于2.0~4.0%,命名为富有机质;细粒混积岩的TOC值大于4.0%,命名为极富有机质。
[0017]进一步,所述细粒混积岩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步骤一,进行系统的岩芯描述,薄片采集和观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准确识别出细粒混积岩样品的沉积构造类型及其垂向分布特征,运用微钻,在避开成岩矿物的情况下,对具有不同类型沉积构造的细粒混积岩进行系统取样;
[0019]步骤二,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高精度碳硫分析仪对每个样品进行矿物成分分析和总有机碳含量分析,获得每个样品中不同矿物成分含量和总有机碳含量(TOC);
[0020]步骤三,采用基于矿物含量的细粒混积岩三角图划分方法对细粒混积岩类型进行划分,确定4大类18小类基本岩石类型。
[0021]步骤四,在划分出的基本岩石类型的名称前冠以沉积构造,并在沉积构造前标注不同样品的总有机碳含量(TOC)。
[0022]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通过开展系统的岩芯描述、薄片采集和观察,对每一个细粒混积岩样品的颜色、沉积构造、生物特征以及矿物组成进行精细描述,重点识别出样品的沉积构造类型及其垂向分布特征。
[0023]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高精度碳硫分析仪对每个样品进行矿物成分分析和总有机碳含量(TOC)分析,获得每个样品中不同类型矿物的含量和总有机碳含量(TOC)。细粒混积岩沉积构造包括块状构造、纹层状构造和层状构造;其中块状构造是粘土矿物、碳酸盐矿物和陆源碎屑矿物中两种或者三种分散或均匀混合的结果,没有一定的成层性;层状构造是指由不同的混积岩或非混积岩按照一定的厚度比例混合而形成层理构造,单个岩层厚度差别很大,从微米级到米级不等。将小于1cm的单层定义为纹层状,大于1cm的定义为层状;纹层状构造包括灰质-粘土质层耦、灰质-粉砂质层耦、粘土质-粉砂质层耦以及灰质-粘土质-粉砂质层耦类型。
[0024]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采用基于矿物含量的细粒混积岩三角图划分方法对细粒混积岩类型进行划分;其中,所述三角图的三端元分别是:

粘土矿物端元A,是高岭石、伊利石和绿泥石在内的粘土矿物的总和,粒度均为粘土级;

碳酸盐岩端元C,包括化学、生物-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粒混积岩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岩心描述、薄片采集和观察;运用微钻取样,将样品均匀混合后进行矿物含量分析和总有机碳含量分析,获取样品中不同类型矿物的含量值和总有机碳含量;所述不同类型包括纹层状类型和细粒混积岩类型;将纹层状划分多种层耦类型,确定不同层耦类型纹层组合或层耦的混合沉积;在细粒混积岩类型名称的前面标注总有机碳含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细粒混积岩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纹层状划分多种层耦类型包括:灰质-粘土质层耦、灰质-粉砂质层耦、粘土质-粉砂质层耦、灰质-粘土质-粉砂质层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细粒混积岩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心详细描述、薄片采集和观察包括:宏观和微观结合准确识别出细粒混积岩样品的沉积构造类型及其垂向分布特征;对每一个细粒混积岩样品的颜色、沉积构造、生物特征以及矿物组成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综合分析,准确识别出样品的沉积构造类型及其垂向分布特征,以及样品中成岩矿物的特征与分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细粒混积岩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用微钻取样时,避开成岩矿物,对具有不同沉积构造的细粒混积岩系统取样。5.如权利要求1所述细粒混积岩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矿物含量分析和总有机碳含量分析,获取样品中不同类型矿物的含量值和总有机碳含量包括: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每个样品进行矿物成分分析和总有机碳含量分析,获得每个样品中不同矿物成分含量和总有机碳含量;细粒混积岩沉积构造包括块状构造、纹层状构造和层状构造;其中块状构造是粘土矿物、碳酸盐矿物和陆源碎屑矿物中两种或者三种分散或均匀混合的结果;层状构造是由不同的混积岩或非混积岩混合而形成层理构造;将单个岩层中厚度小于1cm的单个岩层定义为纹层状,大于1cm的单个岩层定义为层状;纹层状构造包括灰质-粘土质层耦、灰质-粉砂质层耦、粘土质-粉砂质层耦以及灰质-粘土质-粉砂质层耦类型。6.如权利要求1所述细粒混积岩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基于矿物含量的细粒混积岩三角图划分方法对细粒混积岩类型进行划分;其中,所述细粒混积岩三角图的三端元分别是:

粘土矿物端元A,是高岭石、伊利石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义权刘晓峰陆扬博陆永潮张晨杜学斌刘占红魏巍舒逸张靖宇赵珂崔钦宇王浩范晓杰支财广高梦天施玲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