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风专利>正文

腹腔内血管、蒂阻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237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腹腔内血管、蒂阻断装置,它包括支撑座、压紧机构和阻断带,支撑座为盒状,在它相对的两侧壁上有轴孔,压紧机构中轴的下部有与它连为一体的压杆,该机构中轴的两端分别装在轴孔内,阻断带置于底座的上面。在做手术时,用其勒紧血管、蒂阻断其中血流,该装置的成本低廉、操作也方便。(*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术用辅助设备。用于辅助进行腹腔内外科手术,尤其用于肝、脾、肾等脏器手术时阻断血流。长期以来,人们在施行腹腔内脏器手术时,没有适用的装置设备而直接用手来阻断血管,存在明显的缺点占用了宝贵的手和手术空间,并防碍视野。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腹腔内手术的阻断血管、蒂中血流的装置,便于顺利进行此类手术。为此制成一种腹腔内血管、蒂阻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支撑座、压紧机构和阻断带,支撑座为盒状,下部为底板,盒状相对的两侧壁上有轴孔,压紧机构中轴的下部有与它连为一体的压杆,该机构中轴的两端分别装在轴孔内,阻断带置于底板的上面。准备手术时,将阻断带的开端穿绕过血管、蒂组织后,血管、蒂即被勒紧,而将其中血流阻断。使用该装置阻断血流进行手术时能腾出宝贵的手和手术要用的空间,便于手术顺利进行。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轴侧投影图;图2是实施例的正视剖面图。实施例在该装置中,支撑座为盒状,其底部为底板5,在支撑座相对的两侧壁上有轴孔8,另外两侧壁靠下部分别开有窗口6、7,压紧机构由轴3和与轴3连为一体且在其下部的压杆2和置于轴3上部的手柄4组成,手柄4为两个,分别在轴3上部两边,组成倒人字形,压紧机构中轴3两端分别装在轴孔8内,轴3的轴中心线到压杆2底面的距离大于等于轴中心线到底板上表面的距离;用于穿绕血管、蒂组织的阻断带1为软材料制成,它从窗口6穿过,处于两窗口之间部分置于底板5的上面。当将手柄的一端翘起时,压杆与座底的距离加大,允许把阻断带至少一端抽绕过血管、蒂后再经窗口6、7放回原处,把阻断装置的一个侧壁贴紧手术者腹部,然后压下手柄使压杆将阻断带压紧,这时便使血流阻断,为手术提供备件而不占用人手及手术需用的空间,且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权利要求1.一种腹腔内血管、蒂阻断装置,包括支撑座、压紧机构和阻断带,其特征在于支撑座为盒状,下部为底板,盒状相对的两侧壁上有轴孔,压紧机构中轴的下部有与它连为一体的压杆,该机构中轴的两端分别装在轴孔内,阻断带置于底板的上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座另外两个相对的侧壁靠下部分别开有窗,阻断带从窗口穿过。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腹腔内血管、蒂阻断装置,它包括支撑座、压紧机构和阻断带,支撑座为盒状,在它相对的两侧壁上有轴孔,压紧机构中轴的下部有与它连为一体的压杆,该机构中轴的两端分别装在轴孔内,阻断带置于底座的上面。在做手术时,用其勒紧血管、蒂阻断其中血流,该装置的成本低廉、操作也方便。文档编号A61B19/00GK2383478SQ9920693公开日2000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韩风, 陈伟瑜, 张玲, 李智, 刘书哲, 韩有志 申请人:韩风, 陈伟瑜, 张玲, 李智, 刘书哲, 韩有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腹腔内血管、蒂阻断装置,包括支撑座、压紧机构和阻断带,其特征在于:支撑座为盒状,下部为底板,盒状相对的两侧壁上有轴孔,压紧机构中轴的下部有与它连为一体的压杆,该机构中轴的两端分别装在轴孔内,阻断带置于底板的上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风陈伟瑜张玲李智刘书哲韩有志
申请(专利权)人:韩风陈伟瑜张玲李智刘书哲韩有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