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升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2309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升温装置,该升温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风热的传导效果较差,且容易导致患者体感较差,不能均匀控热处理的技术问题。该升温装置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上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设备主体转动连接,所述设备主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拉手组件,所述设备主体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设置有四组,所述设备主体的内侧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设备主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外侧设置有加热器。该升温装置只需通过拉手组件带动设备主体进行移动,通过加热器对水箱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处理,通过导热组件对加热组件进行导热处理,从而实现了对设备的均匀控温升温处理。现了对设备的均匀控温升温处理。现了对设备的均匀控温升温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升温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升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今,常见的升温装置有电热毯、水褥子等,在患者治疗时,患者的体温会较低,难以维持正常的体温,为了对患者体温进行提升,通常会采用升温装置对患者进行升温处理。
[0003]目前,专利号为CN201220744445.7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病人升温装置,属于医用病患护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病人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风机、加热单元和气毯,控制单元分别连接控制风机和加热单元,风机、加热单元和气毯通过气道顺序连接在一起。本技术利用气毯进行术中和术后的病人升温保温,不但便于操作,而且使用安全,没有漏电漏水或电磁干扰的危险。有效解决了病人在手术期间体温持续降低,不利于病情发展且影响手术成功率的问题。与此同时,气毯质地轻盈,不会对手术伤口或其他患部产生压迫,并且气毯造价低廉,作为一次性医疗器具使用,能够做到专人专用。气毯用后及时销毁处理,不会在不同病人之间交叉传播病菌,更加安全卫生。其采用的是通过风热进行升温处理,但该升温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风热的传导效果较差,且容易导致患者体感较差,不能均匀控热处理。
[0004]因此,针对上述日常移动式升温装置在使用后不能均匀控热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以改善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升温装置,该升温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风热的传导效果较差,且容易导致患者体感较差,不能均匀控热处理的技术问题。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移动式升温装置,该升温装置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上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设备主体转动连接,所述设备主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拉手组件,所述设备主体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设置有四组,所述设备主体的内侧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设备主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外侧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固定安装在所述设备主体的内侧,所述设备主体的内侧设置有导热组件,所述导热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加热组件相互连接,所述设备主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
[0009]使用本技术方案的移动式升温装置时,通过拉手组件带动设备主体进行移动,通过将盖板沿着设备主体旋转打开将加热组件取出,将加热组件展开后,通过加热器对水箱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处理,通过导热组件对加热组件进行导热处理,从而实现了对设备的均匀控温升温处理。
[0010]优选地,所述拉手组件的内部包括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所述设备主体的外侧,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开设有两组,通过收纳槽的设置对拉杆进行收纳处理。
[0011]进一步的,所述拉手组件的内部包括有拉杆,所述拉杆设置于所述收纳槽的内侧,所述拉杆与所述收纳槽滑动连接,所述拉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手柄,通过拉动手柄将拉杆沿着收纳槽拉动处,拉动手柄带动设备主体进行移动。
[0012]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的内部包括有布垫,所述布垫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内侧,所述布垫的内侧设置有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的外侧与所述导热组件的一端相互连接,通过循环水管的设置对热水进行循环,对布垫进行加热处理。
[0013]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的内部包括有防烫垫,所述防烫垫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所述防烫垫的底端与所述布垫的上端固定连接,通过防烫垫的设置有效防止温度过高导致烫伤。
[0014]优选地,所述导热组件的内部包括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设置于所述水箱的外侧,所述输送管的一端与所述循环水管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输送管的外侧设置有增压泵,通过启动增压泵带动热水从输送管导出至循环水管内部。
[0015]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组件的内部包括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设置于所述水箱的外侧,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循环水管的另一端相互连接,循环后的水沿着出水管重新进入水箱中,重新进行加热处理。
[0016](3)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移动式升温装置通过拉动手柄将拉杆沿着收纳槽拉动处,拉动手柄带动设备主体进行移动,通过将盖板沿着设备主体旋转打开将加热组件取出,将加热组件展开后,通过加热器对水箱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处理,通过启动增压泵带动热水从输送管导出至循环水管内部,通过循环水管对布垫进行加热,通过防烫垫的设置有效防止温度过高导致烫伤,循环后的水沿着出水管重新进入水箱中,从而实现了对设备的均匀控温升温处理。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俯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侧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的标记为:1、设备主体;2、盖板;3、拉手组件;4、万向轮;5、加热组件;6、水箱;7、加热器;8、导热组件;9、进水管;10、固定块;11、收纳槽;12、拉杆;13、手柄;14、布垫;15、循环水管;16、防烫垫;17、输送管;18、增压泵;19、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
[0024]本具体实施方式是用于移动式升温装置,其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展开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升温装置包括设备主体1;设备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盖板2,盖板2与
设备主体1转动连接,设备主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拉手组件3,设备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4,万向轮4设置有四组,设备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加热组件5,设备主体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水箱6,水箱6的外侧设置有加热器7,加热器7固定安装在设备主体1的内侧,设备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导热组件8,导热组件8的一端与加热组件5相互连接,设备主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9。
[0025]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设备主体1的形状结构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定,如设备主体1可以为矩形结构、弧形结构、多边形结构等。
[0026]其中,拉手组件3的内部包括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固定安装在设备主体1的外侧,固定块10的内侧开设有收纳槽11,收纳槽11开设有两组,通过收纳槽11的设置对拉杆12进行收纳处理,拉手组件3的内部包括有拉杆12,拉杆12设置于收纳槽11的内侧,拉杆12与收纳槽11滑动连接,拉杆1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手柄13,通过拉动手柄13将拉杆12沿着收纳槽11拉动处,拉动手柄13带动设备主体1进行移动。
[0027]本具体实施方式是用于移动式升温装置,其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加热组件5的内部包括有布垫14,布垫14设置于设备主体1的内侧,布垫14的内侧设置有循环水管15,循环水管15的外侧与导热组件8的一端相互连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升温装置,该升温装置包括设备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的上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设备主体转动连接,所述设备主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拉手组件,所述设备主体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设置有四组,所述设备主体的内侧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设备主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外侧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固定安装在所述设备主体的内侧,所述设备主体的内侧设置有导热组件,所述导热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加热组件相互连接,所述设备主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组件的内部包括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所述设备主体的外侧,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开设有两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组件的内部包括有拉杆,所述拉杆设置于所述收纳槽的内侧,所述拉杆与所述收纳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婷婷江均贤姚剑锋唐锦华温旭宣吴洋黄进权吴灏亮张仕毫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石碣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