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舒适的排气鞋底,包括鞋底本体,对应足部前掌位置为前掌部,对应足部后跟位置为后跟部,对应足部足弓位置为腰窝部,鞋底本体设置有鞋底凹槽,鞋底凹槽对应后跟部为后跟槽,后跟槽向下开设有若干个空腔,鞋底凹槽上设置有多孔透气弹力层,多孔透气弹力层与鞋底凹槽形状相适配,多孔透气弹力层上设置有弹性覆盖片,弹性覆盖片完全覆盖在鞋底凹槽上,弹性覆盖片边沿与鞋底凹槽边沿密封贴合形成气腔室,鞋底本体边沿和空腔边沿设置有通孔,通孔处设置有单向排气的气阀,弹性覆盖片上对应足部前掌受力集中的位置均设置有进气孔,能够在行走过程中保持鞋底舒适的情况下,将鞋腔内的浊气排出。将鞋腔内的浊气排出。将鞋腔内的浊气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舒适的排气鞋底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舒适的排气鞋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有多种多样的排气鞋底、透气鞋底,原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通过气囊式排气,在后跟部位装有气囊,气囊上装有进气阀和出气阀实现透气,这种气囊式的透气鞋底,具有零件琐碎,容易坏,操作麻烦的问题;另一种是通过改变鞋底的结构,开设透气凹槽来实现鞋底透气,在鞋底上开设过多过大的凹槽,是鞋底变空变薄,存在多次踩踏后易变形和质量达不到标准的问题,研发了一款舒适的排气鞋底,保证排气功能的同时,实现穿着舒适,保证鞋底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舒适的排气鞋底,能够在行走过程中保持鞋底舒适的情况下,将鞋腔内的浊气排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舒适的排气鞋底,包括鞋底本体,对应足部前掌位置为前掌部,对应足部后跟位置为后跟部,对应足部足弓位置为腰窝部,所述鞋底本体设置有鞋底凹槽,所述鞋底凹槽对应后跟部为后跟槽,所述后跟槽向下开设有若干个空腔,所述鞋底凹槽上设置有多孔透气弹力层,所述多孔透气弹力层与鞋底凹槽形状相适配,所述多孔透气弹力层上设置有弹性覆盖片,所述弹性覆盖片完全覆盖在鞋底凹槽上,所述弹性覆盖片边沿与鞋底凹槽边沿密封贴合形成气腔室,鞋底本体边沿和空腔边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处设置有单向排气的气阀,所述弹性覆盖片上对应足部前掌受力集中的位置均设置有进气孔。
[0005]进一步的,所述鞋底凹槽对应前掌部为前掌凹槽,对应腰窝部为腰窝槽,所述腰窝槽呈细窄状,连通前掌凹槽和后跟槽。
[0006]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覆盖片对应圆孔位置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密封块,所述进气孔设置在密封块的中心位置,当足部下压时,弹性覆盖片下压,密封块底部穿过圆孔与前掌凹槽端面完全贴合,实现进气孔封堵。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块的形状为半圆形或是圆台形。
[0008]进一步的,所述气阀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前端呈锥形状,所述壳体后端设置有肩阶,所述壳体后端设置有台阶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中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弹性密封件,当后跟受压,气腔时内的浊气对弹性密封件挤压,排气通道打开,浊气沿着排气通道向外单向排放。
[0009]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密封件包括设置在容纳腔内的球体和用于球体复位的弹簧,所述容纳腔前端面与球体形状相互贴合,对排气通道进行封堵,弹簧一端固定设置在容纳腔后端面,另一端与球体相抵触,当气腔室排气时,浊气挤压球体,球体往弹簧方向移动,排气通道打开。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鞋底上设置有鞋底凹槽,在鞋底凹槽内设置有多孔透气弹性层和弹性覆盖片,将弹性覆盖片边沿与鞋底凹槽密封贴合形成气腔时,浊气进入气腔室通过足部的下压使气腔室内的浊气只能通过气阀单向排放,当鞋底上抬,气腔室内的气压相对较低,对鞋腔内浊气具有一定吸力,将气腔室又充满浊气,当足部再次下压,将浊气排出,如此循环反复,同时鞋底凹槽内的多孔透气弹性层具有高弹性,使鞋底在排气时也能够保持柔软舒适。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鞋底本体的示意图;
[0012]图2为鞋底本体拆分示意图;
[0013]图3为图1的侧视图;
[0014]图4为气阀的剖视图;
[0015]图5为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0016]图6为实施例二的密封块呈圆台形的剖视图;
[0017]图7为实施例二的密封块呈半圆形的剖视图。
[0018]附图标记:1、鞋底本体;2、鞋底凹槽;21、前掌凹槽;22、腰窝凹槽;23、后跟槽;231、空腔;3、多孔透气弹力层;4、弹性覆盖片;41、进气孔;5、气阀;51、壳体;52、排气通道;53、容纳腔;54、弹性密封件;541、球体;542、弹簧;6、通孔;7、密封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0]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一的一种舒适的排气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对应足部前掌位置为前掌部,对应足部后跟位置为后跟部,对应足部足弓位置为腰窝部,所述鞋底本体1设置有鞋底凹槽2,所述鞋底凹槽2对应后跟部为后跟槽23,所述后跟槽23向下开设有若干个空腔231,所述鞋底凹槽2上设置有多孔透气弹力层3,所述多孔透气弹力层3与鞋底凹槽2形状相适配,所述多孔透气弹力层3上设置有弹性覆盖片4,所述弹性覆盖片4完全覆盖在鞋底凹槽2上,所述弹性覆盖片4边沿与鞋底凹槽2边沿密封贴合形成气腔室,鞋底本体1边沿和空腔231边沿设置有通孔6,所述通孔6处设置有单向排气的气阀5,所述弹性覆盖片4上对应足部前掌受理集中的位置均设置有进气孔41。
[0021]上述改进具体为:如图1至图5所示:空气在鞋口进入鞋腔内,在行走过程中,产生浊气,鞋底本体1设置有鞋底凹槽2,鞋底凹槽2对应后跟部为后跟槽23,后跟槽23向下开设有若干个空腔231,鞋底本体1边沿和空腔231边沿设置有通孔6,通孔6处设置有单向排气的气阀5,气阀5连通气腔室,鞋底凹槽2上设置有多孔透气弹力层3,多孔透气弹力层3与鞋底凹槽2形状相适配,多孔透气弹力层3上设置有弹性覆盖片4,弹性覆盖片4边沿与鞋底凹槽2边沿可通过热压方式密封贴合形成气腔室,弹性覆盖片4上设置有进气孔41,浊气通过进气孔41进入气腔室内,后跟抬起,前掌下压时,前掌底面对进气孔41进行封堵,使浊气无法从从气腔室进入到鞋腔内,进气孔41的分布位置是足部前掌压力最大的分布位置,能够实现
精准的封堵,多孔透气弹力层3也受压,将浊气排向后跟槽23和空腔231内,通过在后跟槽23的基础上开设有若干个空腔231,使后跟的浊气收纳空间变大,当后跟下压时,储存在后跟空腔231的浊气通过气阀5排出,由于气阀5为单向排放的,气腔室内的浊气排出后,足部抬起时,腔内气压值较低,多孔透气弹力层3回弹时,气腔室会被鞋腔内具有一定吸力,将鞋腔内浊气进行吸收,当前掌再次下压时,将进气孔 41封堵,将浊气往后跟挤压,后跟下压,将浊气排出,如此往复循环,对鞋腔内的浊气进行排放,保持鞋腔内干净卫生。
[002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鞋底凹槽2对应前掌部为前掌凹槽21,对应腰窝部为腰窝槽,所述腰窝槽呈细窄状,连通前掌凹槽21和后跟槽 23。
[0023]上述改进具体为:如图1、图2所示:鞋底凹槽2对应前掌部为前掌凹槽21,对应腰窝部为腰窝槽,腰窝槽呈细窄状,在行走时腰窝部是不受力的,将腰窝槽设置呈细窄状,使浊气更容易通过腰窝槽流通到后跟槽 23。
[002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多孔透气弹力层3为高密度海绵层,所述多孔透气弹力层3对应进气孔41设置有圆孔。
[0025]上述改进具体为:如图2所示:多孔透气弹力层3为高密度海绵层,多孔透气弹力层3对应出气孔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舒适的排气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对应足部前掌位置为前掌部,对应足部后跟位置为后跟部,对应足部足弓位置为腰窝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设置有鞋底凹槽(2),所述鞋底凹槽(2)对应后跟部为后跟槽(23),所述后跟槽(23)向下开设有若干个空腔(231),所述鞋底凹槽(2)上设置有多孔透气弹力层(3),所述多孔透气弹力层(3)与鞋底凹槽(2)形状相适配,所述多孔透气弹力层(3)上设置有弹性覆盖片(4),所述弹性覆盖片(4)完全覆盖在鞋底凹槽(2)上,所述弹性覆盖片(4)边沿与鞋底凹槽(2)边沿密封贴合形成气腔室,鞋底本体(1)边沿和空腔(231)边沿设置有通孔(6),所述通孔(6)处设置有单向排气的气阀(5),所述弹性覆盖片(4)上对应足部前掌受力集中的位置均设置有进气孔(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的排气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凹槽(2)对应前掌部为前掌凹槽(21),对应腰窝部为腰窝槽,所述腰窝槽呈细窄状,连通前掌凹槽(21)和后跟槽(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舒适的排气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透气弹力层(3)为高密度海绵层,所述多孔透气弹力层(3)对应进气孔(41)设置有圆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舒适的排气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覆盖片(4)对应圆孔位置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小相,沙民生,郑惟,蓝成都,黄河,刘昌勇,
申请(专利权)人:康奈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