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包调节带端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204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包调节带端扣,包括有第一扣片、第二扣片、可折叠连接第一扣片和第二扣片的折叠连接部、及扣合第一扣片和第二扣片的扣合结构;所述第一扣片设置有第一穿带槽和设置于第一扣片的外侧面的挡条,所述挡条的两端延伸连接至第一扣片的两侧,所述挡条和第一扣片围成带体滑动框槽;所述第二扣片设置有第二穿带槽;所述调节带的活动端穿过带体滑动框槽、第一穿带槽和第二穿带槽,将活动端固定隐藏于扣合的第一扣片和第二扣片之间,背包调节带端扣将调节带的活动端活动固定于调节带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背包调节带端扣将背带端部活动固定在背带上,防止调节带的活动端随意飘动,方便使用且安全。方便使用且安全。方便使用且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包调节带端扣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扣具,尤其是指一种背包调节带端扣。

技术介绍

[0002]背包具有方便携带,解放双手,外出方便的优点,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现有背包的背负结构由背带、调节带及调节扣组成,调节带一端一般车缝在背包或背带上,调节带另一端是活动端;调节扣组装在调节带上,为了实现可调节功能,调节带一般比较长,进行调整后,调节带的活动端在调节扣一端自由垂落,随意飘动,容易缠绕、打结,不方便使用,也会影响使用者安全;而且,现有调节带在生产中一般会在活动端折叠车缝一增厚部,避免扣具组装在调节带中后脱出调节带;虽然增厚部可以防止调节带脱出扣具,但增厚部也不方便穿入扣具内,不方便组装扣具。
[0003]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调节带的活动端随意飘动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包调节带端扣,所述背包调节带端扣将背带端部活动固定在背带上,防止调节带的活动端随意飘动,方便使用且安全;而且,背包调节带端扣活动固定调节带的活动端,在使用时可随时拆卸,方便调节带组装、拆卸插接扣。
[000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背包调节带端扣,包括有第一扣片、第二扣片、可折叠连接第一扣片和第二扣片的折叠连接部、及扣合第一扣片和第二扣片的扣合结构;所述第一扣片设置有第一穿带槽和设置于第一扣片的外侧面的挡条,所述挡条的两端延伸连接至第一扣片的两侧,所述挡条和第一扣片围成带体滑动框槽;所述第二扣片设置有第二穿带槽;所述调节带的活动端穿过带体滑动框槽、第一穿带槽和第二穿带槽,将活动端固定隐藏于扣合的第一扣片和第二扣片之间,背包调节带端扣将调节带的活动端活动固定于调节带上。
[0007]所述第一扣片、第二扣片扣合时,所述第一穿带槽和第二穿带槽并排贴靠在一起。
[0008]所述挡条位于所述第一穿带槽一侧,所述挡条两端延伸连接至所述第一穿带槽的两侧,所述第一穿带槽和带体滑动框槽连通。
[0009]所述第一扣片在内侧面两侧分别凸设有一第一翼片,所述第一翼片在朝内侧面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扣片在内侧面两侧分别凸设有一第二翼片,所述第二翼片在朝外侧面设置有卡合于卡槽内的卡块,所述卡合结构包括相互扣合的卡槽和卡块。
[0010]所述第一扣片、第二扣片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排压带齿;所述第一扣片、第二扣片扣合时,所述第一扣片上的压带齿和第二扣片上的压带齿错位设置。
[0011]所述第一扣片上设置两排压带齿,所述第二扣片上设置一排压带齿,所述第一扣片、第二扣片扣合时,所述第二扣片上的一排压带齿位于第一扣片上的两排压带齿的中间。
[0012]所述第一穿带槽、第二穿带槽靠近所述折叠连接部,所述压带齿远离所述折叠连
接部。
[0013]所述第一扣片在远离折叠连接部一端设置有凸设于第一扣片内侧面的第一台缘,所述第二扣片在远离折叠连接部一端设置有凸设于第二扣片内侧面的第二台缘。
[0014]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背包调节带端扣在组装时,首先,所述调节带的活动端沿折叠连接部向第一扣片方向穿过带体滑动框槽,然后,活动端穿过第一穿带槽和第二穿带槽;最后,扣合第一扣片、第二扣片,将活动端固定隐藏于第一扣片和第二扣片之间,背包调节带端扣将调节带的活动端活动固定于调节带上,防止调节带的活动端随意飘动,方便使用且安全;且背包调节带端扣借助带体滑动框槽可在调节带上随意滑动,不影响调节带调节长度;而且,背包调节带端扣活动固定调节带的活动端,在使用时打开背包调节带端扣可随时从调节带上拆卸下来,方便调节带组装、拆卸插接扣;无需生产时在活动端折叠车缝一增厚部,也不会出现插接扣脱出调节带的情况,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在背包调节带端扣扣合后,所述调节带在背包调节带端扣上形成两个回折点,调节带在调节或拉扯过程中,只能拉扯到回折点,回折点不会被拉扯到,可使调节带的活动端牢固固定在背包调节带端扣。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背包调节带端扣打开状态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背包调节带端扣打开状态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背包调节带端扣打开状态的外侧正视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背包调节带端扣打开状态的内侧正视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背包调节带端扣扣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背包调节带端扣扣合状态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背包调节带端扣扣合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0022]图8为本技术背包调节带端扣组装在调节带上未扣合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0023]图9为本技术背包调节带端扣组装在调节带上扣合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0024]图10为本技术背包调节带端扣和插接扣组装在调节带上的剖视示意图。
[0025]符号说明
[0026]第一扣片1;第二扣片2;折叠连接部3;第一穿带槽11;带体滑动框槽12;第二穿带槽21;调节带10;活动端101;回折点A、B;挡条13;压带齿4;第一翼片51;卡槽52;第二翼片53;卡块54;第一台缘61;第二台缘62;插接扣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28]请参阅图1至图10,本技术揭示了一种背包调节带端扣,其包括有第一扣片1、第二扣片2、可折叠连接第一扣片1和第二扣片2的折叠连接部3、及扣合第一扣片1和第二扣片2的扣合结构;所述第一扣片1设置有第一穿带槽11和设置于第一扣片1的外侧面的挡条13,所述挡条13的两端延伸连接至第一扣片1的两侧,所述挡条13和第一扣片1围成带体滑动框槽12;所述第二扣片2设置有第二穿带槽21;在组装时,首先,所述调节带10的活动端
101沿折叠连接部3向第一扣片1方向穿过带体滑动框槽12,然后,活动端 101穿过第一穿带槽11和第二穿带槽21;最后,扣合第一扣片1、第二扣片2,将活动端101固定隐藏于第一扣片1和第二扣片2之间,背包调节带端扣将调节带10的活动端101活动固定于调节带10上。
[0029]本技术背包调节带端扣在组装时,首先,所述调节带10的活动端101沿折叠连接部3向第一扣片1方向穿过带体滑动框槽12,然后,活动端101穿过第一穿带槽11和第二穿带槽21(可以先穿过第一穿带槽11后穿过第二穿带槽21或者先穿孔第二穿带槽21后穿过第一穿带槽11);最后,扣合第一扣片1、第二扣片2,将活动端 101固定隐藏于第一扣片1和第二扣片2之间,背包调节带端扣将调节带10的活动端101活动固定于调节带10上,防止调节带10的活动端101随意飘动,方便使用且安全;且背包调节带端扣借助带体滑动框槽12可在调节带10上随意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包调节带端扣,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扣片、第二扣片、可折叠连接第一扣片和第二扣片的折叠连接部、及扣合第一扣片和第二扣片的扣合结构;所述第一扣片设置有第一穿带槽和设置于第一扣片的外侧面的挡条,所述挡条的两端延伸连接至第一扣片的两侧,所述挡条和第一扣片围成带体滑动框槽;所述第二扣片设置有第二穿带槽;所述调节带的活动端穿过带体滑动框槽、第一穿带槽和第二穿带槽,将活动端固定隐藏于扣合的第一扣片和第二扣片之间,背包调节带端扣将调节带的活动端活动固定于调节带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背包调节带端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片、第二扣片扣合时,所述第一穿带槽和第二穿带槽并排贴靠在一起。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背包调节带端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条位于所述第一穿带槽一侧,所述挡条两端延伸连接至所述第一穿带槽的两侧,所述第一穿带槽和带体滑动框槽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背包调节带端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片在内侧面两侧分别凸设有一第一翼片,所述第一翼片在朝内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渊涯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石狮市华联服装配件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