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管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2010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8
本申请涉及一种顶管施工方法,属于非开挖施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顶进路径,开挖并施工发射坑和接收坑;S2,吊装泥浆平衡掘进机至发射坑内部,顶进泥浆平衡掘进机;S3,吊装管节并下放至发射坑;管节逐个顶进,每个管节两端分别为插入端和被插入端,相邻管节的插入端插入到被插入端后,相邻管节之间形成容纳间隔;在容纳间隔内塞入气囊,气囊外壁和管节外壁齐平;气囊中填充有润滑剂;顶进过程中气囊受到摩擦破裂。本申请具有减小管节顶进过程中的阻力,又能够不破坏管节的结构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管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非开挖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顶管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顶管施工是一种非开挖施工方法,能够尽可能减少对对面以上的建筑、交通、环境等的影响,同时能够加快整体的施工进度。
[0003]目前,顶管施工的施工流程如下,先确定顶进路线,在顶进路线两端分别开挖发射坑和接收坑,发射坑作为顶进的开端,接收坑作为顶进的末端。然后在发射坑安装顶进设备,下放泥浆平衡掘进机将其顶进到土壤中。再依次下放管节进行顶进,直至泥浆平衡掘进机顶进至接收坑。在管节顶进过程中,泥浆平衡掘进机的机头将前部的土壤进行钻取和回收,回收的土壤输入到机头内部和水进行混合后再通过管道输出。
[0004]为了在顶进过程中减小管节外壁和土壤之间的摩擦力,部分管节内部会安装环形的泥浆管,泥浆管的外壁设置多个喷出管,喷出管穿过管节。在顶进过程中,泥浆管将泥浆从喷出管中喷出到管节的外壁,对外壁进行润滑,从而减小管节和土壤之间的摩擦力。
[0005]泥浆中本身含有土壤等颗粒物,导致其对管节外壁的润滑效果并不是很好。但是润滑剂的成本较高,而且利用泥浆管喷射泥浆进行润滑的方式使用的泥浆量大,如果将其换成润滑剂会导致施工成本大大增加。除此之外,在管节上穿设喷出管也会造成管节本身结构的破坏,会影响施工完成后管廊的强度。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顶管施工方法,既能够减小管节顶进过程中的阻力,又能够不破坏管节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减小管节顶进过程中的阻力,又能够不破坏管节的结构,本申请提供一种顶管施工方法。
[0007]本申请提供一种顶管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顶管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顶进路径,开挖并施工发射坑和接收坑;S2,吊装泥浆平衡掘进机至发射坑内部,顶进泥浆平衡掘进机;S3,吊装管节并下放至发射坑;管节逐个顶进,每个管节两端分别为插入端和被插入端,相邻管节的插入端插入到被插入端后,相邻管节之间形成容纳间隔;在容纳间隔内塞入气囊,气囊外壁和管节外壁齐平;气囊中填充有润滑剂;顶进过程中气囊受到摩擦破裂。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气囊中填充润滑剂,当管节和土壤之间的摩擦力增加时,土壤中的颗粒物与气囊外壁摩擦导致气囊外壁破裂,气囊中的润滑剂漏出并覆盖于管节外壁上。由于气囊本申请体积小,因此所需要的润滑剂用量不大,能够降低成本。同时,只有到管节顶进到较大的距离或者管节外壁的摩擦力增加时才会导致气囊外壁破裂,因此润滑剂的使用时针对性地使用,既减少了用量,又能够减小管节顶进过程的阻力。
[0009]可选的,在S3中,在容纳间隔内壁上涂抹粘结剂,再将气囊塞入到容纳间隔中。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囊破裂后的外层仍然覆盖于容纳间隔的内壁上,对两根管节的连接位置进行保护,同时能够提高两根管节连接位置的抗渗效果。
[0011]可选的,粘接剂涂抹于容纳间隔内靠近泥浆平衡掘进机的内壁上。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气囊的前端固定,使得气囊受到较大的阻力后能够较快地被破坏,同时又不影响气囊后端的形变。除此之外,还能够延长相邻两根管节之间的渗径。
[0013]可选的,在S2中,顶进泥浆平衡掘进机后获得的泥浆存储于泥浆中转储存容器中,在泥浆中转储存容器上连接柔性的泥浆输送管,并在泥浆输送管上连接硬质的喷浆管;在泥浆平衡掘进机的机头位置预留能够穿过喷浆管的孔洞;在S3中,在顶进管节之前,将喷浆管伸出到泥浆平衡掘进机外部对泥浆平衡掘进机前部的土壤中注入高压泥浆。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管节顶进之前对泥浆平衡掘进机前部的土壤中注入高压泥浆,能够对即将钻取的土壤进行扰动,使得泥浆平衡掘进机的掘进过程更加顺利。同时,能够对前部的土壤下方的孔隙进行填充,降低了泥浆平衡掘进机顶进过程中对前方土壤的作用力导致上方建筑发生下沉的概率。
[0015]可选的,在S3中,当顶进3

4个管节后,利用喷浆管对泥浆平衡掘进机前部的土壤中注入高压泥浆,如此反复,直至泥浆平衡掘进机的机头钻出到接收坑。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压的泥浆能够喷射到较远的距离,因此不需要每顶进一节管节就进行喷浆,从而能够提高顶进的效率。
[0017]可选的,在S2中,在泥浆平衡掘进机内部安装导向管,导向管两端开口且中空,喷浆管能够穿过导向管从而确定其路径。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喷浆管的移动进行导向,提高喷浆的效率。
[0019]可选的,在喷浆管上焊接支撑架,导向管位于支撑架和泥浆平衡掘进机的机头之间;在支撑架上安装伸缩驱动件驱动喷浆管伸出泥浆平衡掘进机或者缩回泥浆平衡掘进机。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自动控制喷浆管的移动,从而提高喷浆效率,同时降低了人工耗能。
[0021]可选的,支撑架的另一端安装滑轨,滑轨安装于泥浆平衡掘进机的内壁,支撑架能够沿着滑轨移动。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喷浆管移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同时能够减小对伸缩驱动件在竖直方向上的荷载。
[002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相邻的管节之间设置气囊,气囊内部填充润滑剂,既能够减少润滑剂的用量,又能够准确的定时定位进行润滑;2.在管节顶进之前的间隔时间中对泥浆平衡掘进机前部的土壤注入高压泥浆,对前部的土壤进行扰动,便于管节的顶进;同时也能够对前部的土壤下方的空隙进行预填,降低后期顶进过程中振动造成的沉降对上方建筑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泥浆平衡掘进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相邻管节之间的连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发射坑;2、接收坑;3、反力墙;31、千斤顶;4、钢导向架;5、泥浆平衡掘进机;51、导向管;52、滑轨;6、泥浆中转储存容器;61、输出管;611、泥浆泵;612、分管器;7、泥浆输送管;71、喷浆管;8、支撑架;81、伸缩驱动件;9、管节;91、插入端;92、被插入端;93、容纳间隔;931、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顶管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顶进路径,对顶进路径的始端和末端进行放样,分别开挖发射坑1和接收坑2。在发射坑1和接收坑2的侧壁浇筑混凝土墙,在发射坑1底部浇筑钢筋混凝土底板,并在发射坑1朝向始端的一侧浇筑反力墙3,并在反力墙3上安装千斤顶31。在底板上方安装用于支撑管节9的钢导向架4。
[0028]S2,结合图1和图2,将泥浆平衡掘进机5分节吊装并运输到发射坑1内部,在发射坑1中对泥浆平衡掘进机5进行组装,并顶进泥浆平衡掘进机5掘进机至土壤中。泥浆平衡掘进机5将前方的土壤钻取并和水进行混合后存放到泥浆中转储存容器6中,通过泥浆管将泥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顶进路径,开挖并施工发射坑(1)和接收坑(2);S2,吊装泥浆平衡掘进机(5)至发射坑(1)内部,顶进泥浆平衡掘进机(5);S3,吊装管节(9)并下放至发射坑(1);管节(9)逐个顶进,每个管节(9)两端分别为插入端(91)和被插入端(92),相邻管节(9)的插入端(91)插入到被插入端(92)后,相邻管节(9)之间形成容纳间隔(93);在容纳间隔(93)内塞入气囊(931),气囊(931)外壁超出管节(9)外壁;气囊(931)中填充有润滑剂;顶进过程中气囊(931)受到摩擦破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在容纳间隔(93)内壁上涂抹粘结剂,再将气囊(931)塞入到容纳间隔(93)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粘接剂涂抹于容纳间隔(93)内靠近泥浆平衡掘进机(5)的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顶进泥浆平衡掘进机(5)后获得的泥浆存储于泥浆中转储存容器(6)中,在泥浆中转储存容器(6)上连接柔性的泥浆输送管(7),并在泥浆输送管(7)上连接硬质的喷浆管(71);在泥浆平衡掘进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万里朱钰龙李兵邱幻尘徐东泽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浙江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