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其成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1864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换热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安装有换热内芯,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废热进风组件,所述外壳上与该废热进风组件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新风进风组件,所述外壳上与废热进风组件相垂直的任意一侧且远离废热进风组件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废热出口,所述废热进风组件通过换热内芯与废热出口连通,所述外壳上与新风进风组件相垂直的任意一侧且远离新风进风组件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干热风出口,所述新风进风组件通过换热内芯与干热风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使各风道内的流速趋于平衡,进而避免出现热量集中现象,提高换热效果和换热速率。提高换热效果和换热速率。提高换热效果和换热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换热器


[0001]本技术属于换热器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高效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资源的衰竭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世界各国都在朝着建立一个节约型社会的目标而努力,节能减排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重要任务。
[0003]随着社会的发展,烘干机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包括工业生产、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等烘干脱水时都广泛采用烘干机,但目前烘干机的效率很低,并且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随着烘干机的废气的排放,会携带了大量能量的热空气直接排到大气中,导致热量的损失严重,特别耗能,造成热气资源的浪费,使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并且在排放的同时对大气及环境污染严重。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市面上出现了一种能够对废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的装置,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2123200602.6,公开了一种换热翅片和逆流换热器,其中换热翅片具有一端向另一端延伸的风道,风道一端位于垂直于其轴线的端面上,风道另一端位于倾斜于其轴线的端面上,而且风道的锐角端长于其钝角端,倾斜的端面呈竖直状;所述逆流换热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多层翅片与间隔板,每层翅片放置在间隔板上。
[0005]上述该类现有的换热器能够对废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但是该类现有的换热器,其进气口与出气口为垂直布设,并且进气口位于换热翅片上风道的正前方,进而使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最短路径处风道内的气流流速大,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最长路径处风道内的气流流速小,进而使各个气道内气流流速不统一,致使流速大的风道处换热速率快,流速小的风道处换热速率慢,进而容易出现热量集中现象,降低换热效果,降低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使各风道内的流速趋于平衡,进而避免出现热量集中现象,提高换热效果和换热速率的高效换热器。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高效换热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安装有换热内芯,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废热进风组件,所述外壳上与该废热进风组件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新风进风组件,所述外壳上与废热进风组件相垂直的任意一侧且远离废热进风组件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废热出口,所述废热进风组件通过换热内芯与废热出口连通,所述外壳上与新风进风组件相垂直的任意一侧且远离新风进风组件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干热风出口,所述新风进风组件通过换热内芯与干热风出口连通。
[0009]以下是本技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0010]所述废热进风组件包括废热进风口,废热进风口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废热导流箱,废热导流箱的内腔与换热内芯的废热进口连通。
[0011]进一步优化:所述废热进风口布设在外壳的一侧且远离干热风出口的位置处,废热进风口与外壳的中心线为偏心设置,所述废热导流箱具有多个第一倾斜侧边,第一倾斜侧边用于对废气进行导流。
[0012]进一步优化:所述新风进风组件包括新风进风口,新风进风口与外壳之间设置有新风导流箱,新风导流箱的内腔与换热内芯的新风进口连通。
[0013]进一步优化:所述新风进风口布设在外壳的一侧且远离废热出口的位置处,新风进风口与外壳的中心线为偏心设置,且新风进风口与废热进风口位于同轴轴线上,新风导流箱具有多个第二倾斜侧边,第二倾斜侧边用于对新风进行导流。
[0014]进一步优化:所述外壳内位于换热内芯与废热导流箱之间可拆卸安装有废热过滤器,外壳内位于换热内芯与新风导流箱之间可拆卸安装有新风过滤器。
[0015]进一步优化:所述换热内芯包括多层间隔布设的导热隔板,换热内芯中沿换热内芯的高度方向且位于两个相对应的导热隔板之间分别设置有新风风道和废热风道,新风风道和废热风道为依次交替且相间隔布设。
[0016]进一步优化:所述废热风道内安装有废热风换热组件,废热风换热组件包括第一废热风换热翅片,第一废热风换热翅片与废热风道内的端隔条之间设置有第二废热风换热翅片,所述第二废热风换热翅片为倾斜布设。
[0017]进一步优化:所述新风风道内安装有新风换热组件,所述新风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新风换热翅片,第一新风换热翅片与新风风道内的端隔条之间设置有第二新风换热翅片,所述第二新风换热翅片为倾斜布设。
[0018]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废热风换热翅片、第二废热风换热翅片、第一新风换热翅片和第二新风换热翅片的各个倾斜侧面上分别开设有多个通孔。
[0019]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构思巧妙,结构合理,能够对废热风中的热量进回收,并加热新鲜空气,使新鲜空气受热变为干热风供给使用,降低能耗,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并且通过第一废热风换热翅片、第二废热风换热翅片、第一新风换热翅片和第二新风换热翅片能够提高换热面积,进而提高换热效果,对废热风中的热量进行充分利用,提高使用效果。
[0020]并且通过废热进风组件和新风进风组件能够对输送至换热内芯中的废热风和新风进行缓冲和导流,进而能够使进入换热内芯中的废热风和新风更加均匀,避免因流速不均匀,出现热量集中现象,提高使用效果。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总体结构的俯视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废热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新风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换热翅片的结构示意;
[002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换热内芯中废热风道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换热内芯中新风风道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总体结构的俯视图。
[0029]图中:1

外壳;2

换热内芯;201

导热隔板;202

新风风道;203

废热风道;204

侧隔条;205

端隔条;206

新风进口;207

新风出口;208

废热风进口;209

废热风出口;210

第一废热风换热翅片;211

第二废热风换热翅片;212

第一新风换热翅片;213

第二新风换热翅片;3

废热进风组件;31

废热进风口;32

废热导流箱;33

第一倾斜侧边;4

新风进风组件;41

新风进风口;42

新风导流箱;43

第二倾斜侧边;5

废热出口;6

干热风出口;7

废热过滤器;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换热器,包括外壳(1),外壳(1)内安装有换热内芯(2),其特征在于: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废热进风组件(3),外壳(1)上与该废热进风组件(3)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新风进风组件(4),外壳(1)上与废热进风组件(3)相垂直的任意一侧且远离废热进风组件(3)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废热出口(5),废热进风组件(3)通过换热内芯(2)与废热出口(5)连通,外壳(1)上与新风进风组件(4)相垂直的任意一侧且远离新风进风组件(4)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干热风出口(6),新风进风组件(4)通过换热内芯(2)与干热风出口(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热进风组件(3)包括废热进风口(31),废热进风口(31)与外壳(1)之间设置有废热导流箱(32),废热导流箱(32)的内腔与换热内芯(2)的废热进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热进风口(31)布设在外壳(1)的一侧且远离干热风出口(6)的位置处,废热进风口(31)与外壳(1)的中心线为偏心设置,所述废热导流箱(32)具有多个第一倾斜侧边(33),第一倾斜侧边(33)用于对废气进行导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进风组件(4)包括新风进风口(41),新风进风口(41)与外壳(1)之间设置有新风导流箱(42),新风导流箱(42)的内腔与换热内芯(2)的新风进口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进风口(41)布设在外壳(1)的一侧且远离废热出口(5)的位置处,新风进风口(41)与外壳(1)的中心线为偏心设置,且新风进风口(41)与废热进风口(31)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其成李俊硕
申请(专利权)人:李其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