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使用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合成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51826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使用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合成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使用六硝基合钴酸钠Na3(Co(NO2)6)溶液合成的铁氰根普鲁士蓝类化合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CFCN),其分子式表示如下:Na3Co(Fe(CN)6)2。不同于单纯两种典型改性的方法的简单叠加,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简易的方法合成铁氰根普鲁士蓝类化合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CFCN),简化了工艺流程。Na3Co(Fe(CN)6)2普鲁士蓝类化合物的钠离子正极材料,具有高比例钠成分,能够满足充电过程中脱出的钠离子,从而抑制结构易崩塌的程度,从而提高材料的首圈库伦效率。从而提高材料的首圈库伦效率。从而提高材料的首圈库伦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合成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合成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在众多的电化学储能方式中,高质量和体积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上世纪90年代早期锂离子电池在便携式设备成功应用以来,在商业化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及手机等电子设备上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较为稀缺且分布不均匀的的锂资源,造成了锂离子电池在生产制造和原材料制备中的成本大幅提高。锂离子电池已逐渐不能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能源储存需要。对比于锂资源,钠资源是地壳中第六种最丰富的元素,并且通过海水可以得到几乎无限的钠资源。钠离子的物理与化学性能与锂离子类似。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开发可以参照锂离子电池中电极材料的合成方法、离子的嵌入机理和相关表征方法。钠离子电池工作的原理跟锂离子电池的“摇椅式”的工作原理类似。电极材料浸润到电解液中并且采用钠离子快速传输的孔状隔膜进行分隔。正负极材料通过隔膜分隔可以防止材料接触短路。在充电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合成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使用六硝基合钴酸钠Na3(Co(NO2)6)溶液合成的铁氰根普鲁士蓝类化合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CFCN),其分子式表示如下:Na3Co(Fe(CN)6)2。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合成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铁氰化钾溶于水,配置成铁氰化钾溶液A;(2)将六硝基合钴酸钠Na3(Co(NO2)6)溶于乙醇溶液,得到溶液B;(3)在搅拌状态下,将溶液B加入到溶液A中,搅拌反应,得到混合物C;(4)将混合物C进行离心洗涤三次以上,将洗涤后的粉末进行烘干,得到的普鲁士蓝类化合物正极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合成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铁氰化钾溶液A中铁氰根离子浓度为0.8~1.2mol/L。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合成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

6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合成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胜洲陈汶陈嘉亮邹汉波杨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