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得才专利>正文

一种彩钢板双面覆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1752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覆膜机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彩钢板双面覆膜机构,包括覆膜箱,所述覆膜箱内腔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转接口,所述覆膜箱外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动力元件,所述覆膜箱外表面的右侧对称设置有对称固定臂,所述对称固定臂内壁的右端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有缠绕套筒,所述覆膜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覆膜彩钢。该装置通过压力碾杆对覆膜彩钢的双面进行碾压,同时将铝箔膜嵌入覆膜彩钢的外表面,由于覆膜彩钢的运动方向与压力碾杆的推进方向相同,所以覆膜彩钢的运动与覆膜过程同步进行,由于铝箔膜嵌入覆膜彩钢的外表面,使用该装置对覆膜彩钢进行覆膜加工可以有效解决薄膜与彩钢板之间的贴合不够紧密,导致覆膜效果差甚至可能出现脱落现象。至可能出现脱落现象。至可能出现脱落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彩钢板双面覆膜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覆膜机构
,具体的说是一种彩钢板双面覆膜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彩涂钢板是在连续机组上以冷轧带钢,镀锌带钢(电镀锌和热镀锌)为基板,经过表面预处理(脱脂和化学处理),用辊涂的方法,涂上一层或多层液态涂料,化经过烘烤和冷却所得的板材。
[0003]彩钢覆膜是在彩钢瓦的反面覆上一层铝箔膜,为保护彩钢瓦的使用寿命及防止屋顶水滴滴落,起到隔热和隔音的效果,所以彩钢板需要在两侧外表面覆膜,覆膜时可能会存在薄膜张力不足,薄膜与彩钢板之间的贴合不够紧密,导致覆膜效果差甚至可能出现脱落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彩钢板双面覆膜机构,解决了彩钢板经过覆膜加工后,薄膜与彩钢板之间贴合不紧密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彩钢板双面覆膜机构,包括覆膜箱,所述覆膜箱内腔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转接口,所述覆膜箱外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动力元件,所述覆膜箱外表面的右侧对称设置有对称固定臂,所述对称固定臂内壁的右端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有缠绕套筒,所述覆膜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覆膜彩钢,使用该装置对覆膜彩钢进行覆膜加工时,先将覆膜彩钢的一端从覆膜箱的左侧插入,随后将推动覆膜彩钢滑进该装置的内部。
[0008]优选的,所述覆膜箱包括压力碾杆,覆膜彩钢在通过覆膜箱的中部时,上方的压力碾杆逆时针转动,下方的压力碾杆顺时针转动,覆膜彩钢经过压力碾杆的碾压推进继续向右运动,所述压力碾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铝箔膜,压力碾杆将外表面的铝箔膜覆压到覆膜彩钢的外表面,进而完成对覆膜彩钢的覆膜作业,经过覆膜后的覆膜彩钢,从覆膜箱的右侧滑出,所述覆膜彩钢外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入口检测装置,覆膜彩钢首先通过左侧的入口检测装置,被入口检测装置夹紧限位后,继续向右侧滑动,所述入口检测装置的一端与覆膜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覆膜箱内壁的右侧对称设置有封口装置。
[0009]优选的,所述封口装置包括固定转杆,封口装置可以在覆膜彩钢经过覆膜后,对覆膜彩钢进行二次加工,所述固定转杆外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伸缩转臂,所述伸缩转臂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交叉碾块,经过压力碾杆覆膜后的覆膜彩钢通过封口装置,两侧的铝箔膜位于交叉碾块之间,所述交叉碾块外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推条,所述推条内腔的中部通过贯穿口固定连接有扭矩转杆,使用者可以转动扭矩转杆,扭矩转杆控制推条转动,两侧的交叉碾块在推条的推力作用下相互啮合紧闭,同时将覆膜彩钢两侧的铝箔膜挤压封闭
[0010]优选的,所述动力元件的内腔通过转接口与覆膜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对称固定臂内壁的一端与覆膜箱外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压力碾杆的两端均通过转接口延伸至覆膜箱的外部,所述压力碾杆的两端均与动力元件的内腔转动连接,所述铝箔膜的一端与缠绕套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矫正装置包括扩张外壳,所述扩张外壳外表面的右侧与覆膜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扩张外壳内壁的右侧与覆膜彩钢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扩张外壳内壁的右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插头,所述限位插头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限位插头的一端与扩张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插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调整弹簧带,所述调整弹簧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头,所述限位滑头的内壁与限位插头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滑头的内腔开设有转动滑口,所述限位滑头的内腔通过转动滑口转动连接有磨砂辊轴,因为覆膜彩钢经过封口装置的覆膜加工后,外表面的贴膜可能会有翘起鼓泡的趋势,而覆膜彩钢经过矫正装置时,覆膜彩钢的右端插进扩张外壳的左端开口,随后覆膜彩钢的右端通过扩张外壳的右端开口,覆膜彩钢的右端通过挤压磨砂辊轴,将上下两侧的限位滑头分别向上下两侧推动,此时扩张外壳的右端开口被打开,调整弹簧带受到挤压后,自身弹力作用作用在限位滑头的内壁上,所以在覆膜彩钢的右端通过扩张外壳的右端开口时,两侧的磨砂辊轴同时挤压覆膜彩钢,并且与覆膜彩钢的外表面产生较大的摩擦力,磨砂辊轴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发生自转。
[0012]优选的,所述伸缩转臂的一端与固定转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交叉碾块外表面的背部通过竖直滑槽与覆膜箱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扭矩转杆的两端均通过竖直滑槽延伸至覆膜箱的外部,所述推条外表面的一侧与覆膜箱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交叉碾块包括啮齿压框,当啮齿压框相互闭合时,啮齿压框的凸起端插入凹面处,所述啮齿压框外表面的背部与覆膜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啮齿压框内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底座,所述伸缩底座内壁的下部滑动连接有双向插头,在夹接铝箔膜的同时,双向插头在凸起端的推力作用下,向啮齿压框的内部收缩,所述啮齿压框内腔的底部均匀开设有插槽,所述双向插头的底端通过插槽延伸至啮齿压框的外部,所述双向插头外表面的底部通过插槽与啮齿压框的内腔滑动连接,当两侧的啮齿压框脱离时,双向插头在伸缩底座的推力作用下复位,进而将卡在交叉碾块外表面的间隙中的铝箔膜推出啮齿压框。
[0014]优选的,所述入口检测装置包括竖直固定杆,所述竖直固定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弹性套筒,所述弹性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内腔的顶部开设有球形卡槽,所述滑套内腔的顶部通过球形卡槽滚动连接有摩擦滚球,当覆膜彩钢外表面有杂质的部分通过入口检测装置时,由于此部分的覆膜彩钢横截面积变大,摩擦滚球会受到相应的推力作用,所述摩擦滚球外表面的下部滚动连接有小型传动带,滑套向覆膜箱内壁的一侧滑动,弹性套筒受到压力后被压缩,所述竖直固定杆的上表面设置有警报装置,入口检测装置主要对经过的覆膜彩钢起到引导支撑作用。
[0015]优选的,所述竖直固定杆的底端与覆膜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竖直固定杆的外表面与弹性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弹性套筒的底端与覆膜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套内腔的上部开设有切槽,所述滑套内腔的上部通过切槽与小型传动带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警报装置包括滑动侧臂,所述滑动侧臂的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摩擦外接块,当覆膜彩钢外表面有杂质的部分通过入口检测装置时,小型传动带的下表面与摩擦外接块的上表面相接触,由于覆膜彩钢在运动时,其外表面与摩擦滚球发生摩擦,摩擦滚球滚动,带动小型传动带转动,小型传动带的下表面与摩擦外接块的上表面相接触后,小型传动带的下表面通过摩擦力带动摩擦外接块滑动,所述滑动侧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插接警报器,所述滑动侧臂的外表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摩擦外接块推动滑动侧臂滑移,由于插接警报器固定在竖直固定杆的上表面,所以插接警报器的两侧被滑动侧臂推动,此时插接警报器发出警报声。
[0017]优选的,所述滑动侧臂对称设置在插接警报器外表面的两侧,所述竖直固定杆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侧臂的底端通过滑槽与竖直固定杆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插接警报器的下表面与竖直固定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滑动侧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彩钢板双面覆膜机构,包括覆膜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箱(1)内腔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转接口,所述覆膜箱(1)外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动力元件(4),所述覆膜箱(1)外表面的右侧对称设置有对称固定臂(2),所述对称固定臂(2)内壁的右端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有缠绕套筒(3),所述覆膜箱(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覆膜彩钢(5);所述覆膜箱(1)包括压力碾杆(11),所述压力碾杆(11)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铝箔膜(12),所述覆膜彩钢(5)外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入口检测装置(8),所述入口检测装置(8)的一端与覆膜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覆膜箱(1)内壁的右侧对称设置有封口装置(6),所述覆膜箱(1)内壁右侧的中部设置有矫正装置(10);所述封口装置(6)包括固定转杆(61),所述固定转杆(61)外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伸缩转臂(62),所述伸缩转臂(6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交叉碾块(7),所述交叉碾块(7)外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推条(63),所述推条(63)内腔的中部通过贯穿口固定连接有扭矩转杆(6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彩钢板双面覆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装置(10)包括扩张外壳(101),所述扩张外壳(101)外表面的右侧与覆膜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扩张外壳(101)内壁的右侧与覆膜彩钢(5)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扩张外壳(101)内壁的右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插头(102),所述限位插头(10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限位插头(102)的一端与扩张外壳(1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插头(1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调整弹簧带(103),所述调整弹簧带(1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头(104),所述限位滑头(104)的内壁与限位插头(10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滑头(104)的内腔开设有转动滑口,所述限位滑头(104)的内腔通过转动滑口转动连接有磨砂辊轴(1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彩钢板双面覆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元件(4)的内腔通过转接口与覆膜箱(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对称固定臂(2)内壁的一端与覆膜箱(1)外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压力碾杆(11)的两端均通过转接口延伸至覆膜箱(1)的外部,所述压力碾杆(11)的两端均与动力元件(4)的内腔转动连接,所述铝箔膜(12)的一端与缠绕套筒(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彩钢板双面覆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转臂(62)的一端与固定转杆(61)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交叉碾块(7)外表面的背部通过竖直滑槽与覆膜箱(1)的内腔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得才
申请(专利权)人:李得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