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诊断ARVD的心电诊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164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3
本申请提出一种可诊断ARVD的心电装置,所述心电装置包括肢体导联模块、胸前导联模块以及右室流出道导联模块;所述肢体导联模块设置有肢体导联,所述胸前导联模块设置有胸前导联,所述右室流出道导联模块设置有右室流出道导联;所述右室流出道导联包括第一电极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诊断ARVD的心电诊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电气领域,尤其涉及可诊断ARVD的心电诊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ARVD: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Dysplasia)是一种以心脏解剖结构异常和严重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的遗传性心脏病,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该疾病的控制和减少对肌体的侵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由于该疾病的心电图中存在具有特征性的Epsilon(ε)波、I型Brugada波这类心电信息,从而可以通过心电图的记录与分析对该疾病进行辨别和发现。
[0003]但上述ε波这类能够用于诊断ARVD的获取方式与常见心电图机所采用的普通导联方式不同,需要采用特殊的在高位胸前进行双极导联方式(即Fontaine 导联)来描记。
[0004]但现有技术中在普通心电极上实施上述Fontaine导联时,需要打乱常用心电图导联的连接方式后才能确定Fontaine导联对应的各电极的位置,然后才能获取到Fontaine导联的心电信号,并对获取的心电波形信息进行进一步处理才能获取和识别出Epsilon(ε)波、I型Brugada波特征图像,这样的繁琐操作不仅会影响常用心电导联的使用,还间接影响了ARVD的确诊率和提早发现,延误了ARVD患者的治疗时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诊断ARVD的心电诊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ARVD诊断技术中导联电极连接复杂、诊断准确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6]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诊断ARVD的心电装置,所述心电装置包括肢体导联模块、胸前导联模块以及右室流出道导联模块;
[0007]所述肢体导联模块设置有肢体导联,所述胸前导联模块设置有胸前导联,所述右室流出道导联模块设置有右室流出道导联;
[0008]所述右室流出道导联包括第一电极V
A
、第二电极V
B
以及第三电极V
C
,所述第一电极V
A
用于放置于胸骨右缘第一肋间,所述第二电极V
B
用于放置于剑突,所述第三电极V
C
用于放置于胸骨左缘第二肋到第三肋之间;
[0009]所述右室流出道导联、所述肢体导联以及所述胸前导联用于同时获取患者的心电信号,以使所述心电装置生成可诊断ARVD的心电图。
[00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胸前导联包括电极V4,所述电极V4用于放置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所述肢体导联包括电极R、电极L以及电极F,所述电极R用于放置于右臂,所述电极L用于放置于左臂,所述电极F 用于放置于左腿;所述电极R、所述电极L以及所述电极F各串联一只等值电阻后连接在一起,连接在一起的点构成中心电端,所述中心电端与所述胸前导联的负极连接。
[00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电极V
A
与所述第二电极V
B
作为正
极、所述中心电端作为负极,组成第一右室流出道双极导联;所述第二电极V
B
与所述电极V4作为正极,所述中心电端作为负极,组成第二右室流出道双极导联;所述第一电极V
A
与所述电极V4作为正极,所述中心电端作为负极,组成第三右室流出道双极导联;所述第一胸前双极导联、所述第二胸前双极导联与所述第三胸前双极导联用于生成右室流出道的心电图。
[00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右室流出道双极导联的两正极间的电位差为:
[0013]V
mF1
=A1‑
A2;
[0014]所述第二右室流出道双极导联的两正极间的电位差为:
[0015]V
mF2
=A2‑
A3;
[0016]所述第三右室流出道双极导联的两正极间的电位差为:
[0017]V
mF3
=A1‑
A3;
[0018]其中,V
mF1
为第一右室流出道双极导联的两极电位差,V
mF2
为第二右室流出道双极导联的两极电位差,V
mF3
为第三右室流出道双极导联的两极电位差,A1为第一电极V
A
与中心电端的电位差,A2为第二电极V
B
与中心电端的电位差,A3为电极V4与中心电端的电位差。
[001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胸前导联还包括电极V1、电极V2、电极V3、电极V5以及电极V6;所述电极V1与所述中心电端连接,构成第一单极胸前导联;所述电极V2与所述中心电端连接,构成第二单极胸前导联;所述电极V3与所述中心电端连接,构成第三单极胸前导联;所述电极V4与所述中心电端连接,构成第四单极胸前导联;所述电极V5与所述中心电端连接,构成第五单极胸前导联;所述电极V6与所述中心电端连接,构成第六单极胸前导联。
[002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电极V
A
相对于所述电极V1抬高2

3肋间,所述第三电极V
C
相对于所述电极V2抬高1

2肋间。
[002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肢体导联包括第一肢体导联、第二肢体导联以及第三肢体导联;所述第一肢体导联为所述电极R与所述电极L 连接;所述第二肢体导联为所述电极F与所述电极R连接;所述第三肢体导联为所述电极F与所述电极L连接。
[0022]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可诊断ARVD的心电诊断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可诊断ARVD的心电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0023]在医护人员将所述心电装置的各个电极放置完成后,获取各个电极的电位信息;
[0024]根据各个电极的电位信息生成包含右室流出道的心电图的心电图,以使医护人员根据所述包含右室流出道的心电图的心电图判断患者是否患有ARVD。
[0025]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0026]在医护人员将所述心电装置的各个电极放置完成后,获取各个电极的电位信息;
[0027]根据各个电极的电位信息生成包含右室流出道的心电图的心电图,以使医护人员根据所述包含右室流出道的心电图的心电图判断患者是否患有ARVD。
[0028]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0029]在医护人员将所述心电装置的各个电极放置完成后,获取各个电极的电位信息;
[0030]根据各个电极的电位信息生成包含右室流出道的心电图的心电图,以使医护人员
根据所述包含右室流出道的心电图的心电图判断患者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肋间,所述第三电极V
C
相对于所述电极V2抬高1

2肋间。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肢体导联包括第一肢体导联、第二肢体导联以及第三肢体导联;所述第一肢体导联为所述电极R与所述电极L连接;所述第二肢体导联为所述电极F与所述电极R连接;所述第三肢体导联为所述电极F与所述电极L连接。8.可诊断ARVD的心电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

7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诊断ARVD的心电装置,所述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小林陈俊潘根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邦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