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防反接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161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池防反接电路,包括MOS管Q1、MOS管Q2、MOS管Q3、MOS管Q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稳压二极管ZD1、稳压二极管ZD2、稳压二极管ZD3、稳压二极管ZD4,该电路BATT+和BAT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防反接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供电系统的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防反接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池供电系统的
,电池供电系统的应用很广泛,现有电路难做到防反接的同时不用在意电池端的正负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防反接电路,并且不用在意电池正负极输入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防反接电路,包括MOS管Q1、MOS管Q2、MOS管Q3、MOS管Q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稳压二极管ZD1、稳压二极管ZD2、稳压二极管ZD3、稳压二极管ZD4,电阻R1和稳压二极管ZD1并联,稳压二极管ZD1正负两端分别接MOS管Q1的G极和S极,电阻R2的两端分别连接MOS管Q1的G极和输入端的BATT

,MOS管Q1的D极连接输入端的BATT+,电阻R3和稳压二极管ZD2并联,稳压二极管ZD2正负两端分别接MOS管Q2的G极和S极,电阻R4的两端分别连接MOS管Q2的G极和输入端的BATT+,MOS管Q2的D极连接输入端的BATT

,MOS管Q1和MOS管Q2的S极接输出端V+,电阻R6和稳压二极管ZD3并联,稳压二极管ZD3的正负两端分别接MOS管Q3的S极和G极,电阻R5的两端分别连接MOS管Q3的G极和输入端的BATT+,MOS管Q3的D极连接输入端的BATT

>,电阻R8和稳压二极管ZD4并联,稳压二极管ZD4的正负两端分别接MOS管Q4的S极和G极,电阻R7的两端分别连接Q4的G极和输入端的BATT

,MOS管Q4的D极连接输入端的BATT+,MOS管Q3和MOS管Q4的S极接输出端V


[0005]进一步地,MOS管Q1、MOS管Q2为P型MOS管,MOS管Q3、MOS管Q4为N型MOS管。
[000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不但防反接,而且不区分电池端的正负极,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防反接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0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若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10]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若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
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11]请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防反接电路包括MOS管Q1、MOS管Q2、MOS管Q3、MOS管Q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稳压二极管ZD1、稳压二极管ZD2、稳压二极管ZD3、稳压二极管ZD4。
[0012]电阻R2接Q1的G极和输入端BATT-,R1和ZD1并联接Q1的G极和S极,并且与S极一起接输出端V+。电阻R4接Q2的G极和输入端BATT+,R3和ZD2并联接Q2的G极和S极,并且与S极一起接输出端V+。电阻R5接Q3的G极和输入端BATT+,R6和ZD3并联接Q3的G极和S极,并且与S极一起接输出端V-。电阻R7接Q4的G极和输入端BATT-,R8和ZD4并联接Q4的G极和S极,并且与S极一起接输出端V-。
[0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防反接电路的BATT+和BATT

是接电池端,用在需要用到电池系统电路中做为输入端口,该电路由主要Q1、Q2、Q3、Q4及外围电路组成,R1和R2组成Q1的分压供电,ZD1给Q1提供VGS电压保护,R3和R4组成Q2的分压供电,ZD2给Q2提供VGS电压保护,R5和R5组成Q3的分压供电,ZD3给Q3提供VGS电压保护,R7和R8组成Q4的分压供电,ZD4给Q4提供VGS电压保护,当BATT+为电池+极BATT

为电池

极输入时Q1和Q3导通,Q3和Q4不导通,当BATT+为电池

极BATT

为电池+极输入时Q2和Q4导通,Q1和Q3不导通,电池接口端不分正负极接入,电路接的系统都能正常工作,不用但心因电池正负极接错而出现相关的问题。
[001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MOS管Q1、Q2为P型MOS管,MOS管Q3、Q4为N型MOS管。
[0015]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请参照图1,当电池正极接BATT+,电池负极接BATT-时Q1和Q3导通,R1与R2分压给Q1供电,ZD1给Q1的VGS电压钳位,R5与R6分压给Q3供电,ZD3给Q3的VGS电压钳位,由于R4接BATT+是正压,没有VGS电压所以Q2不导通,R7接BATT-是负压,没有VGS电压所以Q4不导通,电流电压经Q1和Q3形成流通环路,当电池正极接BATT-,电池负极接BATT+时Q2和Q4导通,R3与R4分压给Q1供电,ZD2给Q2的VGS电压钳位,R7与R8分压给Q4供电,ZD4给Q4的VGS电压钳位,由于R2接BATT-是正压,没有VGS电压所以Q1不导通,R5接BATT+是负压,没有VGS电压所以Q3不导通,电流电压经Q2和Q4形成流通环路。
[001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MOS管Q1、MOS管Q2、MOS管Q3、MOS管Q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稳压二极管ZD1、稳压二极管ZD2、稳压二极管ZD3、稳压二极管ZD4,电阻R1和稳压二极管ZD1并联,稳压二极管ZD1正负两端分别接MOS管Q1的G极和S极,电阻R2的两端分别连接MOS管Q1的G极和输入端的BATT

,MOS管Q1的D极连接输入端的BATT+,电阻R3和稳压二极管ZD2并联,稳压二极管ZD2正负两端分别接MOS管Q2的G极和S极,电阻R4的两端分别连接MOS管Q2的G极和输入端的BATT+,MOS管Q2的D极连接输入端的BATT

,MOS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赛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诺倍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