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叠FIN铆压结构,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包括若干呈堆叠设置的FIN片,FIN片对应连接有上连接件、下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的上部开设有铆压卡槽,所述铆压卡槽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所述铆压卡槽的内部设置有座圈,所述座圈为钢质,且座圈的上部设置为三棱柱形状的挤压部,该叠FIN铆压结构,利用铆压的方式,将若干FIN片压合在一起,并且在压合时,利用铝硬度小于钢硬度的原理,让铝质的卡件在卡槽内发生形变并向外膨胀,将铆压的FIN片牢牢的卡合在一起,相比于现有铲齿方式,铆压方式的成本更低,工艺更简单,生产出的散热片密度更大,散热性能更优,并且对FIN片的形状不同时,所得到的散热片的造型也不同。所得到的散热片的造型也不同。所得到的散热片的造型也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FIN铆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器
,具体为一种叠FIN铆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散热器的鳍片(FIN片或散热片),是散热器提高散热效果的重要结构之一,经检索,中国公开专利一种新型散热片(公开号CN203232377U),
技术实现思路
主要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散热基座,散热基座包括有若干沿纵向并排设置的散热片,底座上端面设有若干纵向延伸的卡条,每个卡条上分别对应开设有若干与散热片卡接的卡槽,若干散热片的底部分别卡接在相应的卡槽中,连接稳固,结合紧密,增大热传导面积,能够快速将底座的热量传递至每一片散热片上,提高散热效率,散热效果更好。
[0003]上述专利以及现有散热器鳍片,其结构如“散热基座包括有若干沿纵向并排设置的散热片”所描述的一样,在制作该散热鳍片时,利用铲齿机,将鳍片一片一片的铲成竖直状,这种方式获得的散热器鳍片,消耗的成本高,工艺复杂,而且散热器鳍片的造型固定,鳍片的密度较小,不利于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叠FIN铆压结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叠FIN铆压结构,包括若干呈堆叠设置的FIN片,若干所述FIN片分为位于最顶部的上层FIN片、位于中间的若干中层FIN片以及位于底部的下层FIN片,上层FIN片的底端连接有下连接件,下层FIN片的顶端连接有上连接件,若干中层FIN片的顶端、底端均对应连接有上连接件、下连接件,所述下连接件为铝质;
[0006]所述上连接件的上部开设有铆压卡槽,所述铆压卡槽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所述铆压卡槽的内部设置有座圈,所述座圈为钢质,且座圈的上部设置为三棱柱形状的挤压部。
[0007]进一步的,若干所述FIN片的中部均贯穿开设有通孔A,所述上连接件的中部开设有通孔B,所述下连接件的中部开设有通孔C,所述通孔A、通孔B、通孔C等大,且中心点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0008]进一步的,当两个所述FIN片未进行铆压时,所述下连接件的横截面为矩形,当两个所述FIN片进行铆压后,所述挤压部对下连接件的底部进行挤压,促使下连接件发生形变,由矩形变为梯形,与铆压卡槽的形状相适配,实现卡合,此时的挤压部内嵌于下连接件中,形成榫卯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FIN片与上连接件、FIN片与下连接件均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件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台阶槽,所述下连接件的两侧均连接有台阶凸块,所述台阶槽与台阶凸块相适配。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下连接件的底端开设有“V”字形校准槽,所述校准槽的尺寸小于挤压部,且校准槽的最高点与挤压部的最高点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叠FIN铆压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该叠FIN铆压结构,利用铆压的方式,将若干FIN片压合在一起,并且在压合时,利用铝硬度小于钢硬度的原理,让铝质的卡件在卡槽内发生形变并向外膨胀,将铆压的FIN片牢牢的卡合在一起,相比于现有铲齿方式,铆压方式的成本更低,工艺更简单,生产出的散热片密度更大,散热性能更优,并且对FIN片的形状不同时,所得到的散热片的造型也不同。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分解状态下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分解状态下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若干FIN片铆压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座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实施例1中两个FIN片还未进行铆压的示意图;
[0020]图6为实施例1中两个FIN片进行铆压后的示意图;
[0021]图7为实施例2中两个FIN片还未进行铆压的示意图;
[0022]图8为实施例2中两个FIN片进行铆压后的示意图。
[0023]图中:1、FIN片;11、通孔A;2、上连接件;21、铆压卡槽;22、通孔B;23、台阶槽;3、下连接件;31、通孔C;32、台阶凸块;33、校准槽;4、座圈;41、挤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1
[0026]请参阅图1
‑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叠FIN铆压结构,包括若干呈堆叠设置的FIN片1,若干FIN片1分为位于最顶部的上层FIN片、位于中间的若干中层FIN片以及位于底部的下层FIN片,上层FIN片的底端连接有下连接件3,下层FIN片的顶端连接有上连接件2,若干中层FIN片的顶端、底端均对应连接有上连接件2、下连接件3(FIN片1与上连接件2、FIN片1与下连接件3均为一体成型结构),上连接件2的上部开设有铆压卡槽21,铆压卡槽21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方便与形变后的下连接件3进行卡合),铆压卡槽21的内部设置有座圈4,座圈4为钢质,下连接件3为铝质(铝的硬度小于钢,发生挤压时,铝质的下连接件3会被挤压变形),且座圈4的上部设置为三棱柱形状的挤压部41(棱柱形状有利于在较小力的作用下,也能够让铝质的下连接件3发生形变)。
[0027]此外,若干FIN片1的中部均贯穿开设有通孔A11,上连接件2的中部开设有通孔B22,下连接件3的中部开设有通孔C31,通孔A11、通孔B22、通孔C31等大,且中心点位于同一竖直线上(通孔的设置,方便将整个FIN铆压结构安装于散热主体的外部)。
[0028]使用时,当两个FIN片1未进行铆压时,下连接件3的横截面为矩形(如图5所示),当两个FIN片1进行铆压后,挤压部41对下连接件3的底部进行挤压,促使下连接件3发生形变,由矩形变为梯形,与铆压卡槽21的形状相适配,实现卡合,此时的挤压部41内嵌于下连接件3中,形成榫卯结构(如图6所示)。
[0029]实施例2
[0030]请参阅图7
‑
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叠FIN铆压结构,该结构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上连接件2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台阶槽23,下连接件3的两侧均连接有台阶凸块32,台阶槽23与台阶凸块32相适配,并且,下连接件3的底端开设有“V”字形校准槽33,校准槽33的尺寸小于挤压部41,且校准槽33的最高点与挤压部41的最高点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0031]使用时,两个FIN片1未开始铆压时的状态如图7所示,当两个FIN片1开始铆压时,还未形变的下连接件3进入铆压卡槽21中,随着不断的进入,校准槽33与挤压部41接触,在硬度不同的前提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FIN铆压结构,包括若干呈堆叠设置的FIN片(1),若干所述FIN片(1)分为位于最顶部的上层FIN片、位于中间的若干中层FIN片以及位于底部的下层FIN片,其特征在于,上层FIN片的底端连接有下连接件(3),下层FIN片的顶端连接有上连接件(2),若干中层FIN片的顶端、底端均对应连接有上连接件(2)、下连接件(3),所述下连接件(3)为铝质;所述上连接件(2)的上部开设有铆压卡槽(21),所述铆压卡槽(21)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所述铆压卡槽(21)的内部设置有座圈(4),所述座圈(4)为钢质,且座圈(4)的上部设置为三棱柱形状的挤压部(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FIN铆压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FIN片(1)的中部均贯穿开设有通孔A(11),所述上连接件(2)的中部开设有通孔B(22),所述下连接件(3)的中部开设有通孔C(31),所述通孔A(11)、通孔B(22)、通孔C(31)等大,且中心点位于同一竖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FIN铆压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卿国芳,郝代超,罗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立敏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