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埋管式水冷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149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埋管式水冷下料装置,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包括下料口,所述下料口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下料口位于空腔内固定安装有竖直管一,所述竖直管一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弯管,所述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竖直管二,所述竖直管一的顶部输入端焊接有支管一,所述竖直管二的顶部输出端焊接有支管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下料口采用模具浇铸制成,将竖直管一、弯管、竖直管二预埋在模具的型腔内,支管一、支管二至于模具外侧,通过辅助工具将其固定,然后浇铸,使竖直管一、弯管、竖直管二与下料口一体成型,使下料口内的内侧无焊接接头,耐高温性能提高,受高温影响小,避免了开裂。避免了开裂。避免了开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埋管式水冷下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冶金
,尤其涉及一种埋管式水冷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氧枪和下料口是转炉正常生产的关键设备,其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到炼钢工序的正常运行。氧枪和下料口的主要作用是转炉冶炼期间,通过下料口向转炉加入辅原料并通过氧枪向转炉中吹氧。由于氧枪和下料口长期处于1400℃高温工作环境中,由于耐高温合金无法承受如此高温度,下料口底部也很快出现烧损漏烟的情况,必须有效的冷却,才能正常的工作。
[0003]公开号CN103131819B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转炉氧枪和下料口的冷却结构,记载了“包括:氧枪套和下料口套,下料口套包括:与转炉烟道壁焊接连接的环形的下料口套下联箱,沿所述下料口套下联箱的环形端面圆周密集排列连接下料口套支管,密集排列的下料口套支管的另一端与同为环形的下料口套上联箱连接”,该装置由于冷却效果增加,使下料口和氧气的故障率减小,减少了维修时间,提高了生产率。设备寿命也明显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重要的是通过余热锅炉将热量有效利用,即减少了热污染排放,还提高了热能利用率。
[0004]但是结合现有技术仍然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其一,上述下料口套支管与下料口套条板焊接组成下料口,这种设计容易造成其下料口内壁焊缝过多,长期使用容易出现裂纹,影响使用寿命。其二,下料口套支管竖直设计,冷却水上进下出,容易导致冷却水在下料口套支管内停留时间过短,影响冷却水对热量的吸收,难以使冷却水快速汽化,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埋管式水冷下料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埋管式水冷下料装置,包括下料口,所述下料口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下料口位于空腔内固定安装有竖直管一,所述竖直管一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弯管,所述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竖直管二,所述竖直管一的顶部输入端焊接有支管一,所述竖直管二的顶部输出端焊接有支管二,所述竖直管一、弯管、竖直管二、支管一、支管二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竖直管一、弯管、竖直管二、支管一、支管二均延下料口的圆心等距排列,所述支管一处均固定连接有节流装置,所述支管一的输入端焊接有上环形管,所述上环形管的输入端焊接有进水管,所述支管一、进水管均与上环形管相连通,所述支管二的输出端焊接有下环形管,所述下环形管的输出端焊接有排水管,所述支管二、排水管均与下环形管相连通,所述下料口的内壁设置有多个等距排列的导流块。
[0008]优选的,所述下料口的顶部水平设置,所述下料口的顶部开口处焊接有法兰。
[0009]优选的,所述下料口的底部端口倾斜设置,所述下料口的底部端口倾斜角度为35
°
—40
°
,所述下料口的底部端口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外壁开设有多个通孔。
[0010]优选的,所述弯管为弧形管道,所述竖直管一、弯管、竖直管二形成U形管道,所述U形管道由竖直钢管弯折成型,所述竖直管一的长度均大于竖直管二的长度。
[0011]优选的,所述支管一位于上环形管的内侧,所述进水管位于上环形管的外侧,所述支管二位于下环形管的内侧,所述排水管位于下环形管的外侧,所述上环形管位于下环形管的上方,所述上主流管与下主流管均为六边形。
[0012]优选的,所述下料口与导流块均为合金渗碳钢材质铸造制成,所述导流块为锯齿状,所述导流块的表面采用高铬耐磨材质堆焊覆盖。
[0013]优选的,所述节流装置包括前管头、后管头、保护环,所述前管头的一端与支管一的端口固定焊接,所述前管头的另一端与保护环的一端固定焊接,所述后管头的一端与支管一的端口固定焊接,所述后管头的另一端与保护环的另一端固定焊接,所述前管头与后管头的内部均开设有倾斜槽口,两个所述倾斜槽口相连通。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本技术中,竖直管一、弯管、竖直管二由竖直钢管弯折后一体成型,从而减少了管道之间的焊接,使管道不易开裂漏水,且通过在下料口的内部设置多个等距排列的竖直管一、弯管与竖直管二,从而达到冷却均匀。
[0016]2、本技术中,下料口采用模具浇铸制成,将竖直管一、弯管、竖直管二预埋在模具的型腔内,支管一、支管二至于模具外侧,通过辅助工具将其固定,然后浇铸,使竖直管一、弯管、竖直管二与下料口一体成型,使下料口内的内侧无焊接接头,耐高温性能提高,受高温影响小,避免了开裂。
[0017]3、本技术中,竖直管一、弯管、竖直管二采用U形管道设计,增加了冷却水在下料口内的停留时间,利于冷却水对热量的吸收,竖直管一、弯管、竖直管二内的冷却水吸收大量热量使下料口温度降低。
[0018]4、本技术中,下料口的落料冲刷面设置导流块,导流块为锯齿状,由合金渗碳钢材质铸造制成,导流块的表面采用高铬耐磨材质堆焊覆盖,使导流块表面形成耐冲刷保护层,提高了下料口的使用寿命。
[0019]5、本技术中,通过支管一处节流装置的设置,使支管一内的流束将会在节流装置处形成局部的缩径状态,静压力降低,通过不同的通孔设置,从而调整流体介质的流速,保证不同位置的支管一都能有稳定的冷却水量,使每根支管一达到相等流速和流量,解决由于上支管一上出现的压差引起竖直管一、竖直管二上出现冷热不均产生气化的现象,进而提高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埋管式水冷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埋管式水冷下料装置的竖直管一、弯管、竖直管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埋管式水冷下料装置的图1中A

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埋管式水冷下料装置的节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埋管式水冷下料装置的图1中B

B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号:1、下料口;2、空腔;3、竖直管一;4、弯管;5、竖直管二;6、进水管;7、上主流管;8、支管一;9、支管二;10、下主流管;11、排水管;12、法兰;13、安装板;14、导流块;15、节流装置;151、前管头;152、后管头;153、保护环;154、倾斜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0028]一种埋管式水冷下料装置,包括下料口1,下料口1为合金渗碳钢材质铸造制成,下料口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2,下料口1位于空腔2内固定安装有竖直管一3,竖直管一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弯管4,弯管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竖直管二5,弯管4为弧形管道,竖直管一3、弯管4、竖直管二5形成U形管道,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埋管式水冷下料装置,包括下料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口(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2),所述下料口(1)位于空腔(2)内固定安装有竖直管一(3),所述竖直管一(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弯管(4),所述弯管(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竖直管二(5),所述竖直管一(3)的顶部输入端焊接有支管一(8),所述竖直管二(5)的顶部输出端焊接有支管二(9),所述竖直管一(3)、弯管(4)、竖直管二(5)、支管一(8)、支管二(9)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竖直管一(3)、弯管(4)、竖直管二(5)、支管一(8)、支管二(9)均延下料口(1)的圆心等距排列,所述支管一(8)处均固定连接有节流装置(15),所述支管一(8)的输入端焊接有上主流管(7),所述上主流管(7)的输入端焊接有进水管(6),所述支管一(8)、进水管(6)均与上主流管(7)相连通,所述支管二(9)的输出端焊接有下主流管(10),所述下主流管(10)的输出端焊接有排水管(11),所述支管二(9)、排水管(11)均与下主流管(10)相连通,所述下料口(1)的内壁设置有多个等距排列的导流块(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管式水冷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口(1)的顶部水平设置,所述下料口(1)的顶部开口处焊接有法兰(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管式水冷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口(1)的底部端口倾斜设置,所述下料口(1)的底部端口倾斜角度为35
°
—40
°
,所述下料口(1)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斌朱荣周恒贵陈友勤莫志远卢建林王文祥张金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联兴成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