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卧式重型蹬踏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1293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仰卧式重型蹬踏训练装置,包括底架、背垫架、铃片架和踏板架,踏板架与底架固定连接,背垫架和铃片架分别与底架转动连接,背垫架和铃片架位于底架同一侧,踏板架位于底架另一侧,背垫架与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铃片架转动连接,背垫架绕第一轴线转动,背垫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有背垫,第一轴线位于背垫和第一连接件之间,铃片架绕第二轴线转动,第一轴线位于第二轴线与踏板架之间,背垫架可移动固定位置地固定连接有肩垫架,肩垫架面向踏板架的一侧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有肩垫,踏板架面向背垫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踏板。在训练过程中,铃片架不对使用者的脊柱施加压力,降低了产生运动损伤的风险。风险。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仰卧式重型蹬踏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一般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仰卧式重型蹬踏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健身是一种体育项目,如各种徒手健美操、韵律操、形体操以及各种自抗力动作,体操可以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身体强健,而在健身中需要设备进行辅助,而倒蹬机便是其中一种。使用者使用倒蹬机进行蹬踏训练,主要训练的是肱四头肌,能够有效的增强腿部前侧的肌肉,是一个基础性的腿部锻炼动作,能够有效的增强腿部力量,同时倒蹬机对于锻炼臀部肌肉也有一定的效果。
[0003]现有的倒蹬机在使用时,使用者采用倒立向下斜躺的姿势,在训练过程中,倒蹬机在给腿部施加压力的过程中,也在给脊柱施加压力,脊柱承受较大的压力,有可能导致运动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减少脊柱压力的仰卧式重型蹬踏训练装置。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的仰卧式重型蹬踏训练装置,包括底架、背垫架、铃片架和踏板架,所述踏板架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所述背垫架和所述铃片架分别与所述底架转动连接,所述背垫架和所述铃片架位于所述底架同一侧,所述踏板架位于所述底架另一侧,所述背垫架与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铃片架转动连接,所述背垫架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背垫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有背垫,所述第一轴线位于所述背垫和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所述铃片架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轴线位于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踏板架之间,所述背垫架可移动固定位置地固定连接有肩垫架,所述肩垫架面向所述踏板架的一侧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有肩垫,所述踏板架面向所述背垫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踏板。
[000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使用者背靠着背垫,肩部顶住肩垫,脚踩在踏板上,采用仰卧姿势,腿部发力蹬踏踏板,使得铃片架和背垫架转动,可以在铃片架上悬挂铃片来增加训练量,在训练过程中,铃片架不对使用者的脊柱施加压力,降低了产生运动损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0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08]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仰卧式重型蹬踏训练装置的主视图;
[0009]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仰卧式重型蹬踏训练装置的俯视图;
[0010]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仰卧式重型蹬踏训练装置的左视图;
[0011]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仰卧式重型蹬踏训练装置的立体图;
[0012]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仰卧式重型蹬踏训练装置的立体图;
[0013]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仰卧式重型蹬踏训练装置的立体图;
[0014]图7为沿图3中A

A线的剖视图;
[0015]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仰卧式重型蹬踏训练装置的滑动管与滑动杆滑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9为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
[001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19]请参考图1~9,本技术的仰卧式重型蹬踏训练装置,包括底架100、背垫架200、铃片架300和踏板架500,踏板架500与底架100固定连接,背垫架200和铃片架300分别与底架100转动连接,背垫架200和铃片架300位于底架100同一侧,踏板架500位于底架100另一侧,背垫架200与第一连接件210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210的另一端与铃片架300转动连接,背垫架200绕第一轴线转动,背垫架200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有背垫220,第一轴线位于背垫220和第一连接件210之间,铃片架300绕第二轴线转动,第一轴线位于第二轴线与踏板架500之间,背垫架200可移动固定位置地固定连接有肩垫架400,肩垫架400面向踏板架500的一侧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有肩垫410,踏板架500面向背垫架20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踏板510。
[002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底架放置在地面上,可以在底架的面向地面的一侧固定多个橡胶垫,来避免底架与地面的刚性接触。背垫架与底架转动连接,背垫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有背垫,可以但不限于,背垫通过螺栓与背垫架实现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背垫在使用者训练时支撑背部。踏板架与底架固定连接,踏板架上固定连接有踏板,踏板供使用者训练时踩踏之用。肩垫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有肩垫,可以但不限于,肩垫通过螺栓与肩垫架实现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使用者训练时,肩垫抵住使用者的肩部,在使用者蹬踏踏板时,使用者肩部推动肩垫带动背垫架绕第一轴线转动。肩垫架与背垫架可移动固定位置地固定连接,使用者可以根据身高来调节肩垫架与背垫架的位置,也就是调节肩垫架与踏板之间的距离,使其能够适应使用者的身高,提高了仰卧式重型蹬踏训练装置的通用性。
[0021]铃片架与底架转动连接,铃片架与背垫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铃片架、第一连接件、背垫架构成多连杆机构,铃片架、第一连接件、背垫架能够联动。当使用者蹬踏踏板,带动背垫架绕第一轴线转动时,在第一连接件的作用下,铃片架也会绕着第二轴线转动,并且当背垫架远离踏板时,铃片架的重心会提高,铃片架的重力为使用者蹬踏训练提供阻力,实现肌肉训练的目的。可以在铃片架上悬挂铃片,来增加蹬踏训练的阻力,满足使用者不同的训练需求。
[0022]使用者进行蹬踏训练时,背靠着背垫,肩部顶住肩垫,脚踩在踏板上,采用仰卧姿
势,腿部发力蹬踏踏板,使得铃片架和背垫架转动,铃片架的重力为蹬踏训练提供阻力。在训练过程中,铃片架重力通过肩垫架施加在使用者的肩部,不对使用者的脊柱施加压力,降低了产生运动损伤的风险。
[0023]踏板架远离底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泡棉架600,泡棉架600转动连接有泡棉610,使用者可以根据训练需要,将小腿放在泡棉上进行单腿蹬踏训练。泡棉架600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板620,第二调节板620设置有多个第二调节孔621。踏板架500设置接有第二拉销机构630,第二拉销机构包括第二拉销管和第二拉销杆,第二拉销管与踏板架固定连接,第二拉销杆穿过第二拉销管并与其滑动连接,第二拉销杆插入任一第二调节孔,以固定泡棉架和踏板架,使用者可以根据训练需要来改变泡棉架与踏板架的位置。
[0024]进一步的,底架100包括第一横管110、第二横管111、第一纵管112和第二纵管113,第一横管110和第二横管111平行,第一纵管112和第二纵管113平行,第一纵管112位于踏板架500一侧,第二纵管113位于铃片架300一侧,第一横管110和第二横管111分别与第一纵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仰卧式重型蹬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背垫架、铃片架和踏板架,所述踏板架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所述背垫架和所述铃片架分别与所述底架转动连接,所述背垫架和所述铃片架位于所述底架同一侧,所述踏板架位于所述底架另一侧,所述背垫架与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铃片架转动连接,所述背垫架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背垫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有背垫,所述第一轴线位于所述背垫和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所述铃片架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轴线位于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踏板架之间,所述背垫架可移动固定位置地固定连接有肩垫架,所述肩垫架面向所述踏板架的一侧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有肩垫,所述踏板架面向所述背垫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踏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仰卧式重型蹬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第一横管、第二横管、第一纵管和第二纵管,所述第一横管和所述第二横管平行,所述第一纵管和所述第二纵管平行,所述第一纵管位于踏板架一侧,所述第二纵管位于铃片架一侧,所述第一横管和所述第二横管分别与所述第一纵管相连,所述第一横管和所述第二横管分别与所述第二纵管相连,所述第一纵管固定连接有第一竖管,所述第一竖管远离所述第一纵管的一侧与所述踏板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纵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管,所述第二纵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斜管,所述第一斜管与所述第二斜管平行,所述第一斜管远离所述第二纵管的一端向所述踏板架倾斜,所述第一斜管和所述第二斜管之间还设置有第三纵管,所述第一斜管与所述第一横管之间还通过第一加强管连接,所述第二斜管与所述第二横管之间还通过第二加强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仰卧式重型蹬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铃片架包括第三横管、第四横管、第三纵管、第四纵管、第三斜管和第四斜管,所述第三横管与所述第四横管平行,所述第三纵管与所述第四纵管平行,所述第三斜管与所述第四斜管平行,所述第三横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斜管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横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斜管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斜管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横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斜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纵管和所述第四纵管均位于所述第三横管和所述第四横管之间,所述第三纵管和所述第四纵管分别与所述第三横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纵管和所述第四纵管分别与所述第四横管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管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斜管远离所述第三横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固定连接有至少一根第一铃片悬挂杆,所述第一固定管与所述第三横管之间还设置有第五斜管,所述第三斜管与所述第五斜管平行,所述第一固定管与所述第三横管分别与所述第五斜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管与所述第五斜管之间还通过多根第三加强管连接,所述第四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海纯周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铁人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