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预制散水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1125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25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PC预制散水构件,包括散水台,散水台的一侧设置有异形的连接块,散水台的另一侧开设有连接槽,连接块与相邻散水台上的连接槽插接配合,连接块的侧壁与连接槽内对应的侧壁间隔设置,连接块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隔条,第一隔条与相配合的连接槽对应的侧壁抵接,散水台设置有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隔条,第二隔条与相邻散水台的侧壁抵接,相邻两个散水台拼接后形成第一变形缝。本申请具有提高相邻两个预制散水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的效果。间的连接强度的效果。间的连接强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C预制散水构件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PC预制散水构件。

技术介绍

[0002]散水构件是与外墙勒脚垂直交接倾斜的室外地面部分,用以排除雨水,保护墙基免受雨水侵蚀。散水构件的宽度应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形式确定。为保证排水顺畅,一般散水构件的坡度为3%~5%左右,散水构件外缘高出室外地坪30mm~50mm。
[0003]针对上述相关技术,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散水构件通常采用多块预制的构件拼接而成,相邻的两个预制散水构件通过由伸缩缝连接,连接强度不稳定,容易发生干裂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PC预制散水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相邻的两个预制散水构件通过由伸缩缝连接,连接强度不稳定,容易发生干裂等现象的问题,实现了有效提高相邻两个预制散水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C预制散水构件,包括散水台,所述散水台的一侧设置有异形的连接块,所述散水台的另一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块与相邻散水台上的连接槽插接配合,所述连接块的侧壁与连接槽内对应的侧壁间隔设置,所述连接块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隔条,所述第一隔条与相配合的连接槽对应的侧壁抵接,所述散水台设置有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隔条,所述第二隔条与相邻散水台的侧壁抵接,相邻两个所述散水台拼接后形成第一变形缝。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条的上端面低于所述连接块的上端面,所述第二隔条的上端面低于所述散水台的上端面。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条和第二隔条的上端面均设置有尖端。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条和第二隔条均为弹性的隔条。
[0009]进一步的,所述散水台与墙面贴合的一侧设置有弹性的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与所述散水台可拆卸地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散水台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过渡板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定位槽插接配合的定位柱。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板包括相互抵接的过渡上板和过渡下板,所述过渡上板和过渡下板均设置有插接于第一定位槽内的定位柱,所述过渡下板的上端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槽壁贯穿过渡下板靠近墙面的一侧,所述过渡上板靠近墙面的一侧与通槽远离墙面的一侧对齐。
[0012]进一步的,所述散水台上开设有沉头孔。
[0013]进一步的,所述沉头孔内设置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内螺纹连接有吊装件。
[0014]进一步的,所述沉头孔内插接有加固件。
[0015]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6]1、由于采用了第一隔条和第二隔条,所以不仅能够加强相邻两个散水台之间的连接,还能够方便在相邻两个散水台的连接处预留出第一变形缝,方便施工伸缩缝,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相邻的两个预制散水构件通过由伸缩缝连接,连接强度不稳定,容易发生干裂等现象的问题,实现了有效提高相邻两个预制散水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
[0017]2、由于采用了过渡板,并通过上下拼接的结构对过渡板与散水台进行连接,能够方便在墙面装饰层施工至通槽处,加强整体的连接,通过过渡上板进行限定,便于墙面装饰层的施工,在墙面装饰层施工好后,能够移除过渡上板,在散水台与墙面的缝隙内施工第二变形缝,加强散水台与整体的连接。
[0018]3、由于在散水台上设置有沉头孔,能够在沉头孔内预埋有螺纹套,通过螺纹套可拆卸地连接有吊装件,能够方便将散水台进行吊装至施工处,还能够通过沉头孔插接加固件,提高散水台与地面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散水台围设于墙体周围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多个散水台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散水台的侧视图;
[0022]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散水台堆叠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4]图6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5]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吊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限位槽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散水台;11、第一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3、连接块;14、连接槽;15、第一隔条;16、第二隔条;17、第一定位槽;18、第二定位槽;19、沉头孔;2、第一变形缝;3、过渡板;31、过渡上板;32、过渡下板;33、定位柱;34、通槽;4、第二变形缝;5、连接柱;6、螺纹套;61、固定杆;7、吊装件;71、连接柱;72、吊装柱;721、吊装孔;73、连接弹簧;74、限位柱;75、限位槽;751、第一槽体;752、第二槽体;753、第三槽体;8、加固件;81、第一加固柱;82、第二加固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本申请实施例公开提供了一种PC预制散水构件,通过设置第一隔条15和第二隔条16,不仅方便加强相邻两个散水台1之间的连接,还能够方便在相邻两个散水台1的连接处预留出第一变形缝2,方便施工伸缩缝,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相邻的两个预制散水构件通过由伸缩缝连接,连接强度不稳定,容易发生干裂等现象的问题,实现了有效提高相邻两个预制散水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
[0029]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0]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PC预制散水构件,包括散水台1,多个散水台1拼接围设在
墙体周围,散水台1的上端面为倾斜面,倾斜面自下而上向靠近墙体的方向倾斜,能够使得雨水沿着散水台1的上端面流向远离墙体的方向,散水台1远离墙体的一侧成型有第一连接部11,第一连接部11远离散水台1的一侧成型有第二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1倾斜设置,且第一连接部11的倾斜方向与倾斜面一致,第一倾斜部的倾斜度小于倾斜面的倾斜度,第二连接部12水平设置,通过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能够提高与地面的连接稳定性,并且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被素土或混凝土覆盖。
[0031]参照图1、图2、图4、图5和图6,散水台1的一侧成型有异形的连接块13,散水台1的另一侧开设有连接槽14,连接块13和连接槽14的截面均为燕尾状,一个散水台1上的连接块13与相邻散水台1上的连接槽14插接配合,并且连接块13的侧壁与连接槽14内对应的侧壁间隔设置,连接块13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条15,第一隔条15与相配合的连接槽14对应的侧壁抵接,第一隔条15沿连接块1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散水台1安装有连接块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隔条16,第二隔条16沿散水台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隔条16与相邻散水台1的侧壁抵接,第一隔条15的上端面低于连接块13的上端面,第二隔条16的上端面低于散水台1的上端面,第一隔条15和第二隔条16均为弹性的隔条,具体地,可为橡胶材质制成,且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预制散水构件,包括散水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水台(1)的一侧设置有异形的连接块(13),所述散水台(1)的另一侧开设有连接槽(14),所述连接块(13)与相邻散水台(1)上的连接槽(14)插接配合,所述连接块(13)的侧壁与连接槽(14)内对应的侧壁间隔设置,所述连接块(13)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隔条(15),所述第一隔条(15)与相配合的连接槽(14)对应的侧壁抵接,所述散水台(1)设置有连接块(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隔条(16),所述第二隔条(16)与相邻散水台(1)的侧壁抵接,相邻两个所述散水台(1)拼接后形成第一变形缝(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预制散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条(15)的上端面低于所述连接块(13)的上端面,所述第二隔条(16)的上端面低于所述散水台(1)的上端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预制散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条(15)和第二隔条(16)的上端面均设置有尖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预制散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条(15)和第二隔条(16)均为弹性的隔条。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预制散水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圣全张友升王广甫李彬赵磊陈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