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耘华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933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涉及地下室防渗漏技术领域,包括地下室墙体和防水板,所述地下室墙体的内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的右侧外表面上活动卡接有螺纹钢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贴合导水板贴合在地下室墙体的内侧外表面上,配合导水斜槽孔对地下室墙体内表面上渗透的水源引导进贴合导水板的内部,配合导流口再将其排放出去配合导流槽的顶部表面对渗透的水源引导进导水管的内部去,配合抽水器对其进行吸收,具备了对地下室墙面的渗水进行引导排放出去的特点,解决水过量时无法快速将水导出,会导致地下墙面渗水的问题,以达到对地下室墙面的渗水进行引导排放出去的效果。面的渗水进行引导排放出去的效果。面的渗水进行引导排放出去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地下室防渗漏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地下室的结构和用途决定了地下室防水的复杂性,因雨水等原因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当毛细水压力超过地坪设计抗渗强度时,地下室地坪就会大面积渗水,出现大量积水,需要将其根治和清除,地下室地坪才能保持干燥,就要采取专项技术进行处理。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现有的防渗漏结构在水过量时无法快速将水导出,导致地下室外部的水长期浸泡地下室建筑结构,长期会侵蚀建筑结构,导致地下建筑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包括地下室墙体和防水板,所述地下室墙体的内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防水板。
[0007]所述防水板的右侧外表面上活动卡接有螺纹钢钉,所述螺纹钢钉的一端延伸至防水板的左侧外表面上,所述螺纹钢钉的一端可拆卸式连接有贴合防水板,所述防水板的左侧和贴合防水板的右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弹力挤压环,所述防水板的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注塑孔。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水板的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钢钉孔,所述防水板的左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连接软块,所述连接软块的一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贴合导水板。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水板的右侧偏下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卡接柱,所述卡接柱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搭接缝隙防护板,所述防水板的底部外表面上设置有导流槽。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贴合防水板包括抗压板,所述抗压板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防水泡沫层,所述防水泡沫层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耐磨防水胶,所述耐磨防水胶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衔接板,所述耐磨防水胶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挤压密封软条。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贴合导水板的左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导水斜槽孔,所述贴合导水板的底部外表面上设置有导流口。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地下室墙体的底部外表面上设置有地基支撑台,所述地基支撑台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导水管,所述地下室墙体的右侧外表
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抽水器,所述防水板的一侧偏上外表面上设置有地基台板。
[00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4]1、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采用钢钉孔、贴合导水板、地下室墙体、抗压板、耐磨防水胶、衔接板、挤压密封软条、螺纹钢钉、贴合防水板、连接板、弹力挤压环和注塑孔的结合,利用钢钉穿过钢钉孔,将贴合导水板贴合在地下室墙体的内侧外表面上,将衔接板外表面上的挤压密封软条贴合到墙面上进行挤压,使其进行变形,形成一层防护封闭层,配合耐磨防水胶和衔接板对外界的水源进行双重隔绝,再通过抗压板避免贴合防水板在进行挤压的时候会变形,再通过螺纹钢钉与贴合防水板之间进行螺纹固定收缩,使得防水板向贴合防水板的一侧进行挤压,配合连接板表面上的弹力挤压环在内部形成独立缝隙,再通过注塑孔往缝隙内部灌输膨胀泡沫剂,形成防护层,具备对地下室墙面的渗水进行防护隔绝的特点,解决水过量时无法快速将水导出,会导致地下墙面渗水的问题,达到了对地下室墙面的渗水进行防护隔绝的效果。
[0015]2、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采用地下室墙体、卡接柱、搭接缝隙防护板、贴合导水板、导水斜槽孔、导流口和抽水器的结合,将贴合导水板贴合在地下室墙体的内侧外表面上,配合导水斜槽孔对地下室墙体内表面上渗透的水源引导进贴合导水板的内部,配合导流口再将其排放出去配合导流槽的顶部表面对渗透的水源引导进导水管的内部去,配合抽水器对其进行吸收,再通过卡接柱和搭接缝隙防护板之间进行卡接,对地面缝隙处进行防护,具备了对地下室墙面的渗水进行引导排放出去的特点,解决水过量时无法快速将水导出,会导致地下墙面渗水的问题,以达到对地下室墙面的渗水进行引导排放出去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防水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防水板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贴合防水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贴合导水板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地下室墙体;2、地基支撑台;
[0022]3、防水板;a1、螺纹钢钉;a2、贴合防水板;a21、抗压板;a22、防水泡沫层;a23、耐磨防水胶;a24、衔接板;a25、挤压密封软条;
[0023]a3、连接板;a4、弹力挤压环;a5、注塑孔;
[0024]31、钢钉孔;32、连接软块;
[0025]33、贴合导水板;331、导水斜槽孔;332、导流口;
[0026]34、卡接柱;35、搭接缝隙防护板;36、导流槽;
[0027]4、地基台板;5、导水管;6、抽水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包括地下室墙体1和防水板3,地下室墙体1的内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防水板3,地下室墙体1的底部外表面上设置有地基支撑台2,地基支撑台2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导水管5,地下室墙体1的右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抽水器6,防水板3的一侧偏上外表面上设置有地基台板4,防水板3的右侧外表面上活动卡接有螺纹钢钉a1,螺纹钢钉a1的一端延伸至防水板3的左侧外表面上,螺纹钢钉a1的一端可拆卸式连接有贴合防水板a2,防水板3的左侧和贴合防水板a2的右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连接板a3,连接板a3的一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弹力挤压环a4,防水板3的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注塑孔a5,贴合防水板a2包括抗压板a21,抗压板a21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防水泡沫层a22,防水泡沫层a22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耐磨防水胶a23,耐磨防水胶a23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衔接板a24,耐磨防水胶a23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挤压密封软条a25。
[0031]在本实施例中,利用钢钉穿过钢钉孔31,将贴合导水板33贴合在地下室墙体1的内侧外表面上,将衔接板a24外表面上的挤压密封软条a25贴合到墙面上进行挤压,使其进行变形,形成一层防护封闭层,配合耐磨防水胶a23和衔接板a24对外界的水源进行双重隔绝,再通过抗压板a21避免贴合防水板a2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包括地下室墙体(1)和防水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墙体(1)的内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防水板(3);所述防水板(3)的右侧外表面上活动卡接有螺纹钢钉(a1),所述螺纹钢钉(a1)的一端延伸至防水板(3)的左侧外表面上,所述螺纹钢钉(a1)的一端可拆卸式连接有贴合防水板(a2),所述防水板(3)的左侧和贴合防水板(a2)的右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连接板(a3),所述连接板(a3)的一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弹力挤压环(a4),所述防水板(3)的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注塑孔(a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板(3)的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钢钉孔(31),所述防水板(3)的左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连接软块(32),所述连接软块(32)的一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贴合导水板(3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板(3)的右侧偏下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卡接柱(34),所述卡接柱(3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搭接缝隙防护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耘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耘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