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豆芽营养强化催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107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豆芽营养强化催芽装置用于袋装种子浸发,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催芽罐和第二催芽罐;所述第一催芽罐和第二催芽罐底部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所述第一催芽罐通过射流组件与所述第二催芽罐连通;所述第一水箱通过第一进水管与所述第一催芽罐连通,所述第二水箱通过第二进水管与所述第二催芽罐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真空预处理与浸水破胸循环交变的方式提高第一催芽罐和第二催芽罐内豆芽的吸水速率和营养物质的传递效率;通过双罐循环交互的方式提高催芽效率,通过浸水板与限位板的组合限位防止袋装种子随意活动。子随意活动。子随意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豆芽营养强化催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种子营养强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豆芽营养强化催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最早的种子处理开始于古埃及和罗马时期,研究者使用洋葱的汁液进行种子处理。在中世纪,氯化物的盐或粪肥被用于种子处理;自17世纪中叶,盐水处理种子被逐步采用;种子在45℃热水中浸泡2h,可以有效杀死种子表面的一些病原真菌;浸种是对种子处理方式之一,浸种的作用是促进种子发芽和消灭病原物。
[0003]现有的豆芽浸种装置仍存在种子发芽率低和发芽不均的问题;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型豆芽营养强化催芽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豆芽营养强化催芽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豆芽营养强化催芽装置,用于袋装种子浸发,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催芽罐和第二催芽罐;所述第一催芽罐和第二催芽罐底部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所述第一催芽罐通过射流组件与所述第二催芽罐连通;所述第一水箱通过第一进水管与所述第一催芽罐连通,所述第二水箱通过第二进水管与所述第二催芽罐连通;
[0006]所述第一催芽罐包括罐体和罐盖;所述罐体与所述罐盖可拆卸连接;所述罐体内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浸水板;所述浸水板中心固定安装有透水板;相邻所述浸水板之间还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浸水板所组成的空间内放置有若干袋所述袋装种子。
[0007]所述罐盖上安装有紧急泄压阀和压力表。
[0008]所述浸水板包括环形底板和支撑板;所述环形底板倾斜设置,且所述环形底板较低侧开设有回水孔;所述环形底板较低侧与所述罐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底板另一侧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底板固定有所述透水板;所述透水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
[0009]所述限位板插设于所述支撑板顶部,且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环形底板抵接。
[0010]所述第一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一泵体和第一进水阀;所述第二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二泵体和第二进水阀。
[0011]所述第一催芽罐和第二催芽罐上还连通有营养液输入管;所述营养液输入管上安装有第三进水阀。
[0012]所述射流组件包括第一射流管和第二射流管;所述第一射流管通过第一射流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催芽罐,第二催芽罐和第一水箱连通;所述第二射流管通过第二射流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催芽罐,第二催芽罐和第二水箱连通;所述第一射流件与第二射流件结构相同;
[0013]所述第一射流件与所述第一催芽罐之间安装有第一真空阀;所述第一射流件与第二催芽罐之间安装有第四进水阀;所述第二射流件与所述第一催芽罐之间安装有第二真空阀;所述第二射流件与第二催芽罐之间安装有第五进水阀。
[0014]所述第一射流件包括进水段,进气段,出水段和喉管;所述喉管连通所述进水段和出水段,所述喉管一侧与开设有连通口与所述进气段连通;所述进水段与所述第一真空阀连通;所述进气段与所述第四进水阀连通。
[0015]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真空预处理与浸水破胸循环交变的方式提高第一催芽罐和第二催芽罐内豆芽的吸水速率和营养物质的传递效率;通过双罐循环交互的方式提高催芽效率,通过浸水板与限位板的组合限位防止袋装种子随意活动。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罐体结构仰视图;
[0019]图3为第一射流件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第一催芽罐;2、第二催芽罐;3、第一水箱;4、第二水箱;5、营养液输入管;6、第一射流管;7、第二射流管;11、罐体;12、罐盖;13、紧急泄压阀;14、压力表;15、浸水板;16、透水板;17、限位板;18、回水孔;31、第一进水管;32、第一泵体;33、第一进水阀;41、第二进水管;42、第二泵体;43、第二进水阀;51、第三进水阀;61、第一射流件;62、第一真空阀;63、第四进水阀;64、进水段;65、进气段;66、出水段;67、喉管;71、第二射流件;72、第二真空阀;73、第五进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豆芽营养强化催芽装置,用于袋装种子浸发,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催芽罐1和第二催芽罐2;第一催芽罐1和第二催芽罐2底部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水箱3和第二水箱4;第一催芽罐1通过射流组件与第二催芽罐2连通;第一水箱3通过第一进水管31与第一催芽罐1连通,第二水箱4通过第二进水管41与第二催芽罐2连通;
[0024]第一催芽罐1包括罐体11和罐盖12;罐体11与罐盖12可拆卸连接;罐体11内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浸水板15;浸水板15中心固定安装有透水板16;相邻浸水板15之间还设置有
限位板17;限位板17与浸水板15所组成的空间内放置有若干袋袋装种子。
[0025]罐盖12上安装有紧急泄压阀13和压力表14。
[002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紧急泄压阀13用于第一催芽罐1或第二催芽罐2内紧急调压;压力表14固定安装在罐盖12顶部。
[0027]浸水板15包括环形底板和支撑板;环形底板倾斜设置,且环形底板较低侧开设有回水孔18;环形底板较低侧与罐体11内壁固定连接,环形底板另一侧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板底板固定有透水板16;透水板16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
[0028]限位板17插设于支撑板顶部,且限位板17与环形底板抵接。
[0029]第一进水管31上安装有第一泵体32和第一进水阀33;第二进水管41上安装有第二泵体42和第二进水阀43。
[0030]第一催芽罐1和第二催芽罐2上还连通有营养液输入管5;营养液输入管上安装有第三进水阀51。
[0031]射流组件包括第一射流管6和第二射流管7;第一射流管6通过第一射流件61分别与述第一催芽罐1,第二催芽罐2和第一水箱3连通;第二射流管7通过第二射流件71分别与第一催芽罐1,第二催芽罐2和第二水箱4连通;第一射流件61与第二射流件71结构相同;
[0032]第一射流件61与第一催芽罐1之间安装有第一真空阀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豆芽营养强化催芽装置,用于袋装种子浸发,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催芽罐(1)和第二催芽罐(2);所述第一催芽罐(1)和第二催芽罐(2)底部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水箱(3)和第二水箱(4);所述第一催芽罐(1)通过射流组件与所述第二催芽罐(2)连通;所述第一水箱(3)通过第一进水管(31)与所述第一催芽罐(1)连通,所述第二水箱(4)通过第二进水管(41)与所述第二催芽罐(2)连通;所述第一催芽罐(1)包括罐体(11)和罐盖(12);所述罐体(11)与所述罐盖(12)可拆卸连接;所述罐体(11)内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浸水板(15);所述浸水板(15)中心固定安装有透水板(16);相邻所述浸水板(15)之间还设置有限位板(17);所述限位板(17)与所述浸水板(15)所组成的空间内放置有若干袋所述袋装种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豆芽营养强化催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盖(12)上安装有紧急泄压阀(13)和压力表(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豆芽营养强化催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水板(15)包括环形底板和支撑板;所述环形底板倾斜设置,且所述环形底板较低侧开设有回水孔(18);所述环形底板较低侧与所述罐体(1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底板另一侧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底板固定有所述透水板(16);所述透水板(16)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豆芽营养强化催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7)插设于所述支撑板顶部,且所述限位板(17)与所述环形底板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豆芽营养强化催芽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菁赵忠良韩休海任洪忱孙大明闫景凤尹园邢占强于磊宋炜张明慧李金拾郑唯田野金德海杜川东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