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结构以及膜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099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23
应用膜元件(3),该膜元件具有被用于膜分离的过滤主体部(31)、从该过滤主体部(31)的端部汇集通过该膜分离获得的处理水的头管(集水部)(32)、从该头管(32)导出处理水的处理水导出部(34)。处理水导出部(34)与汇集由膜元件(3)进行了固液分离的处理水的集水管(2A)的管状周壁(21)连接,与该管状周壁(21)内侧连通。管状周壁(21)在位于管状周壁径向之中的上方向侧的上方向周壁部(22)(或者位于下方向侧的下方向周壁部(25)),设有在该管状周壁径向之中的水平方向(箭头X1X2方向)厚的壁厚部(24)和在该壁厚部(24)在管状周壁内外方向贯通的连接孔(23)。连接孔(23)。连接孔(2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连接结构以及膜过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能在下水处理或工业排水处理等的各种设备中应用的膜元件与集水管的连接结构以及膜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例如能应用于下水处理或工业排水处理等的各种设备的固液分离机构的一例,已知有利用膜分离技术的膜过滤装置。该膜过滤装置例如通过浸渍在生物处理槽内或凝集处理槽内的液相中,能将在该槽内被处理的处理水固液分离成固形物质和水成分。
[0003]在处理水的固液分离中例如应用了膜元件,该膜元件具有被用于膜分离的过滤主体部、将通过该膜分离形成的处理水(经过过滤的处理水)从该过滤主体部的端部汇集的集水部、从该集水部导出处理水的处理水导出部。通过在该膜元件的处理水导出部连接集水管,能将由该膜元件进行了固液分离的处理水向该集水管汇集并向外部(例如膜过滤装置的后段的处理工序的场所)取出。
[0004]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经由管状的合流管(专利文献1中附图标记10)连接了膜元件和集水管这两者的连接结构。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没有应用像专利文献1那样的合流管等而是将膜元件和集水管这两者直接连接的连接结构。
[0005]若将以上那样的膜过滤装置浸渍在液相中,则例如对应于工作状况等会有各种附着物附着在膜元件等上。因而,对于膜元件等,例如通过利用散气装置等对该膜元件等的表面进行空气清洗,或者使膜元件内或集水管内的处理水暂时逆流地进行反压清洗等,适当地进行清洗工序。
[0006]在先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6319510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0514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在膜元件和集水管这两者的连接结构上,对应于工作状况等而施加有各种应力。
[0011]例如在上述空气清洗的场合,可认为由于来自散气装置的气泡与膜元件表面接触时的剪切力而产生上述应力。
[0012]另外,在上述反压清洗的场合,可认为在使处理水逆流期间,集水管内变成减压状态,由于使该集水管缩径的方向的力等而产生上述应力。
[0013]因而,在上述连接结构中,优选的是例如能提高液密性和耐久性等,能确保所期望的连接可靠性。作为其一例,可列举在上述连接结构中设置加强构件,但存在导致该连接结构大型化等的可能性。
[0014]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前述那样的技术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在抑制大型化的同时对连接可靠性的提高作出贡献的技术。
[0015]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连接结构以及膜过滤装置能为解决上述课题而作出贡献,该连接结构的一个方式的特征在于:上述连接结构具备:膜元件,该膜元件具有被用于膜分离的过滤主体部、从该过滤主体部的端部汇集通过该膜分离获得的处理水的集水部、从该集水部导出处理水的处理水导出部;以及集水管,该集水管具有连接了处理水导出部的管状周壁,并将被导出的上述处理水汇集,管状周壁设有:在管状周壁径向厚的壁厚部;以及在上述壁厚部在管状周壁内外方向贯通的连接孔,处理水导出部与上述连接孔连接并与管状周壁内侧连通。
[0016]另外,其特征也可以在于:管状周壁的壁厚部在位于管状周壁径向之中的上方向侧的上方向周壁部在该管状周壁径向之中的水平方向设置。
[0017]另外,其特征也可以在于:管状周壁的壁厚部在位于管状周壁径向之中的下方向侧的下方向周壁部在该管状周壁径向之中的水平方向设置。
[0018]另外,其特征也可以在于:具有管状周壁的集水管是没有在集水管的轴向分割的长尺寸的非分割结构物。
[0019]另外,其特征也可以在于:隔着管状周壁地配置有一对膜组块,该膜组块隔开规定间隔地在管状周壁轴向排列并配设有多个膜元件,管状周壁在与上述一对膜组块的各膜元件的处理水导出部相向的位置分别形成有上述连接孔。
[0020]另外,其特征也可以在于:处理水导出部设有:以液密方式插入于上述连接孔的液密部;以及嵌入在上述连接孔中的嵌入部。
[0021]膜过滤装置的一个方式的特征在于:上述膜过滤装置具有上述连接结构中的任一者,上述膜过滤装置具备呈框体状组装有多个构架框的支架,在上述支架内收容并支撑有膜组块,该膜组块隔开规定间隔地在管状周壁轴向排列并配设有多个膜元件。
[0022]如以上所示那样,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在抑制大型化的同时对连接可靠性的提高作出贡献。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膜过滤装置10的一例的概略构成图(省略了由膜元件3形成的膜组块而主要描写了支架1、集水管2的概略立体图)。
[0024]图2是用于说明集水管2的一例的概略构成图。
[0025]图3是用于说明膜元件3的一例的概略构成图。
[0026]图4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集水管2与膜元件3这两者的连接结构的一例的概略构成图(相当于在箭头X1X2方向剖切了图1的集水管2的主要部分剖视图,是示出集水管2与膜元件3未连接的状态的图)。
[0027]图5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集水管2与膜元件3这两者的连接结构的其他例的概略构成图(相当于在箭头X1X2方向剖切了图1的集水管2的主要部分剖视图,是示出集水管2与膜元件3未连接的状态的图)。
[0028]图6是用于说明管状周壁中的上方向周壁部~下方向周壁部的管状周壁径向的壁厚t1和水平方向的壁厚t2的概略剖视图(在管状周壁径向剖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连接结构以及膜过滤装置与在该连接结构中单纯设置加强构件的技术(以下适当简称为以往连接结构)完全不同。
[0030]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应用膜元件,该膜元件具有被用于膜分离的过滤主体部、从该过滤主体部的端部汇集通过该膜分离获得的处理水的集水部、从该集水部导出处理水的处理水导出部。另外,应用集水管,该集水管具有连接了上述处理水导出部的管状周壁,汇集被导出的上述处理水。
[0031]并且,集水管的管状周壁设有:在管状周壁径向厚的壁厚部;以及在该壁厚部中在管状周壁内外方向贯通的连接孔。另外,其特征在于:膜元件的处理水导出部与上述连接孔连接并与管状周壁内侧连通。
[0032]在与本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2的场合,应用了图6(与专利文献2中图1(b)相当)所示那样的集水管6。对于该集水管6,在管状周壁60中,管状周壁径向的壁厚为t1,形成有位于垂直方向(后述的图1中的箭头Z1Z2方向)之中的中段侧的中段侧周壁部(即,上方向周壁部64与下方向周壁部65之间)62单纯向外周侧突出的形状的连接孔63。在这样的集水管6的场合,存在着在中段侧周壁部62处导致大型化的可能性。
[0033]另一方面,像本实施方式那样的连接结构在管状周壁径向厚的壁厚部(即,也能在管状周壁内侧方向形成得厚的壁厚部)以在管状周壁内外方向贯通的方式设有连接孔,因而,与专利文献2相比,能抑制连接结构的大型化。
[0034]另外,通过在上述壁厚部的连接孔连接膜元件的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连接结构,其中,上述连接结构具备:膜元件,该膜元件具有被用于膜分离的过滤主体部、从该过滤主体部的端部汇集通过该膜分离获得的处理水的集水部、从该集水部导出处理水的处理水导出部;以及集水管,该集水管具有连接了处理水导出部的管状周壁,并将被导出的上述处理水汇集,管状周壁设有:在管状周壁径向厚的壁厚部;以及在上述壁厚部在管状周壁内外方向贯通的连接孔,处理水导出部与上述连接孔连接并与管状周壁内侧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中,管状周壁的壁厚部在位于管状周壁径向之中的上方向侧的上方向周壁部在该管状周壁径向之中的水平方向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中,管状周壁的壁厚部在位于管状周壁径向之中的下方向侧的下方向周壁部在该管状周壁径向之中的水平方向设置。4.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口宽中川彰利丹羽辉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明电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