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097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垃圾处理方法,包括:对无轴螺旋输送装置运送来的餐厨垃圾进行预处理;收集餐厨垃圾的输送过程产生的沥水并将沥水与垃圾渗滤液混合并调质;使用混合后的混凝剂和絮凝剂对调质后的废水进行混凝沉淀处理,混凝反应时间为10min~30min,沉淀停留时间2h~10h;对混凝沉淀处理后的上清液进行砂滤除杂处理;将除杂处理后废水调节为碱性之后,在氨吹脱塔内进行氨吹脱处理,所述氨吹脱塔内的总填料和水体积比为1:(1~1.5),水力负荷73m3/(m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降低餐厨垃圾的后续处理负荷量的垃圾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餐厨垃圾成分复杂,包含很多有害有机物,有机物主要的化学成分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还富含氮、磷、钾、钙等微量元素,另外还含有大量的水分,含水率达到75%~85%。目前餐厨垃圾较普遍的方法是将餐厨垃圾输送至后处理设备进行分选和/或固液分离,脱水后进行生化反应制备有机肥料。然而,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发现由于进入后续处理设备的垃圾含水率高,使得后续处理设备如分选设备、固液分离机等设备的处理负担增加;而且,固液分离后沥水中氨氮含量较高,影响后续处理效率。
[0003]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在填埋和堆放过程中由于垃圾中有机物的分解产生的水和垃圾中的游离水、降水以及入渗的地下水,通过淋溶作用形成的污水。通常垃圾渗滤液中不仅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而且还含有高浓度的氨氮、碱度、氯化物、硫酸盐和重金属。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目前普遍使用的是生物法。然而,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发现随着填埋场的年限增长,渗滤液COD、BOD5 浓度逐年下降至稳定水平或在稳定水平上下浮动,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氨氮浓度升高,直接使用生物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其出水水质很难达到国家排放的标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渗滤液中氨氮含量过高还会抑制微生物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处理方法,通过将餐厨垃圾处理与垃圾渗滤液处理相结合,并在采用生化处理前先降低渗滤液中的氨氮含量,以提高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同时降低餐厨垃圾的后续处理负荷量。
[0005]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垃圾处理方法,包括:对无轴螺旋输送装置运送来的餐厨垃圾进行预处理;收集所述餐厨垃圾的输送过程中产生的沥水并将沥水与垃圾渗滤液混合并调质;使用混合后的混凝剂和絮凝剂对调质后的废水进行混凝沉淀处理,混凝反应时间为10min~30min,沉淀停留时间2h~10h;对混凝沉淀处理后的上清液进行砂滤除杂处理;将除杂处理后废水调节为碱性之后,在氨吹脱塔内进行氨吹脱处理,所述氨吹脱塔内的总填料和水体积比为1: (1~1.5),水力负荷73m3/(m2·
d)~78m3/(m2·
d),气水比3400m3/m3~3600 m3/m3;回收在所述氨吹脱处理中产生的氨气,对氨吹脱产出的废水进行生化处理。
[0006]此外,优选地,所述混凝剂为金属盐,投加量为100mg/L~1000mg/L;所述絮凝剂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或微生物絮凝剂,投加量为1mg/L~2mg/L。
[0007]此外,优选地,采用多介质过滤器进行砂滤除杂处理,所述多介质过滤器采用卵石层、石英砂和活性炭作为过滤介质。
[0008]此外,优选地,通过添加石灰乳调节废水的pH值≥10。
[0009]此外,优选地,在所述氨吹脱塔内布设铁碳填料,布设比例为1:0.5~1: 1.2。
[0010]此外,优选地,所述无轴螺旋输送装置包括驱动部件和与驱动部件可拆卸式连接的输送部件,且所述进料口、沥水口和出料口位于所述输送部件上;所述驱动部件为箱体式结构,包括减速电机和箱体,所述减速电机的主轴从箱体一端穿入箱体内,且端部从箱体的另一端伸出并与无轴螺旋体连接固定;所述输送部件包括一端不封闭的壳体和无轴螺旋体,所述壳体的不封闭端与所述箱体的另一端的端面连接固定。
[0011]此外,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另一端的端面内侧焊接有密封连接焊件,所述密封连接焊件沿主轴外周设置;所述密封连接焊件与主轴之间设置有填料密封件;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且所述出液口靠近箱体的另一端。
[0012]此外,优选地,所述无轴螺旋输送装置包括串联的多个输送部件。
[0013]通过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将餐厨垃圾经无轴螺旋输送后沥水与垃圾渗滤液处理混合,并在生化处理前,将混合废水经调质和除杂后在填充有铁碳填料的氨吹脱塔中进行氨吹脱,降低了渗滤液中的氨氮含量,提高了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同时,餐厨垃圾经无轴螺旋输送后,使得进入后处理设备中的物料含水率降低,从而降低了后处理设备的处理负荷。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垃圾处理系统的概略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垃圾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0016]图3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无轴螺旋输送装置的驱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无轴螺旋输送装置的输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无轴螺旋输送装置的输送部件的剖视图。
[0019]图6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垃圾处理方法中采用的串联形式的无轴螺旋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下面,再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垃圾处理方法。
[0022]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垃圾处理系统的概略结构。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垃圾处理系统,包括无轴螺旋输送装置、混合调质装置100、混凝沉淀池200、砂滤池300、氨吹脱塔400、MBR(膜生物反应器)处理装置500 及超滤膜组件600,以及与氨吹脱塔400的氨气出口相连的氨气吸收塔410。其中,在所述氨吹脱塔400之前还可以设置调节罐,在所述MBR处理装置 500之前还可以设置回调罐。
[0023]在上述垃圾处理系统中,首先由无轴螺旋输送装置运送餐厨垃圾,然后对餐厨垃圾进行预处理。在上述混合调质装置100中,收集输送过程中产生的沥水并将沥水与垃圾渗滤液混合并调质。然后,在混凝沉淀池200对调质后废水进行混凝沉淀处理之后,利用砂滤池300对混凝沉淀处理后获得的上清液进行砂滤除杂处理。经过砂滤池300除杂处理后的废
水被调节为碱性之后,在氨吹脱塔400进行氨吹脱,产出废水和氨气,利用氨气吸收塔410对其中的所述氨气进行回收,同时,对废水进行生化处理。在此,氨吹脱是在铁碳填料的作用下进行的。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垃圾处理方法的流程图。结合图2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垃圾处理方法。
[0025]首先,在步骤S10进行餐厨垃圾预处理。在此,餐厨垃圾通过无轴螺旋输送装置运送。具体地,将餐厨垃圾从无轴螺旋输送装置的进料口19送入,餐厨垃圾通过无轴螺旋体16输送至后处理设备,例如可以为分选设备、固液分离器等设备进行分选和/或固液分离,脱水后物料经出料口22排出以进行回收再利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沥水从沥水口23排出并统一收集以进行后续处理。通过利用无轴螺旋输送装置进行输送,沥水效果显著增强,降低了后处理设备的处理负担,而且设备运行过程中大大降低了螺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无轴螺旋输送装置运送来的餐厨垃圾进行预处理;收集所述餐厨垃圾的输送过程中产生的沥水并将沥水与垃圾渗滤液混合并调质;使用混合后的混凝剂和絮凝剂对调质后的废水进行混凝沉淀处理,混凝反应时间为10min~30min,沉淀停留时间2h~10h;对混凝沉淀处理后的上清液进行砂滤除杂处理;将除杂处理后废水调节为碱性之后,在氨吹脱塔内进行氨吹脱处理,所述氨吹脱塔内的总填料和水体积比为1:(1~1.5),水力负荷73m3/(m2·
d)~78m3/(m2·
d),气水比3400m3/m3~3600m3/m3;回收在所述氨吹脱处理中产生的氨气,对氨吹脱产出的废水进行生化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剂为金属盐,投加量为100mg/L~1000mg/L;所述絮凝剂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或微生物絮凝剂,投加量为1mg/L~2m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多介质过滤器进行砂滤除杂处理,所述多介质过滤器采用卵石层、石英砂和活性炭作为过滤介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振江桂红顾晓涛黄慧敏潘翔张红亮陈赟乙杨敏徐传红
申请(专利权)人:维尔利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