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石爆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0972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岩石爆破装置,包括密封袋,还包括充液管、排气管、吸液芯和点火器,所述充液管和排气管的一端均插设在所述密封袋内,所述充液管和排气管的另一端均伸出所述密封袋,所述吸液芯设置在所述密封袋内,所述点火器包括放电触头,所述放电触头插在所述吸液芯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岩石爆破装置的密封袋的长度调整方便,能够根据爆破孔的深度现场调整岩石爆破装置的长度,适合不同深度的爆破孔使用,如果岩石爆破装置的长度较长,还可以通过盘卷的方式收纳,节省收纳和运输的空间;并且吸液芯采用易燃材料制成,通过放电触头将吸液芯点燃后,通过吸液芯的自燃产生热量,不需要额外的加热设备。要额外的加热设备。要额外的加热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石爆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岩石爆破装置,属于爆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爆破是炸药在空气、水、土石介质或物体中爆炸,对周围的介质产生压缩、松动、破坏、抛掷的一门技术,现在多用于开采岩矿或大规模工程施工时整理地面等。炸药爆破的危险极大,并且炸药在运输、储存的过程中也容易发生爆炸,极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非炸药爆破技术相对于炸药爆破技术具有安全、环保的优点,特别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冷爆的非炸药爆破技术,目前已广泛适用于矿山、市政工程、隧道等需要岩石爆破的地方,二氧化碳冷爆技术就是采用液态二氧化碳作为爆破材料进行爆破爆裂作业的技术,具体来讲,就是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到专用的二氧化碳爆破爆裂管中,然后将爆裂管装入爆破孔,并采用专门的智能二氧化碳起爆系统对液态二氧化碳进行加温,迫使其迅速气化,体积急剧膨胀,实现对爆破孔壁的压缩,迫使岩体破裂,起到类似爆破的效果。
[0003]但是,现有的液态二氧化碳冷爆技术也存很多缺陷:(1)爆破装置需要采用金属管作为爆破管,爆破管具有固定的长度,不能灵活适用于不同深度的爆破孔,实用性差,并且如果爆破管的长度较长时,不方便收纳和运输,收纳和运输的成本高;(2)爆破管使用一次即报废,使用成本高;(3)由于二氧化碳为非可燃气体,因此使液态二氧化碳气化需要大量的外部热量进行加热,爆破装置结构复杂;(4)液态二氧化碳需要在场外预先充装好后再运输到现场使用,运输过程中涉及到压力容器的运输,风险大。
[0004]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岩石爆破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改善或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岩石爆破装置,包括密封袋,还包括充液管、排气管、吸液芯和点火器,所述充液管和排气管的一端均插设在所述密封袋内,所述充液管和排气管的另一端均伸出所述密封袋,所述吸液芯为设置在所述密封袋内的易燃材料,所述点火器包括放电触头,所述放电触头与所述吸液芯接触。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袋为两端密封的圆柱筒型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吸液芯为圆柱型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点火器包括电缆线、以及与所述电缆线电性连接的若干放电触头,若干所述放电触头间隔设置在所述电缆线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吸液芯由具有易燃和吸液功能的材料制成。
[0011]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袋的直径为5~15cm。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袋的材质为塑料。
[0013]进一步的,密封袋内充装液态助燃物质。
[0014]进一步的,所述液态助燃物质为液态氧、液态氢、液态氧与液态二氧化碳的混合液、液态氧与液态氮的混合液。
[0015]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岩石爆破装置的密封袋的长度调整方便,能够根据爆破孔的深度现场调整岩石爆破装置的长度,适合不同深度的爆破孔使用,如果岩石爆破装置的长度较长,还可以通过盘卷的方式收纳,节省收纳和运输的空间;并且吸液芯采用易燃材料制成,通过放电触头将吸液芯点燃后,通过吸液芯在液氧中的剧烈自燃产生的热量促使液氧急速气化,放电触头只需要提供点燃吸液芯的能量即可,不需要额外的加热设备;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材料来源丰富,可就地取材,制造和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岩石爆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岩石爆破装置的正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岩石爆破装置的左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图2的A

A向剖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岩石爆破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岩石爆破装置盘卷起来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密封袋;2、充液管;3、排气管;4、吸液芯;5、点火器;6、电缆线;7、放电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实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4]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岩石爆破装置,包括密封袋1,还包括充液管2、排气管3、吸液芯4和点火器5,所述充液管2和排气管3的一端均沿所述密封袋1的长度方向插设在所述密封袋1内,所述充液管2和排气管3的另一端均伸出所述密封袋1,所述吸液芯4设置在所述密封袋1内,所述点火器5包括放电触头7,所述放电触头7插在所述吸液芯4内部。
[0025]更具体地,所述密封袋1为两端密封的圆柱筒型结构,所述吸液芯4也为圆柱型结构,所述吸液芯4的直径小于所述密封袋1的直径,所述圆柱型吸液芯4的长度与所述圆柱型密封袋1的长度相适配,所述吸液芯4沿所述密封袋1的长度方向插设在所述密封袋1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液芯4为易燃吸液纸卷,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具有易燃和吸液功能的材料制成,例如,易燃吸液海绵。所述密封袋1的材质为塑料,所述密封袋1的直径为5~15cm,优选10cm。
[0026]所述点火器5包括电缆线6、以及与所述电缆线6电性连接的若干放电触头7,若干所述放电触头7间隔设置在所述电缆线6上,所述电缆线6也顺着吸液芯4的延长方向设置,并顺次将若干所述放电触头7插设在所述吸液芯4内。点火器5的放电触头7在吸液芯4的不同位置同时点燃吸液芯4。在制作岩石爆破装置时,可以利用胶带或系带等对电缆线6、充液管2、排气管3、吸液芯4和密封袋1进行捆绑固定。
[0027]利用本技术的爆破的原理如下:本技术的爆破是利用液态氧气化的原
理,先将本爆破装置置于预先在岩体上设置好的爆破孔内,随后利用泵送机构将液态氧通过所述充液管2充进密封袋1内,密封袋1内的吸液芯4会均匀的吸收大量的液态氧,密封袋1内原有的空气从排气管3中排出,当密封袋1内充入足够的液态氧后,将爆破孔封闭,接通点火器5,由于吸液芯4采用易燃材料制成,氧气为助燃气体,当点火器5的放电触头7在吸液芯4的不同位置同时点燃吸液芯4后,吸液芯4会迅速燃烧并释放大量热量,将液态氧快速加热,液态氧在瞬间气化膨胀,借助液态氧气化产生高压实现爆破动作。
[0028]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氧气为助燃气体,所以在本技术中向密封袋1内充入的为液态氧,可以利用氧气的助燃原理使吸液芯4迅速燃烧并释放大量的热量;也可以采用液态氢,应为氢气也是一种极易燃的气体,当然,也可以充入液态混合液,例如,充入液态氧和液态二氧化碳的混合液,或者充入液态氧与液态氮的混合液,需要注意的是,混合液中液态氧的比例要大于70%。
[0029]使用本技术的岩石爆破装置进行爆破的方法如下:
[0030](1)首先在爆破岩石上钻爆破孔;
[0031](2)然后将本技术的爆破装置装入爆破孔内,充液管2、排气管3和点火器5的电缆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石爆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袋(1),还包括充液管(2)、排气管(3)、吸液芯(4)和点火器(5),所述充液管(2)和排气管(3)的一端均插设在所述密封袋(1)内,所述充液管(2)和排气管(3)的另一端均伸出所述密封袋(1),所述吸液芯(4)为设置在所述密封袋(1)内的易燃材料,所述点火器(5)包括放电触头(7),所述放电触头(7)与所述吸液芯(4)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爆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袋(1)为两端密封的圆柱筒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岩石爆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芯(4)为圆柱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岩石爆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登亮张明雷张顺柱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绿溢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