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动标识载体的信息交互方法和交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093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主动标识载体的信息交互方法和交互系统,属于工业互联网技术领域。所述基于主动标识载体的信息交互方法包括:连接感知节点,并基于所述主动标识载体管理所述感知节点;通过所述感知节点获取感知数据;以及整合所述感知数据,并发送所整合的感知数据。可以缩短通信链路,提高通信和部署效率以及数据传输稳定性,降低成本,通过工业现场级主动标识载体实现不同数据类型感知节点的互联互通,满足现场级别的高效协同需求场景。景。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主动标识载体的信息交互方法和交互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互联网
,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主动标识载体的信息交互方法和交互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人物互联、物物互联。从通信范围角度出发,以互联网理念构建的工业互联网通信技术可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来实现工业数据采集、汇聚与分享、内部储能以及消纳等信息传递等功能。基于工业互联网开放对等的信息一体化架构,可以真正实现工业级的双向按需传输和动态平衡使用,以最大限度地适应智能终端的接入。
[0003]主动标识载体一般可以嵌入在工业设备内部,承载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及其必要的安全证书、算法和密钥等具备联网通信的功能,能够主动向标识解析服务节点或标识数据应用平台等发起连接。目前基于主动标识载体的工业互联网的工作流程,基本都是通过传感器、采集器和网关等节点感知的数据,传输到边缘级标识解析软件(用户级网络平台),再到二级节点服务平台,再到国家顶级服务平台,至少4层的多级多层结构,导致数据传输效率低,安全性差,延时严重,建设成本高等问题。因此,需要解决工业设备的标识数据以及内部状态感知数据的传输困难问题,避免工业互联场景中的多种复杂干扰问题,实现数据的真实可靠传输,同时工业互联网中很多节点多采用无源供电方式,对感知模组的低功耗技术也提出更多挑战。
[0004]当前技术的缺点例如包括:1)数据多级传递,耗费时间长,数据从管控平台集中处理,最终传输到递归节点,中间耗时至少需要2

10秒的时间; 2)链路多,一般管控平台需对接多个主动标识载体,企业节点也需要对接多个管控平台,中间还存在数据处理、清洗等工作,导致采集系统稳定性差,且任意链路受影响,会影响到整体采集效果;3)长链路数据抗干扰及容错降低;4)系统的功耗高,无法适应无源采集节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主动标识载体的信息交互方法,该基于主动标识载体的信息交互方法可以解决基于主动标识载体的信息交互的技术缺点。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主动标识载体的信息交互方法,所述基于主动标识载体的信息交互方法包括:连接感知节点,并基于所述主动标识载体管理所述感知节点;通过所述感知节点获取感知数据;以及整合所述感知数据,并发送所整合的感知数据。
[0007]可选的,所述连接感知节点,并基于所述主动标识载体管理所述感知节点,包括:获取所述感知节点的唯一识别标识编码;通过所述唯一识别标识编码生成对应的注册请求信息,发送所述注册请求信息;获取认证成功信号后,连接所述感知节点;以及存储所述唯一识别标识编码。
[0008]可选的,所述通过所述感知节点获取感知数据包括:监测所述感知节点的干扰信
号的周期T;根据所述周期T以及预设的规则,获取一组感知数据,从所述一组感知数据中提取对应的有效信号。
[0009]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周期T以及预设的规则,获取一组感知数据,从所述一组感知数据中提取对应的有效信号,包括:当所监测到的干扰信号的周期T示出所述干扰信号为低频干扰信号时,在所述周期T内划分2n个时间窗口t1,t2,t3,

,t(2n

1),t2n;在所述2n个时间窗口内,间隔时间窗口,依次获取n个干扰信号S
干扰t1
,S
干扰t3


,S
干扰t(2n

1)
,和n个感知数据S
感知t2
,S
感知t4


,S
感知t2n
,则有效信号S
有效
为: S
有效
=(S
感知t2

S
干扰t1
+S
感知t4

S
干执t3
+

+S
感知t2n

S
干扰t(2n

1)
)/n。
[0010]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周期T以及预设的规则,获取一组感知数据,从所述一组感知数据中提取对应的有效信号,包括:当所监测到的干扰信号的周期T示出所述干扰信号为高频干扰信号时,在时间t1和t2,依次获取2 个感知数据S
感知t1
,S
感知t2
,在t1+t
有效
和t2+t
有效
,依次获取2个感知数据S
感知t1+t有效
,S
感知t2+t有效

[0011]则S
感知t1
=S
干扰t1
+S
有效

[0012]S
感知t1+t有效
=S
干扰t1+t有效

[0013]S
感知t2
=S
干扰t2

[0014]S
感知t2+t有效
=S
干扰t2+t有效

[0015]其中,S
有效
为有效信号,t
有效
为获取感知数据中的有效信号所需的时间,
[0016]则有效信号S
有效
为:
[0017]S
有效
=S
感知t1

S
感知t2

(S
干扰t1

S
干扰t2
)
[0018]=S
感知t1

S
感知t2

(S
感知t1+t有效

S
感知t2+t有效
)。
[0019]可选的,在所述通过所述感知节点获取感知数据之前,所述基于主动标识载体的信息交互方法还包括:当与感知节点之间的通信信道空闲时,存通信息信道的最小工作周期Twmin内,记录感知节点发生碰撞的次数k;根据所述碰撞的次数k,确定下一个工作周期Tw;将所述下一个工作周期Tw划分为k个避让时隙t1,t2,

,t
k
;随机分配所划分的避让时隙给k个碰撞过的感知节点,使该k个感知节点中的每一感知节点在所述下一工作周期 Tw激活后,根据各自所被分配的避让时隙发送所述感知数据。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主动标识载体的信息交互方法。
[002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该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使得机器执行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主动标识载体的信息交互方法。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主动标识载体的交互系统,所述基于主动标识载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主动标识载体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主动标识载体的信息交互方法包括:连接感知节点,并基于所述主动标识载体管理所述感知节点;通过所述感知节点获取感知数据;以及整合所述感知数据,并发送所整合的感知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主动标识载体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感知节点,并基于所述主动标识载体管理所述感知节点,包括:获取所述感知节点的唯一识别标识编码;通过所述唯一识别标识编码生成对应的注册请求信息,发送所述注册请求信息;获取认证成功信号后,连接所述感知节点;以及存储所述唯一识别标识编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主动标识载体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感知节点获取感知数据包括:监测所述感知节点的干扰信号的周期T;根据所述周期T以及预设的规则,获取一组感知数据,从所述一组感知数据中提取对应的有效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主动标识载体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周期T以及预设的规则,获取一组感知数据,从所述一组感知数据中提取对应的有效信号,包括:当所监测到的干扰信号的周期T示出所述干扰信号为低频干扰信号时,在所述周期T内划分2n个时间窗口t1,t2,t3,...,t(2n

1),t2n;在所述2n个时间窗口内,间隔时间窗口,依次获取n个干扰信号S
干扰t1
,S
干扰t3
,...,S
干扰t(2n

1)
,和n个感知数据S
感知t2
,S
感知t4
,...,S
感知t2n
,则有效信号S
有效
为:S
有效
=(S
感知t2

S
干扰t1
+S
感知t4

S
干执t3
+...+S
感知t2n

S
干执t(2n

1)
)/n。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主动标识载体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周期T以及预设的规则,获取一组感知数据,从所述一组感知数据中提取对应的有效信号,包括:当所监测到的干扰信号的周期T示出所述干扰信号为高频干扰信号时,在时间t1和t2,依次获取2个感知数据S
感知t1
,S
感知t2
,在t1+t有效和t2+t有效,依次获取2个感知数据S
感知t1+t有效
,S
感知t2+t有效
,则S
感知t1
=S
干扰t1
+S
有效
,S
感知t1+t有效
=S
干扰t1+t有效
,S
感知t2
=S
干扰t2
,S
感知t2+t有效
=S
干扰t2+t有效
,其中,S
有效
为有效信号,t
有效
为获取感知数据中的有效信号所需的时间,则有效信号S
有效
为:S
有效
=S
感知t1

S
感知t2

(S
干扰t1

S
干扰t2
)=S
感知t1

S
感知t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白晖峰霍超张港红苑佳楠尹志斌谢凡罗安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