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浓相助推器及浓相助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086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浓相助推器及浓相助推系统,包括第一助推阀和第二助推阀,第一助推阀和第二助推阀均包括阀体、阀腔、活塞、第一气路、止回阀以及第二气路;活塞设置在阀腔内,活塞端部与阀腔的腔壁之间形成空腔,空腔的顶端设有进气口,空腔的底端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与第一气路连通,止回阀设置在第一气路上,第一气路的出气端用于与物料输送管连通;第二气路设置在阀体上,第二气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的进气端用于与进气管道连通,活塞的活塞杆自空腔延伸至阀体上的第一支路或第二支路上;第二助推阀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助推阀的第二支路的出气端连通。该浓相助推器确保了物料的平稳输送以及可使系统更节能。确保了物料的平稳输送以及可使系统更节能。确保了物料的平稳输送以及可使系统更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浓相助推器及浓相助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料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浓相助推器及浓相助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气力输送领域有正压气力输送和负压气力输送两种技术方式,由于负压气力输送方式的输送距离受管道布置、灰库位置等实际因素的影响较大,因而应用较少。正压气力输送分为浓相输送和稀相输送两种;稀相输送系统对阀门及输送管道材质要求较高,投资大,其应用较少;而浓相气力输送对输送管道材质要求不高,相对投资较少,性价比高,因而其应用较广泛。
[0003]目前浓相气力输送系统多采用在输送系统初始端设置多个进气点或补气点,而输送管道上再不布置进气点;或在物料输送管道内部安装一条套管作为补气管道,补气管道跟随物料输送管道一直到终端收料仓的方式。对于上述的前端采用多个进气点和补气点,且输送管道采用普通无缝钢管进行输送的方式,对物料的输送状态不可控,遇到大颗粒及较重的物料时很难进行输送,经常发生堵管;并且在远距离输送时,由于其只在前端进气,在输送管道后部压缩空气膨胀,流速成倍增加,对输送管道磨损严重。而对于上述的在输送管道内布置补气管道的方式,在大出力及远距离输送时,对于内管的磨损问题难以解决,造成输送内管使用周期缩短;此时解决办法只能整体更换输送管道,投资非常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若不及时更换输送管道,气力输送系统将很难进行输送,会造成频繁堵管,浪费压缩空气。
[0004]由此可知,现有技术中的浓相气力输送系统存在着难以保证物料平稳输送以及浪费压缩空气的问题;因此,如何确保物料的平稳输送以及使系统更节能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浓相助推器及浓相助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浓相助推器,所述浓相助推器包括第一助推阀和第二助推阀,所述第一助推阀和第二助推阀均包括阀体、阀腔、活塞、第一气路、止回阀以及第二气路;
[0007]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阀腔内,所述活塞端部与所述阀腔的腔壁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的顶端设有进气口,所述空腔的底端相对应的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一气路连通,所述活塞随着所述空腔内气量的变化在所述阀腔内可轴向移动,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气路上,所述第一气路的出气端用于与物料输送管连通;
[0008]所述第二气路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第二气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进气端用于与进气管道连通,所述活塞的活塞杆自所述空腔延伸至所述阀体上的第一支路或第二支路上,且在所述活塞的移动作用下,所述活塞杆可使所述第一支路与
第二支路连通或断开;
[0009]所述第一助推阀的进气口用于与进气管道连通,所述第二助推阀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助推阀的第二支路的出气端连通。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助推阀和第二助推阀均包括两个止回阀,且两个所述止回阀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气路上。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助推阀和第二助推阀还均包括吹扫气路,所述吹扫气路连通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路自所述阀体的顶端向下延伸,所述第二支路自所述阀体的底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在所述活塞杆的轴向方向上间隔有预设距离,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之间通过连通孔连通,在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断开的情况下,所述活塞杆的端部封堵所述连通孔。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第一支路的进气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吹扫气路与所述第一支路的进气端之间的距离。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吹扫气路的孔径小于所述连通孔的孔径。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浓相助推器还包括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一节流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助推阀的进气口与进气管道之间,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位于所述第二助推阀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助推阀的第二支路之间。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助推阀和第二助推阀还均包括压力采集装置,各所述压力采集装置分别位于对应的节流装置与进气口之间或所述空腔的腔壁上。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助推阀和第二助推阀还均包括预紧螺钉和阻力弹性部件,所述阻力弹性部件位于所述阀腔内,且所述阻力弹性部件位于所述活塞的远离所述空腔的一侧,所述预紧螺钉设置在所述阻力弹性部件的一端,以通过预紧螺钉可调节所述阻力弹性部件的预紧力。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公开了一种浓相助推系统,所述浓相助推系统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智能浓相助推器。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智能浓相助推器及浓相助推系统包括第一助推阀和第二助推阀,活塞端部与阀腔的腔壁之间形成空腔,空腔的顶端设有进气口,空腔的底端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与第一气路连通,因而助推阀的空腔内的压力会随着物料输送管的压力变化而变化,且当空腔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值后会推动活塞运动,此时第二气路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会连通,另外由于第二支路的出气端与后一助推阀的进气口连通,因而当前一助推阀的活塞动作时,后一助推阀会被接通,此时各助推阀会根据物料输送管内的压力大小调整工作状态,实现了浓相助推器的智能控制,因而避免了物料输送管内各管段堵塞情况的发生,降低了输送管道的磨损、节约了压缩空气,最终在实现平稳输送的前提下还实现了系统节能。
[0020]另外,助推阀上还设有吹扫气路,该吹扫气路使得前一助推阀出现故障时,后一助推阀可正常工作,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助推系统的稳定性。
[0021]本专利技术的附加优点、目的,以及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部分地加以阐述,且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研究下文后部分地变得明显,或者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践而获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书面说明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
结构实现到并获得。
[0022]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能够用本专利技术实现的目的和优点不限于以上具体所述,并且根据以下详细说明将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的上述和其他目的。
附图说明
[002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中的部件不是成比例绘制的,而只是为了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为了便于示出和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部分,附图中对应部分可能被放大,即,相对于依据本专利技术实际制造的示例性装置中的其它部件可能变得更大。在附图中: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智能浓相助推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位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助推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浓相助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助推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浓相助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相助推器包括第一助推阀和第二助推阀,所述第一助推阀和第二助推阀均包括阀体、阀腔、活塞、第一气路、止回阀以及第二气路;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阀腔内,所述活塞端部与所述阀腔的腔壁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的顶端设有进气口,所述空腔的底端相对应的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一气路连通,所述活塞随着所述空腔内气量的变化在所述阀腔内可轴向移动,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气路上,所述第一气路的出气端用于与物料输送管连通;所述第二气路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第二气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进气端用于与进气管道连通,所述活塞的活塞杆自所述空腔延伸至所述阀体上的第一支路或第二支路上,且在所述活塞的移动作用下,所述活塞杆可使所述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一助推阀的进气口用于与进气管道连通,所述第二助推阀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助推阀的第二支路的出气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浓相助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助推阀和第二助推阀均包括两个止回阀,且两个所述止回阀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气路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浓相助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助推阀和第二助推阀还均包括吹扫气路,所述吹扫气路连通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浓相助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自所述阀体的顶端向下延伸,所述第二支路自所述阀体的底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支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艳旭章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电博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