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警示反光标志的T恤衬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076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服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警示反光标志的T恤衬衫,包括大身、缝合在所述大身领口位置的衣领、缝合在所述大身两侧的衣袖,所述前胸片为靠近人体前胸部的一侧面,所述后背片为靠近人体后背部的一侧面,所述前胸片上设置有第一反光标志,所述后背片上设置有第二反光标志,所述大身上设置有版型加固梁,所述版型加固梁设置于所述前胸片和所述后背片的缝合连接处,所述版型加固梁包括第一版型加固梁和第二版型加固梁,所述第一版型加固梁设置于所述大身的肩部,由衣领向衣袖延伸,所述第二版型加固梁设置与所述大身两侧,由衣袖处向大身下摆处延伸,解决了现有T恤衬衫难以在夜间或者昏暗环境下提升人体安全性的技术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警示反光标志的T恤衬衫


[0001]本技术涉及服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警示反光标志的T恤衬衫。

技术介绍

[0002]T恤(体恤),又称为T恤衫,是春夏季人们最喜欢的服装之一,特别是烈日炎炎,酷暑难耐的盛夏,T恤衫以其自然、舒适、潇洒又不失庄重之感的优点,成为人们乐于穿着的时令服装。已成为全球男女老幼均爱穿着的时髦装。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021791335.7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运动T恤,旨在解决穿着现有短袖运动时容易导致人体不舒适而影响运动的技术问题,其方案要点是:包括衣身与衣袖,衣身上设置有透气网面,透气网面拼接缝合在衣身的两侧,透气网面由若干聚丙烯纤维和若干竹纤维编织而成,衣身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由复合纱经纬编织而成,复合纱包含艾草纤维、银纤维和莫代尔纤维,外层与衣袖由聚氨酯纤维编织而成,该技术的有益性是提高了T 恤的透气性,提高了运动时的舒适感,适合在运动时穿着,并且增加了T恤的防晒功能;上述技术所提及的改进主要是提升了穿戴者运动的舒适性且增加了防晒性能,其主要通过面料材质进行且其仅针对日常运动,而对于夜间夜跑就不适应,夜间环境昏暗易导致意外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带警示反光标志的T恤衬衫,解决了现有T恤衬衫难以在夜间或者昏暗环境下提升人体安全性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警示反光标志的T恤衬衫,包括大身、缝合在所述大身领口位置的衣领、缝合在所述大身两侧的衣袖,所述大身包括相互缝合的前胸片和后背片,所述前胸片为靠近人体前胸部的一侧面,所述后背片为靠近人体后背部的一侧面,所述前胸片上设置有第一反光标志,所述后背片上设置有第二反光标志,所述大身上设置有版型加固梁,所述版型加固梁设置于所述前胸片和所述后背片的缝合连接处,所述版型加固梁包括第一版型加固梁和第二版型加固梁,所述第一版型加固梁设置于所述大身的肩部,由衣领向衣袖延伸,所述第二版型加固梁设置与所述大身两侧,由衣袖处向大身下摆处延伸。
[0006]进一步的,所述版型加固梁为粗棉纱条,其包括三股相互缠绕的粗棉纱线,所述粗棉纱条直接缝合于所述大身内侧。
[0007]进一步的,所述衣领上设置有领尖,所述领尖的角度为75
°‑
95
°

[0008]进一步的,所述衣袖上设置有松紧螺纹口。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光标志设置于所述前胸片的胸口处,所述第一反光标志表面积为15

30平方厘米,所述第二反光标志设置于所述后背片上靠近所述衣领的位置,所述第二反光标志的表面积为80

120平方厘米。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光标志和所述第二反光标志均为反光化纤布或者反光TC布
或者反光单面弹力布或者反光双面弹力布。
[0011]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在前胸片上设置有第一反光标志,在后背片上设置有第二反光标志,在衣服前后均进行反光标志的设置,其目的是保证穿着者在夜间行走或者运动时,其虽身处阴暗的环境下,但是来往车辆如果经过,有灯光的照射,无论是前方来车或者是后方来车,车灯打在穿戴者身上,便能够通过衣服上的第一反光标志和第二反光标志进行反射,使驾驶员获得信息,提升穿戴者夜间活动的安全性,通过在大身上设置有版型加固梁,版型加固梁设置于大身肩部及衣袖至下摆的位置,能够为整件衣服提供支撑,带来更好的版型,避免穿着起来软塌塌的。
[0013]2、版型加固梁为粗棉纱条,其包括三股相互缠绕的粗棉纱线,所述粗棉纱条直接缝合于所述大身内侧,一方面不会影响衣服整体的美观,另一方面粗棉纱条能够为柔软的衣物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撑性能,保持其版型的硬挺,同时在衣物需要折叠的时候不会对其折叠过程产生影响。
[0014]3、衣领上设置有领尖,所述领尖的角度为75
°‑
95
°
,良好的领尖版型能够在视觉效果上使人看起来更加精神。
[0015]4、第一反光标志设置于所述前胸片的胸口处,第一反光标志表面积为15

30 平方厘米,第二反光标志设置于所述后背片上靠近所述衣领的位置,第二反光标志的表面积为80

120平方厘米;由于反光标志区别于大身面料,面积过大会在白天穿着时影响美观,且前胸片与人体目光方向一致,遇到危险人能够本能躲避,故第一反光标志无需设置过大,而后背部为人体活动时无法观察到的区域,换言之后面产生的危险隐患由自身进行躲避几率较低,故后背片设置的第二反光标志面积较大,能够降低危险性。
[0016]5、衣袖上设置有松紧螺纹口,松紧螺纹口能够束紧穿戴者的大臂,对维持衣服的版型有帮助。
[0017]6、第一反光标志和第二反光标志均为反光化纤布或者反光TC布或者反光单面弹力布或者反光双面弹力布,其反光效果优良,能够保证在夜间对光线的反射,保证穿戴者的夜间安全。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正面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背面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衣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版型加固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3]参考图1到图4,本实施例一提出一种带警示反光标志的T恤衬衫,包括大身1、缝合在所述大身1领口位置的衣领2、缝合在所述大身1两侧的衣袖3,所述大身1包括相互缝合的前胸片11和后背片12,所述前胸片11为靠近人体前胸部的一侧面,所述后背片12为靠近人体后背部的一侧面,所述前胸片11 上设置有第一反光标志6,所述后背片12上设置有第二
反光标志7,所述大身1 上设置有版型加固梁,所述版型加固梁设置于所述前胸片11和所述后背片12 的缝合连接处,所述版型加固梁包括第一版型加固梁4和第二版型加固梁5,所述第一版型加固梁4设置于所述大身1的肩部,由衣领2向衣袖3延伸,所述第二版型加固梁5设置与所述大身1两侧,由衣袖3处向大身1下摆处延伸,所述版型加固梁为粗棉纱条,其包括三股相互缠绕的粗棉纱线a(参考图4),通过三股粗棉纱线a相互缠绕成一股绳后直接缝合于所述大身1内侧;所述衣领2上设置有领尖21,所述领尖21的角度α为75
°
(参考图3),所述衣袖3上设置有松紧螺纹口31,松紧螺纹口31设置于衣袖3的自由端末端,所述第一反光标志6 设置于所述前胸片11的胸口处,所述第一反光标志6表面积为15平方厘米,所述第二反光标志7设置于所述后背片12上靠近所述衣领2的位置,所述第二反光标志7的表面积为80平方厘米。
[0024]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反光标志6和第二反光标志7均为反光化纤布,其也可以替换为其他具备反光特性的材质,如反光TC布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警示反光标志的T恤衬衫,包括大身、缝合在所述大身领口位置的衣领、缝合在所述大身两侧的衣袖,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身包括相互缝合的前胸片和后背片,所述前胸片为靠近人体前胸部的一侧面,所述后背片为靠近人体后背部的一侧面,所述前胸片上设置有第一反光标志,所述后背片上设置有第二反光标志,所述大身上设置有版型加固梁,所述版型加固梁设置于所述前胸片和所述后背片的缝合连接处,所述版型加固梁包括第一版型加固梁和第二版型加固梁,所述第一版型加固梁设置于所述大身的肩部,由衣领向衣袖延伸,所述第二版型加固梁设置与所述大身两侧,由衣袖处向大身下摆处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警示反光标志的T恤衬衫,其特征在于:所述版型加固梁为粗棉纱条,其包括三股相互缠绕的粗棉纱线,所述粗棉纱条直接缝合于所述大身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警示反光标志的T恤衬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素气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米利垲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