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制茶机的加压搓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062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制茶机的加压搓揉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有底箱和顶板,所述底箱的顶部安装有搓揉台,所述搓揉台上设置有圆形的搓揉槽孔,所述底箱内部安装有烘干机,所述搓揉槽孔底部与底箱连接处安装有可调节的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有两个半圆隔板,所述搓揉槽孔内安装有搓揉组件,所述搓揉组件包括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顶部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顶部安装有调节气缸,通过该装置代替人工进行茶叶的加压搓揉,提高茶叶制作效率和品质;通过下料机构的运作,可实现在搓揉台搓揉完成的茶叶掉落至底箱内部,通过烘干机进行烘干,实现茶叶的揉捻和烘干一体化操作,缩短制茶时间。缩短制茶时间。缩短制茶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制茶机的加压搓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制茶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制茶机的加压搓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茶叶是我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传统饮品,同时也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和推崇。它富含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和营养元素,其保健作用得到医学和生物科学界以及普通百姓的一致认同。同时,茶叶的颜色、外形、香气和口味等感官效果也是评价茶叶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优质的茶叶原料还需要科学、合理的加工工艺及其加工设备来激活营养成份并保持和提高其品质。茶叶的加工工艺过程包括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通过对不同品种的茶叶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法进行加工,使茶叶的色、香、味、形获得理想的效果,并保持其营养成分,这就需要提供与之相应的茶叶加工机械;
[0003]目前,在制茶过程中,多采用传统的加工工艺,人工进行茶叶的加工,这种方式制茶的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完全由人工控制,火候、加工时间、用力的大小都很难掌握,需要加工人员具有很高的制茶技艺,否则茶叶的品质不易保证。目前也有采用茶叶机械进行加工的,但是现有的制茶机的功能单一,这些制茶机都是分别进行茶叶的杀青、揉捻和烘干,制茶时间较长,加工费用大。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制茶机的加压搓揉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制茶机的加压搓揉装置,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多功能制茶机的加压搓揉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有底箱和顶板,所述底箱和顶板之间的四个拐角处安装有支撑柱,所述底箱的顶部安装有搓揉台,所述搓揉台上设置有圆形的搓揉槽孔,所述搓揉槽孔与底箱内部相贯通,所述底箱内部安装有烘干机,且所述底箱的一侧设置有开启盖板,所述搓揉槽孔底部与底箱连接处安装有可调节的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有两个半圆隔板,两个所述半圆隔板将搓揉槽孔底部密封,所述搓揉槽孔内安装有搓揉组件,所述搓揉组件包括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顶部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顶部安装有调节气缸,所述调节气缸位于顶板的顶部中心。
[0008]优选的,所述底箱的外侧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调节气缸、旋转电机、烘干机等电元件均与PLC控制器实现电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下料机构还包括有驱动电机和两个调节齿轮,两个所述半圆隔板相互远离一侧均安装有转轴棍,所述转轴棍与搓揉台两侧内壁转动连接,一个所述转轴棍的一侧与一个调节齿轮和驱动电机相连接,另一个所述调节齿轮与搓揉台内壁转动连接且两个调节齿轮相啮合,另一个所述转轴棍同侧和一个调节齿轮上安装有传动齿轮,两个所述传动齿轮上套有传动带。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轴的侧边等距离设置有三个转动架,三个所述转动架内部均转动连接安装有搓揉轴棍。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轴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平键相连接,且所述搓揉轴棍的最底面低于连接轴最低面。
[0012]优选的,所述旋转电机和调节气缸连接处安装有组合支架,所述组合支架包括有下支撑盘和上支撑盘,所述下支撑盘和上支撑盘之间安装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旋转电机位于下支撑盘和上支撑盘之间,且所述调节气缸底部输出轴与上支撑盘顶部中心相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上支撑盘的顶部两侧设置有导向轴,两个所述导向轴均贯穿顶板。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5]1、通过调节气缸可实现搓揉组件的升降,进而调节茶叶加工的加压程度,而通过旋转电机速度的调节,从而可实现搓揉组件的搓揉轴棍的搓揉速度,从而代替人工进行茶叶的加压搓揉,提高茶叶制作效率和品质;
[0016]2、通过下料机构的运作,可实现在搓揉台搓揉完成的茶叶掉落至底箱内部,从而通过烘干机进行烘干,实现茶叶的揉捻和烘干一体化操作,缩短制茶时间。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平面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搓揉台顶部结构立体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平面剖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下料机构传动区域剖视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装置主体;2、PLC控制器;3、调节气缸;4、下料机构;5、搓揉组件;6、旋转电机;7、组合支架;8、烘干机;11、底箱;12、搓揉台;13、顶板;14、支撑柱;111、开启盖板;121、搓揉槽孔;41、驱动电机;42、转轴棍;43、半圆隔板;44、调节齿轮;45、传动齿轮;46、传动带;51、连接轴;52、转动架;53、搓揉轴棍;71、下支撑盘;72、上支撑盘;73、支撑杆;74、导向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5]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一种多功能制茶机的加压搓揉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有底箱11和顶板13,所述底箱11和顶板13之间的四个拐角处安装有支撑柱14,所述底箱11的顶部安装有搓揉台12,所述搓揉台12上设置有圆形的搓揉槽孔121,所述搓揉槽孔121与底箱11内部相贯通,所述底箱11内部安装有烘干机8,且所述底箱11的一侧设置有开启盖板111,所述搓揉槽孔121底部与底箱11连接处安装有可调节的下料机构4,所述下料机构4包括有两个半圆隔板43,两个所述半圆隔板43将搓揉槽孔121底部密封,所述搓揉槽孔121内安装有搓揉组件5,所述搓揉组件5包括有连接轴51,所述连接轴51的顶部安装有旋转电机6,所述旋转电机6的顶部安装有调节气缸3,所述调节气缸3位于顶板13的顶部中心,通过调节气缸3可实现搓揉组件5的升降,进而调节茶叶加工的加压程
度,而通过旋转电机6速度的调节,从而可实现搓揉组件5的搓揉轴棍53的搓揉速度,从而代替人工进行茶叶的加压搓揉,提高茶叶制作效率和品质;通过下料机构4的运作,可实现在搓揉台12搓揉完成的茶叶掉落至底箱11内部,从而通过烘干机8进行烘干,实现茶叶的揉捻和烘干一体化操作,缩短制茶时间。
[0026]开启盖板111与底箱11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烘干机8即为传统的茶叶烘干机,为现有技术,不做过多介绍。
[0027]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箱11的外侧设置有PLC控制器2,所述调节气缸3、旋转电机6、烘干机8等电元件均与PLC控制器2实现电连接;
[0028]具体的,通过PLC控制器2可实现各个电元件之间的运作时间、频率和一些参数,实现一体化自动操作。
[0029]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料机构4还包括有驱动电机41和两个调节齿轮44,两个所述半圆隔板43相互远离一侧均安装有转轴棍42,所述转轴棍42与搓揉台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制茶机的加压搓揉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有底箱(11)和顶板(13),所述底箱(11)和顶板(13)之间的四个拐角处安装有支撑柱(14),所述底箱(11)的顶部安装有搓揉台(12),所述搓揉台(12)上设置有圆形的搓揉槽孔(121),所述搓揉槽孔(121)与底箱(11)内部相贯通,所述底箱(11)内部安装有烘干机(8),且所述底箱(11)的一侧设置有开启盖板(111),所述搓揉槽孔(121)底部与底箱(11)连接处安装有可调节的下料机构(4),所述下料机构(4)包括有两个半圆隔板(43),两个所述半圆隔板(43)将搓揉槽孔(121)底部密封,所述搓揉槽孔(121)内安装有搓揉组件(5),所述搓揉组件(5)包括有连接轴(51),所述连接轴(51)的顶部安装有旋转电机(6),所述旋转电机(6)的顶部安装有调节气缸(3),所述调节气缸(3)位于顶板(13)的顶部中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制茶机的加压搓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1)的外侧设置有PLC控制器(2),所述调节气缸(3)、旋转电机(6)、烘干机(8)等电元件均与PLC控制器(2)实现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制茶机的加压搓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4)还包括有驱动电机(41)和两个调节齿轮(44),两个所述半圆隔板(43)相互远离一侧均安装有转轴棍(42),所述转轴棍(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雷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杨林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