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受力补偿功能的保温管弯头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061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受力补偿功能的保温管弯头结构,包括:第一弯管,第一玩挂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弯管,连接组件设置于第二弯管的一端,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第一弯管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件相适配的连接槽,连接件的表面设置有密封垫,两个清洗组件分别设置于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的内部,清洗组件包括两个滑槽,两个滑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圆形块,两个圆形块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连通板,圆形块的一侧连接有刮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受力补偿功能的保温管弯头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在第二弯管一端的顶部和底部设置均设置连接件配合第一弯管内部的连接槽使用能在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之间的拼接时起到定位的作用。间的拼接时起到定位的作用。间的拼接时起到定位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受力补偿功能的保温管弯头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受力补偿功能的保温管弯头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保温管是绝热管道的简称,保温管用于液体、气体及其他介质的输送,在石油、化工、航天、温泉、军事、集中供热、中央空调、市政等管道的绝热工程保温。
[0003]现有的保温管在进行连接时需要使用保温管弯头进行连接,现有的保温管弯头在长时间的受到水力的冲击容易造成损坏,而且长时间的使用后会造成保温管弯头内壁上出现污垢,导致后期难以进行清理。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受力补偿功能的保温管弯头结构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受力补偿功能的保温管弯头结构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的保温管弯头使用时长时间的使用后内壁上回出现污垢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受力补偿功能的保温管弯头结构,包括:
[0007]第一弯管,所述第一玩挂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弯管;
[0008]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弯管的一端,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一弯管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连接件相适配的连接槽,所述连接件的表面设置有密封垫;
[0009]清洗组件,所述清洗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清洗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的内部,所述清洗组件包括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圆形块,两个所述圆形块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连通板,所述圆形块的一侧连接有刮板。
[0010]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圆形块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弯管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栓,所述连接件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栓相适配的固定槽。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的一侧均设置有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包括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一侧设置有外螺纹块。
[0013]优选的,所述转动块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两侧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圆形滑动块。
[0014]优选的,所述转动块的一侧连接有卡块,所述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的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卡块相适配的卡槽。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的一端均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设置缓冲组件。
[0016]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梯形块,所述梯形块的内部设置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
[0017]优选的,所述梯形块的内部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两个移动槽,两个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均设置有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伸缩杆。
[0018]一种具有受力补偿功能的保温管弯头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S1、弯管连接:首先将第一弯管1和第二弯管2之间通过连接组件4进行组成连接;
[0020]S2、弯管清洗:当第一弯管1和第二弯管2连接好后,通过外界的水源的流动来推动清洗组件3对弯管的内壁进行清洗。
[002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受力补偿功能的保温管弯头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受力补偿功能的保温管弯头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在第二弯管一端的顶部和底部设置均设置连接件配合第一弯管内部的连接槽使用能在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之间的拼接时起到定位的作用,在连接件的表面设置密封垫能防止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连接时出现落水的情况,在第一弯管的表面设置连接座配合固定栓使用能将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有利于后期对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的拆卸和更换,在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内壁的两侧开设滑槽能在圆形块移动时起到限位的作用,在两个圆形块之间设置连通块有利于液体流动时带动圆形块进行移动,在圆形板块的一侧设置刮板能对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内壁上的污垢进行清理,在滑槽的内部设置第一弹簧能减少水流冲击时造成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内壁造成损坏,也能在没有水流流动时通过连通板带动刮板恢复至原位。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受力补偿功能的保温管弯头结构及其使用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3为图1所示的清洗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受力补偿功能的保温管弯头结构及其使用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图5所示的C部放大示意图;
[0029]图7为图5所示的D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受力补偿功能的保温管弯头结构及其使用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图8所示的E部放大示意图。
[0032]图中标号:1、第一弯管,2、第二弯管,
[0033]3、清洗组件,31、滑槽,32、圆形块,33、连通板,34、刮板,35、第一弹簧,
[0034]4、连接组件,41、连接件,42、连接槽,43、连接座,44、固定栓,45、密封垫,
[0035]5、卡接组件,51、转动块,52、外螺纹块,53、凹槽,54、圆形滑动块, 55、卡块,56、卡槽,
[0036]6、缓冲组件,61、梯形块,62、缓冲件,63、第二弹簧,
[0037]7、移动组件,71、移动槽,72、移动块,73、伸缩杆,
[0038]8、调节组件,81、定位环,82、环形槽,83、调节座,84、连通座,
[0039]9、转动组件,91、螺纹杆,92、滑杆,93、转动件,94、连接板,95、旋转套,
[0040]10、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42]第一实施例
[0043]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受力补偿功能的保温管弯头结构及其使用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清洗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一种具有受力补偿功能的保温管弯头结构,包括:
[0044]第一弯管1,所述第一玩挂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弯管2;
[0045]连接组件4,所述连接组件4设置于所述第二弯管2的一端,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连接件41,所述第一弯管1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连接件41相适配的连接槽42,所述连接件41的表面设置有密封垫45;
[0046]连接件41由圆形杆和连接块组成,连接座43包括定位环,在定位环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杆,在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螺纹块,在螺纹块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栓44,在固定栓44的表面开设有与螺纹块相适配的螺纹,密封垫45的形状与第一弯管1和第二弯管2的形状相适配。
[0047]清洗组件3,所述清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受力补偿功能的保温管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弯管,所述第一玩挂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弯管;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弯管的一端,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一弯管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连接件相适配的连接槽,所述连接件的表面设置有密封垫;清洗组件,所述清洗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清洗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的内部,所述清洗组件包括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圆形块,两个所述圆形块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连通板,所述圆形块的一侧连接有刮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受力补偿功能的保温管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圆形块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受力补偿功能的保温管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管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栓,所述连接件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栓相适配的固定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受力补偿功能的保温管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的一侧均设置有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包括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一侧设置有外螺纹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受力补偿功能的保温管弯头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锐韩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元丰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